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篇“ 树状细胞“的相关文章
- 免疫相关遗传背景影响粒子束-树状细胞联合疗法的转移抑制效果
- 尽管重离子束放疗对于局部肿瘤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但是远端转移癌的发生通常是和预后不佳相关联的,因此转移抑制作为重要的课题亟待被解决。前期研究已经证实粒子束-树状细胞联合疗法具有较好的抗转移效力,但该联合疗法是否具有普适性还...
- 马立秋隋丽刘建成王巧娟汪越文佳玲任旺财温尚民郭刚
- 关键词:树状细胞联合疗法免疫相关粒子束
- 树状细胞组合物和方法
- 提供用于从分离自个体起已在1℃-34℃下保持约6至96小时周期的单核细胞中生产树状细胞的方法。温育期之后,然后诱导单核细胞分化成树状细胞。与从分离自个体起已在1℃-34℃下没有保持至少6小时的单核细胞中所制备的成熟树状细...
- R·波格-卡利T·莫内史密斯I·切尔帕诺瓦L·丁特曼
- 文献传递
- 树状细胞组合物和方法
- 提供用于从分离自个体起已在1℃-34℃下保持约6至96小时周期的单核细胞中生产树状细胞的方法。温育期之后,然后诱导单核细胞分化成树状细胞。与从分离自个体起已在1℃-34℃下没有保持至少6小时的单核细胞中所制备的成熟树状细...
- R·波格-卡利T·莫内史密斯I·切尔帕诺瓦L·丁特曼
- 文献传递
- 树状细胞疫苗抑制肿瘤的实验观察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经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状细胞(DC)疫苗对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方法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协同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成为DC。Tca8113舌癌细胞可溶性抗原体外致敏DC,将同源人T淋巴细胞与之共同培养诱导出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共同接种至荷瘤裸鼠体内行免疫治疗。结果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细胞因子协同诱导下可获得功能正常的DC,用致敏DC+CTLs免疫治疗的荷瘤裸鼠与其他实验组相比,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肿瘤倍增时间显著提高(P<0·05)。结论从人外周血来源的单核细胞在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可诱导为功能正常的DC、冻融抗原体外致敏的DC,经其激活的肿瘤特异性CTLs对荷舌鳞癌裸鼠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可望成为口腔颌面部舌癌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 韩伟胡勤刚王志勇
- 关键词:树状细胞免疫疗法
- Ⅰ型HIV感染促使树状细胞诱导CD4+T淋巴细胞凋亡
- 2005年
- 据医学空间网1月5日报道(原载AIDS Res Hum Retroviruses,February 1,2004;20(2):175—82),树状细胞(DC)在获得性免疫和先天性免疫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 关键词:树状细胞CD4+T淋巴细胞HIV感染获得性免疫
- 干扰素疗效与树状细胞功能
- 2004年
- 考藤逹哉
- 关键词:干扰素树状细胞细胞功能DC抗原呈递细胞
- 树状细胞诱导的肿瘤免疫治疗被引量:4
- 2004年
- 人类免疫系统已进化到能保护宿主免受感染,但人们更充满期望的是如何利用它的潜在保护机能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机制的不断了解、新的肿瘤基因的不断发现、以及对树状细胞(DC)独特功能的进一步了解,肿瘤免疫治疗及肿瘤疫苗的研究已成为本世纪的研究热点.
- 蔡建辉刘三光
-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树状细胞肿瘤基因肿瘤疫苗人类免疫系统宿主
- 用树状细胞一肿瘤细胞或树状细胞一病毒细胞衍生的免疫原在体外诱导抗原特异性T-销细胞
- 本发明公开了用含有DC和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的组合的制剂培养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这些制剂通常含有至少一种树状细胞融合在至少一种肿瘤细胞或至少一种病毒感染细胞中形成的杂交瘤,或树状细胞和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的共培养物...
- 小L·D·法罗W·斯托尔库斯
- 文献传递
- 激励和发扬树状细胞的专业精神
- 2000年
- 郑仲承
- 关键词:树状细胞抗原提呈细胞CTL
- 胃癌p53、bcl-2、PCNA的表达与S-100阳性树状细胞浸润率的同步检测
- 1999年
- 目的:分析癌基因、相关活性分子与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在胃癌中的变化规律和相互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L S A B)法对 46 例胃癌进行了 p53、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 P C N A)的表达与 S100 阳性树状细胞( S100 + D C)浸润率的研究。结果:(1)46 例胃癌p53、bcl2、 P C N A 的表达阳性率与 S100+ D C浸润率分别为 56.5% 、28.2% 、58.7% 和58.7% 。p53 在高分化胃癌中阳性率低于中、低分化胃癌( P< 0.05)。bcl2 表达阳性率最低,且仅有13 例出现个别阳性细胞表达,可能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 P C N A 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 P< 0.05)。(2)p53 与 P C N A 在胃癌中的表达互相独立。(3)p53、bcl2、 P C N A 的表达与 S100+ D C浸润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胃癌的发展中存在多种癌基因及相关活性分子的相应变化,同时伴有机体局部抗肿瘤免疫的不同反应。
- 陈金明叶德存张巍
- 关键词:胃癌肿瘤相关因子癌基因
相关作者
- 陈朝伦

- 作品数:56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PCNA 免疫组化 P53 免疫组化研究 增殖细胞核抗原
- 陈复兴

- 作品数:227被引量:929H指数:1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7医院
- 研究主题:ΓΔT细胞 细胞杀伤 ΓΔT 树突状细胞 杀伤活性
- 陈文生

- 作品数:24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眼表 角膜上皮 连接蛋白类 上皮细胞 翼状胬肉
- 王正辉

- 作品数:132被引量:2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国外美容医学 软骨细胞 整形美容 黑素细胞 体外培养
- 张春雷

- 作品数:3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7医院
- 研究主题:一氧化氮 白血病 细胞凋亡 协同刺激分子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