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篇“ 核桃扁叶甲“的相关文章
- 核桃扁叶甲生物学特性及三种药剂毒力测定
- 2024年
- 核桃扁叶甲在哈尔滨地区对核桃楸人工林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有效防治此害虫,该研究观测了哈尔滨地区核桃扁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并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3种杀虫剂对核桃扁叶甲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核桃扁叶甲在哈尔滨地区1年发生1代,幼虫从5月中旬开始孵出,一直蔓延到6月中旬。蛹和成虫始见于6月上旬。核桃扁叶甲的雌雄性比为1︰1,其交配时间为11~15时,在14时左右达到峰值,产卵发生在14~17时,在15时达到顶峰。高效氯氰菊酯对其毒力最强,其次是阿维菌素,吡虫啉毒力最弱。建议在防治时优先选择阿维菌素,而高效氯氰菊酯只在应急时使用。
- 姜云宵李响高鑫博李文浩韩勍李曼毓景天忠
- 关键词:核桃扁叶甲生活史毒力测定
- 核桃扁叶甲“大肚子”的秘密
- 2023年
- “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这里没有人种桑养蚕,即使有几棵桑树,也只是把它当作果树,待果子成熟,品尝它的酸甜。秧田倒是不少,如月一般,拾级而上。这梯田,如果全种上秧苗,稻谷黄熟时,风起的稻浪也许会撩拨我的想象。
- 刘海春(文/图)
- 关键词:种桑养蚕核桃扁叶甲
- 六斑异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核桃扁叶甲幼虫的捕食能力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以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幼虫为食料的六斑异瓢虫Aiolocaria hexaspilota的生物学特性,为利用六斑异瓢虫控制核桃扁叶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林间、室内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六斑异瓢虫各发育阶段的生活史、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历期和存活率,并测定六斑异瓢虫2-4龄幼虫及成虫对不同密度的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采用HollingⅡ模型拟合计算六斑异瓢虫对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六斑异瓢虫在山东省泰安市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在(25±0.5)℃,相对湿度(RH)80%±3%,光周期14L∶10D的条件下,六斑异瓢虫的卵历期、1-4龄幼虫历期和蛹历期分别为(3.84±0.13),(2.24±0.25),(1.90±0.21),(2.85±0.46),(4.42±0.42),(5.68±0.30)d;卵、1-4龄幼虫和蛹存活率分别为93.18%,93.33%,96.43%,96.67%,94.00%和96.00%;一生平均单雌产卵量约800粒,产卵期为40~60 d。六斑异瓢虫2-4龄幼虫及成虫对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六斑异瓢虫4龄幼虫对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a′/T_(h))最强,为78.67;日最大理论捕食量(1/T h)最大,为53.76头;处理单头猎物所需时间最短,为0.0186 d;六斑异瓢虫2龄幼虫对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a′/T_(h))最低,仅为31.20。六斑异瓢虫对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量与猎物密度呈正相关,而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模拟后的各方程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结论】这些结果表明六斑异瓢虫对核桃扁叶甲幼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潜力。本研究可为今后更高效地利用六斑异瓢虫资源以及正确评价六斑异瓢虫对核桃扁叶甲幼虫的生物防治潜能提供理论依据。
- 温学达刘玉升
- 关键词:核桃扁叶甲生物学特性捕食能力
- 溴氰菊酯对核桃扁叶甲亚致死效应被引量:1
- 2021年
- 为了解溴氰菊酯防治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 Baly的后续影响,通过浸渍法测定溴氰菊酯对核桃扁叶甲的毒力,确定亚致死剂量,通过观察生活史及组建生殖力生命表等方法研究溴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对核桃扁叶甲F0代和F1代影响。结果表明:溴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对F0代核桃扁叶甲的繁殖力影响不大,对成虫寿命影响较大。LC15剂量处理的F1代各发育历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LC30剂量处理的F1代2龄幼虫、3龄幼虫、预蛹和蛹的历期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从总的发育历期来看,溴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处理的核桃扁叶甲发育历期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随着溴氰菊酯致死剂量质量浓度的增加,净增值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降低,世代平均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延长。说明溴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可以抑制核桃扁叶甲种群的增长。
- 刘童童邱建生
- 关键词:核桃扁叶甲亚致死效应溴氰菊酯
