搜索到152篇“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相关文章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IAP2亚细胞定位分析及其基因缺失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 2022年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peNPV) IAP2属杆状病毒IAP-2类型蛋白,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用RLM-RACE法分析Anpe-iap2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结果显示其转录起始位点位于ATG上游-4 nt,处于晚期基因启动子基序TAAG中;基因转录终止于TGA下游219 nt处,推算Anpe-iap2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952 bp。基因表达分析证实Anpe-iap2为病毒晚期表达基因。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Anpe-IAP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表达的AnpeNPV重组病毒,共聚焦显微镜确定Anpe-IAP2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以细胞核分布较多。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Anpe-iap2基因缺失型重组AnpeNPV,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缺失Anpe-iap2基因的重组AnpeNPV在Tn-Hi5细胞中的复制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在柞蚕蛹中产生出芽型病毒粒子(BV)的数量显著减少。研究结果显示Anpe-iap2基因对AnpeNPV的复制和感染有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AnpeNPV基因的功能和特性提供了新的依据。
- 叶博岳冬梅赵振军李文利李佩佩王林美李石磊张波范琦
- 关键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转录亚细胞定位基因缺失病毒复制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对不同柞蚕品种幼虫中肠SOD及CAT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22年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是柞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原物,柞蚕血液型脓病严重影响柞蚕产量,是制约柞蚕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病原物侵染后柞蚕的抗逆机制,分别对4个柞蚕品种(辽蚕527、辽蚕582、抗大、9906)的幼虫添食ApNPV,分析侵染后12 h、24 h、36 h、48 h、60 h、72 h抗氧化酶基因ApSOD和ApCAT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4个柞蚕品种的幼虫中肠ApSOD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感染ApNPV后24 h开始上调,36 h达到最高值,随后下调;ApCA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12 h开始上调,在24~36 h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2个基因相对表达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4个品种的处理组在侵染前期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可为探究柞蚕对ApNPV感染的生化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焦阳钟亮谌苗苗姜晓旭徐亮李喜升
- 关键词:柞蚕APNPVSOD基因CAT基因
- 一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克隆载体构建一个包括含有lacZα报告基因和细菌转座子Tn7转座靶点序列的DNA片段、Anpe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
- 范琦叶博赵振军李佩佩岳冬梅王林美张波
- 文献传递
- 一例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诊断
- 2020年
- 2019年5月,我国辽宁省丹东市某柞蚕养殖户发生柞蚕大量死亡,疑似发生了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该病为柞蚕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直以来对我国柞蚕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实验首先通过病蚕临床症状和病理切片观察进行初步鉴定,然后进行PCR鉴定,检出了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同时通过细菌培养发现没有细菌感染.因此,该养殖户柞蚕所患疾病确诊为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
- 朱星州李明孙莉费东亮马跃宇马鸣潇
- 关键词:核型多角体病毒PCR
-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系统表达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被引量:1
- 2020年
- 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dotransferase,GFAT)是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BP)中的限速酶,与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密切相关。本研究克隆的柞蚕GFAT基因(ApGFAT)CDS由2 022个碱基构成,编码674个氨基酸。将该基因连接到柞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pM748BE后与ApNPV-Δph/egfp+共转染Tn-High Five细胞获得重组病毒。将重组病毒注射到柞蚕蛹体内,收集发病蛹血淋巴,用镍离子螯合柱纯化得到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ApGFAT蛋白在柞蚕蛹体内得到成功表达,酶活力为0.978μmol/(min·mg)。
- 朱彤赵振军叶博刘宇博范琦张嘉宁李文利
- 关键词:柞蚕
- 抗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免疫卵黄抗体制备和防治效果研究
- 2020年
- 柞蚕脓病是柞蚕Antheraea pernyi养殖面临的主要病害之一。卵黄球蛋白作为来源丰富的多克隆抗体,提供了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动物疾病防治手段。本研究使用柞蚕脓病病原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免疫产蛋母鸡,制备抗ApNPV免疫卵黄抗体(IgY),并测定了IgY对柞蚕的安全性;随后饲喂试验确定了IgY的最佳稀释倍数;探索添食IgY对柞蚕脓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显示:(1)免疫抗原后6~8周收集的IgY具有最高效价,达到1∶210;(2)安全性试验未发现不良影响,且IgY最佳稀释倍数为64倍;(3)同时饲喂IgY和病毒处理的叶片时,柞蚕脓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对柞蚕脓病抑制效果最佳;先饲喂病毒叶后给予IgY叶也有一定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抗ApNPV IgY对柞蚕脓病具有防治作用,为柞蚕脓病的防治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 宋文皓刘丹梅杨君
- 关键词:柞蚕脓病卵黄抗体酶联免疫吸附饲喂试验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系统表达ApGFAT的研究
- 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dotransferase, GFAT)是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主要位于胞质内,在不同物种间较为保守。己糖胺合成...
- 朱彤
- 关键词:柞蚕实时定量PCR
- 文献传递
- 一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克隆载体构建一个包括含有lacZα报告基因和细菌转座子Tn7转座靶点序列的DNA片段、Anpe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
- 范琦叶博赵振军李佩佩岳冬梅王林美张波
- 文献传递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线性化的方法及其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线性化的方法及其试剂盒,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具有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可表达egfp的ApNPV突变株病毒ApNPV‑Δph/Avr II<Sup>+</Sup...
- 范琦叶博李佩佩赵振军岳冬梅王林美张波
- 文献传递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编码的VmiRNA筛选及功能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VmiRNA不仅可以控制自身基因,还可调节宿主的稳定表达,研究VmiRNA的功能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说明核型多角体病毒与柞蚕的寄生关系,从而改进对病毒的防控措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实时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编码的miRNA及其作用的靶标基因进行研究。[结果]经预测和筛选得到了Ap NPV编码的miRNA MD217,与其有关的宿主靶基因14种,主要参与细胞组成、生化过程以及分子功能等途径,涉及到生物体细胞内一些催化、免疫反应等过程;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MD217在病毒感染后上调表达,脂肪体组织内的靶基因MAPKK7表达水平与MD21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iRNA MD217在病毒感染后诱导表达,推测很可能降低了宿主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并同时影响靶基因MAPKK7的功能表达,从而避免了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免疫清除。
- 刘丹梅宋丽新李文利
- 关键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MIRNA
相关作者
- 范琦

- 作品数:57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柞蚕 柞蚕蛹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柞蚕微孢子虫 卵巢细胞
- 石生林

- 作品数:84被引量:27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柞蚕 柞蚕蛹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 系统进化分析
- 王林美

- 作品数:74被引量:253H指数:9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柞蚕 柞蚕蛹 柞树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蛹虫草
- 张波

- 作品数:34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柞蚕 柞蚕蛹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 增殖
- 叶博

- 作品数:36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柞蚕 柞蚕蛹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柞蚕微孢子虫 分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