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3篇“ 梢枯病“的相关文章
- 一种撑×绿竹竹梢枯病的抗病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撑×绿竹竹梢枯病的抗病基因及其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抗病基因BDUbc和BDSKL1进行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将过表达载体转染撑×绿竹,再用暗孢节菱孢菌侵染过表达BDUbc和BDSKL1编码...
- 李姝江刘韩严鹏罗凤莹李书颖朱天辉韩珊
- 杉木梢枯病病原菌Bipolaris fujianensis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
- 2024年
- 福建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fujianensis是杉木苗梢枯病的新病原真菌,为明确其生物特性,采用生长速率法观察不同温度、光照条件、pH值、培养基、碳源和氮源对其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平脐蠕孢菌菌丝体在PDA培养基25℃条件下生长速度为1.61 cm/d,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宜光照条件是12 h光暗交替,pH值5~13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6~9。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菌丝体生长差异显著,其中在黄豆、燕麦蔗糖、玉米粉3种培养基上均生长较好,菌落生长速度快;最适碳源为蔗糖和果糖,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该结果可为由该病原菌引起的杉木梢枯病的流行规律调查及防治措施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 薛丽丽陈春莉王晓亭滕剑黎江南张清华
- 关键词:梢枯病杉木生物学特性
- 一种撑×绿竹竹梢枯病的抗病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撑×绿竹竹梢枯病的抗病基因及其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抗病基因BDUbc和BDSKL1进行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将过表达载体转染撑×绿竹,再用暗孢节菱孢菌侵染过表达BDUbc和BDSKL1编码...
- 李姝江刘韩严鹏罗凤莹李书颖朱天辉韩珊
- 铁皮石斛梢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淀粉酶产色链霉菌代谢产物对其防治效果
- 2023年
- 梢枯病是浙江省武义县寿仙谷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严重影响铁皮石斛的产量与品质,而鉴定枯梢病的病原菌是有效防治该病害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铁皮石斛染病组织培养、病原菌分离纯化,柯赫法则验证、形态学观察与基因序列比对分析(Alta1、EF-1α、RPB2、ATP、His 3)等,明确了引起浙产铁皮石斛梢枯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 1628代谢产物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_(50)为0.461%(体积浓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7和14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8.35%和65.97%,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50%多菌灵。本研究明确了铁皮石斛梢枯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并获得能够有效抑制该病原菌的微生物抑菌物质淀粉酶产色链霉菌代谢产物,为后续浙产铁皮石斛梢枯病的防治提供了实践依据。
- 雷承泽张诺宋阳俞晓平申屠旭萍
- 关键词:铁皮石斛枯梢病病原菌鉴定链格孢菌
- 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红皮云杉梢枯病前后叶围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来探究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梢枯病(Dothiorella gregaria)病叶与健康叶之间共生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叶片感病前后细菌的OTU变化巨大,真菌的OTU变化也偏大。两组样品共有的细菌种类45个,占细菌总数的16.13%,真菌种类73个,占真菌总数的29.32%。两组样品中菌落结构基本相同,但相对丰度差异较大,在门水平下,细菌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两组样品占据绝对优势,真菌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两组样品占据绝对优势。在属水平下,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是健康叶中的优势细菌,马赛菌属(Massilia)在病叶中占据绝对优势;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是健康叶及病叶中的优势真菌,在健康叶及病叶中优势真菌种类未有太大变化,小穴壳菌属(Dothiorella)及Naganishia属仅存在于病叶组。
- 刘宇航申东晨王思涵马千雯林辉钟鹏董爱荣
-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菌落
- 竹梢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
- 2022年
- 竹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其常被用于城市绿化、园林风景等的建设,而其病害的发生使得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阻碍。梢枯病是我国竹类常见病害之一,近年来对竹梢枯病的相关研究较多。在此,针对竹梢枯病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进行总结,对竹梢枯病的分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竹梢枯病的防治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提出竹梢枯病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 何琼杨逢春周黎军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苯丙烷合成相关基因调控杂交竹抗梢枯病的分子机制
- 本论文基于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 grandis)在接种病原菌暗孢节菱孢(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
- 罗凤莹
- 关键词:抗病基因
- 浅析桉树红叶梢枯病发生与防治
- 2022年
- 桉树是一种速生树种,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用材林,但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桉树病虫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其中红叶梢枯病是危害较大的一种病害。红叶梢枯病是一种生理疾病,主要是因为植株缺少大量的微量元素,或受连续干旱、林地缺硼、林下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病原菌的侵染和油桐尺蠖的侵染,使桉树枯萎恶化。可以采取苗木检疫、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药剂防治等措施,防治红叶梢枯病,达到树木生长指标,为桉树经营者带来经济利益。
- 梁诗源
- 关键词:桉树症状
- 安徽省茶树细菌性梢枯病病原鉴定被引量:1
- 2021年
- 2017年-2018年在安徽省庐江、东至县茶园种植区发现一种茶树新病害——梢枯病,发病症状表现为顶芽枯死,嫩叶叶柄变褐,叶片枯萎。为明确庐江、东至县茶树梢枯病的病原菌,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病原,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病原细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利用细菌的表型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茶树患病叶片和茎干分离到菌落形态一致的细菌菌株共16株,选择6株代表性菌株进行回接试验,确定获得的细菌分离物为该病害的致病菌;通过对测试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和16S-23S rDNA-ITS的序列分析,以及基于16S rDNA、16S-23S 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将安徽省茶树梢枯病的病原菌鉴定为燕麦嗜酸菌燕麦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
- 张雷汪霞李相汉贡长怡张立新
- 关键词:茶树梢枯病
- 2种拮抗云杉梢枯病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用平板对峙法研究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对云杉梢枯病病原菌寄生小穴壳(Dothiorella gregaria)的抑菌活性,测定2种拮抗菌的生长曲线和不同培养时间、不同体积分数的发酵液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通过光学显微镜研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2种拮抗菌对云杉梢枯病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57.50%、56.67%。贝莱斯芽胞杆菌发酵液0~12 h对病原菌菌丝体抑菌率几乎为0;24 h抑菌率达到最大56.52%;24~72 h,抑菌率处于43.48%~47.83%。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发酵液0~12 h对病原菌菌丝体抑菌率几乎为0;24 h抑菌率达到最大52.17%;24~60 h,抑菌率处于47.83%~52.17%;60~72 h,抑菌率有所下降,抑菌率最低为43.48%。2种拮抗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随着体积分数的升高而上升。2种无菌滤液对温度不敏感,经不同酸碱度处理后抑菌活性下降。通过显微镜观察,2种拮抗菌发酵液能使病原菌菌丝发生变粗彭大、表面粗糙等形态变化。
- 曹娜祝文博黄麒刘雪峰
- 关键词:青海云杉抑菌活性
相关作者
- 朱天辉

- 作品数:320被引量:1,267H指数:19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杂交竹 生物防治 花椒 芽孢杆菌 液体制剂
- 李姝江

- 作品数:56被引量:29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杂交竹 杂交竹梢枯病 基因克隆 链霉菌 原核表达
- 韩珊

- 作品数:129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芽孢杆菌 液体制剂 花椒 生防菌 链霉菌
- 黄宗超

- 作品数:6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杂交竹梢枯病 杂交竹 梢枯病 病原 杀菌剂
- 谯天敏

- 作品数:113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芽孢杆菌 液体制剂 杂交竹 生物防治 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