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18篇“ 树突状细胞“的相关文章
- 树突状细胞被引量:7
- 1999年
- 有关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肿瘤及白血病生物治疗中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近年来关于DC起源、分布、分离纯化及体外扩增,特别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参与免疫系统细胞毒性T细咆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提示DC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 李强李丰益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因子肿瘤免疫疗法
- 树突状细胞被引量:1
- 1993年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代表一组非淋巴样单个核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辅助细胞的作用。其形态学特征为具有树突状突起的细胞。树突状细胞不仅存在于淋巴组织,还存在于许多非淋巴组织的部位。目前已经逐渐清楚树突状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一样广泛地分布于机体内,并且其表型随其所处的环境而变化。本文综述树突状细胞如下内容:1.分离及特点;2.种类与分布;3.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尤其在接触性过敏反应中淋巴结树突状细胞的变化;4.作用机制。1.
- 唐军民张薇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
- 一种树突状细胞制备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树突状细胞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处理剂对树突状细胞进行封闭和/或激活处理,所述处理剂包括PD‑L1抗体和/或CD40激动剂。其具体方法包括在树突状细胞培养阶段或完成培养后加入所述处理剂对树突状细胞进行封闭...
- 程旭东李欢欢
- 一种人工改造树突状细胞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工改造树突状细胞的方法,以有机半导体光热纳米粒子作为有机半导体光热试剂,且以有机半导体光热纳米粒子为核、通过半交叉式聚合物网络法制备形成有机半导体光热纳米微球,然后使所述有机半导体光热...
- 鲍碧清徐洪攀汪联辉王国勤
- 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MRI特征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脏FDCS的术前MRI表现特征。MRI图像分析包括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缘、病灶内囊变、出血、脂肪,平扫信号、强化方式和其他伴随征象,有无肝包膜回缩,邻近胆管有无扩张、肝门区及腹膜后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征象。结果:7个病灶均为肝内单发类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缘清晰光滑,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图实性部分呈低或稍低信号,2个病灶表现为信号均匀的实性肿块,5个病灶为实性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其中1个病灶囊变明显,并见出血。动态增强扫描5个病灶表现为“速升平台型”模式;2个病灶表现为“速升缓降型”模式;1个病灶周围异常灌注,2个病灶见延迟强化的包膜;1个病灶周围胆管轻度扩张,所有病例肝门区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肝脏FDCS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常伴有不同程度囊变,实性部分信号均质,动脉期均呈明显强化,多数表现为明显持续强化。
- 黄日升汪星星陈杰云曾蒙苏王明亮
- 关键词:肝脏肿瘤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磁共振成像
- 扁桃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
- 2024年
-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青年男性的扁桃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患者男性,35岁,因"发现右扁桃体肿物20 d"就诊。术前活检提示右侧扁桃体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右侧扁桃体肿大,可见软组织肿物突向口咽腔,表面见溃疡影。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低温等离子右侧扁桃体及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FDCS。患者术后第8天出院,出院至今已规律随访3年,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预后良好。
- 刘皖赵婷婷冯莎马恒孙靖淳魏明辉
- 关键词:软组织肿物扁桃体恶性肿瘤预后良好术前活检青年男性
- 真菌毒素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 2024年
- 真菌毒素是病原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污染多种农作物,通过食物链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真菌毒素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包括神经毒性、肝毒性、免疫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等,但其免疫毒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树突状细胞(DCs)作为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启动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发现真菌毒素能够影响DCs的内吞作用、刺激T细胞活化的能力以及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本文旨在综述真菌毒素对DCs免疫应答的影响,为后续研究阐明真菌毒素的免疫毒性机制提供参考。
- 于欢尚国富欧沙洪亮曾柱胡祖权
- 关键词:真菌毒素免疫毒性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细胞
- 一种增强树突状细胞疫苗效能的佐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树突状细胞疫苗效能的佐剂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增强树突状细胞疫苗效能的佐剂AOAA,能显著增强DC的免疫原性,上调DC中促炎因子IL‑6、IL‑12、IL‑23、TNFα的表达以...
- 黄功华郑婷婷张露文尚佳文
- 一种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树突状细胞耐受性的靶点即AIM2,通过调控AIM2靶点可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并提供了通过腺病毒载体技术和寡核苷酸靶向抑制技术制备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
- 马毅蹇骞付宗立王翰宇章旭之张汉元邓荣海
- 胃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总结胃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简称“我院”)收治的2例胃FDC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结合我院的2例及文献收集的12例共14例胃FDCS患者的资料发现,胃FDCS好发于女性(男∶女=3∶11);发病年龄22~67岁、平均49岁、中位53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7/14);胃FDCS最大径2~23 cm、中位10 cm。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多为梭形或卵圆形,呈束状、漩涡状、席纹状、车辐状、弥漫片状或模糊的结节状生长。肿瘤细胞中等大小,边界不清;胞质嗜酸性;胞核椭圆形或梭形,通常呈泡状,核仁明显。部分区域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大呈多边形,双核或多核常见,可观察到瘤巨细胞或合体样细胞存在,核分裂象易见(>5个/10 HPF)。肿瘤内常见小淋巴细胞浸润,多聚集在血管周围,可围绕血管形成袖套状结构;肿瘤周边淋巴组织可呈透明血管Castleman病样改变。此外,肿瘤内还可见扩张的假血管样腔隙,内含嗜伊红色的蛋白样物,类似于胸腺瘤中的腔隙状结构。部分病例可见明显坏死及黏液变区域。大多数病例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楚,文献报道中2例可见肿瘤浸润性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本组资料中胃FDCS细胞多数表达CD21(13/14)、CD23(11/13)、CD35(11/14),部分表达CD68(6/9)、S100(4/9),不表达CD117(0/11)和DOG1(0/8)。胃FDCS应与多种发生于胃的肿瘤相鉴别,正确诊断的关键在于认识和熟悉FDCS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在鉴别诊断中纳入滤泡树突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13/14)。本组胃FDCS中,4例累及网膜或横结肠系膜,3例发生肝转移,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有10例患者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31个月,1例因肝转移死亡,1例带瘤生存,余均为无瘤生存。其中我院的病例1术后4个月发现肝多发转移灶,�
- 杨珉珉尹丽娟陈卉娇
-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作者
- 曹雪涛

- 作品数:942被引量:2,852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肿瘤 树突状细胞 基因治疗 基因疗法 蛋白分子
- 张学光

- 作品数:1,050被引量:2,581H指数:1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树突状细胞 共刺激分子 T细胞 CD40
- 陆江阳

- 作品数:273被引量:1,088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小鼠脾脏 MODS 酵母多糖
- 王家鑫

- 作品数:112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口蹄疫病毒 肥大细胞 免疫应答 VP4
- 董子明

- 作品数:381被引量:967H指数:1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DNA聚合酶Β 食管癌 树突状细胞 食管肿瘤 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