- 核桃扁叶甲幼虫龄数及取食量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明确核桃扁叶甲幼虫的发育状况,以便进行预测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通过测量不同时间段核桃扁叶甲幼虫的体长、体宽、头宽和角长等4项形态指标,运用频数分布法和Crosby生长法推断核桃扁叶甲幼虫的龄数,并对其发育中各个龄期幼虫的取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核桃扁叶甲幼虫共有3龄,头宽是最佳的幼虫分龄指标,体长、体宽和角长则不适合作为分龄指标;幼虫取食量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加,且增加十分明显;幼虫取食造成危害的主要阶段为3龄幼虫期,日平均取食量随天数的增加而增大,最高峰是在孵化后的第12天。
- 刘童童邱建生
- 关键词:核桃扁叶甲取食量
- 核桃扁叶甲的药剂防治试验被引量:5
- 2020年
- 通过比较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防治核桃扁叶甲的效果和性价比,筛选出控制该害虫的适宜药剂,为有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依据。选用除虫菊酯类、真菌类、新烟碱类和沙蚕毒素类4类6种杀虫剂,采用浸叶法评价每种杀虫剂的3个推荐稀释倍数分别对核桃扁叶甲的室内防效,以及利用常规喷雾法验证这些药剂的室外防控效果,并比较各药剂的性价比。室内筛选结果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的速效性(药后72 h)明显优于其他药剂,防效为80.0%~100.0%,其持效性仍保持最佳;其次为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乳粉,药后168h防效为80.0%~95.0%。室外网罩研究与室内试验结果不完全一致,其中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乳粉、1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乳粉(低倍稀释)的防效明显下降,药后168 h防效分别为54.1%、27.0%;而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低倍稀释)的室外防效有所上升,用药168 h后防效分别为94.6%、91.9%;2.5%溴氰菊酯乳油的防效(168h)没有变化,仍为100%。药剂成本统计表明,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成本最低,每667 m^2成本仅0.60~1.00、0.80~1.12元,其次为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综合来看,建议在生产上选择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0 000倍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同时应注意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延缓核桃扁叶甲抗药性的发展。
- 戴长庚郭蕾魏进陈明贵廖国会
- 关键词:核桃扁叶甲杀虫剂防效性价比
- 核桃扁叶甲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措施
- 2020年
- 研究了核桃扁叶甲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在临沂市蒙山区域一年发生5代,以成虫越冬,主要危害枫杨,至第三代时危害最重。鲁南地区50年代栽植的大树,大多数被取食致死、致残,为有效控制虫害,兼顾生态保护,提出几种防控措施。
- 侯双霞朱清海邵明政崔浩
- 关键词:核桃扁叶甲枫杨天敌注干
- 贵州核桃扁叶甲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采用室内饲养的方法对贵州地区核桃扁叶甲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核桃扁叶甲在贵州地区1年发生2代,第1代为4月中旬至6月下旬,第2代为5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核桃扁叶甲交配和产卵主要集中在白天,交配高峰期在11:00—15:00,13:00时最高,产卵高峰期主要集中在14:00—16:00,最高峰为15:00。
- 刘童童
- 关键词:核桃扁叶甲生活史生物学特性
- 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 Baly室内生物学特性观察与化学生态初步研究
- 本文以核桃扁叶甲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察与室内继代饲养,研究了其在南京六合地区的年生活史以及室内生物学特性;通过嗅觉仪反应研究了核桃扁叶甲对寄主的选择性;在通过GC-MS反应研究了枫杨与薄壳山核桃叶片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与含...
- 刘凯舟
- 关键词:核桃扁叶甲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性
- 文献传递
- 核桃扁叶甲危害规律调查被引量:5
- 2018年
- 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系统调查寄主植物种类、树冠方位、园地类型、树龄等因素对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 Baly发生危害的影响,探讨核桃扁叶甲发生危害规律。结果发现:核桃扁叶甲最喜食寄主为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其叶片受害率约是核桃Juglans regia的2倍;核桃树冠中下层叶片受害率极显著高于顶层,西、南向的叶片受害率显著高于北、东向;树龄5~10 a核桃叶片受害率明显高于树龄5 a以下幼树和10 a以上大树;不同核桃园地类型中,坡地中部的叶片受害率极显著高于坡顶和平地,显著高于坡底。
- 王兴旺王兴旺许建王敦
- 关键词:核桃扁叶甲树龄
相关作者
- 孟庆英

- 作品数:8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生物学特性 核桃扁叶甲 生长发育 寄主选择 发育起点温度
- 廖国会

- 作品数:31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农药 防效 残留量 农药残留 核桃扁叶甲
- 孙绪艮

- 作品数:114被引量:94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针叶小爪螨 生物学特性 抗寒性 害虫 叶螨
- 刘学辉

- 作品数:9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二斑叶螨 生长发育 嗅觉反应 核桃扁叶甲 生物学特性
- 裴元慧

- 作品数:11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二斑叶螨 生长发育 核桃扁叶甲 生物学特性 寄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