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3篇“ 椎管肿瘤“的相关文章
- 椎管肿瘤性病变磁共振诊断价值研究
- 2024年
- 探究椎管肿瘤性病变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60例椎管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CT常规扫描、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结果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脊膜瘤19例(31.66%),神经纤维瘤15例(25.00%),神经鞘瘤14例(23.33%),室管膜瘤12例(20.00%)。CT扫描检出脊膜瘤12例,检出率63.15%;神经纤维瘤10例,检出率66.66%;神经鞘瘤10例,检出率64.28%;室管膜瘤6例,检出率50.00%,总检出率65.00%。MRI检查检出脊膜瘤18例,检出率94.73%;神经纤维瘤15例,检出率100.00%;神经鞘瘤13例,检出率92.85%;室管膜瘤11例,检出率91.66%,总检出率95.00%。两种检查方法存在显著差异,且MRI检查诊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扫描(P<0.05)。结论 在诊断椎管肿瘤中,采用MRI检查可提高诊出率,结果 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值得应用。
- 孟庆敏
- 关键词:椎管肿瘤CT扫描磁共振
-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探究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录2021.7—2023.7期间55例疑似椎管肿瘤患者,分别接受CT检查、MRI检查,以后续手术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MRI检查符合率、诊断效能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的诊断效能各项数据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在椎管肿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核磁共振诊断在准确性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更高的应用价值,也可以将两种诊断方式相结合,为诊断的结果和准确性提供更多的依据和信息。
- 李凯
- 关键词:椎管肿瘤核磁共振检出率
- 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准确性分析
- 2024年
- 探讨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准确性。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诊治的64例椎管肿瘤患者,统一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以及CT扫描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椎管肿瘤的检出情况以及正确率。结果 磁共振的检出概率较高(P<0.05),其正确率较高(P<0.05)。结论 磁共振在椎管肿瘤中的诊断应用价值较高,其检出率以及准确率均较CT扫描检查优,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姜涛
- 关键词:磁共振椎管肿瘤CT检查
- 微通道技术在颈椎管肿瘤微创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微通道技术在颈椎管肿瘤微创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因颈椎管肿物行微创切除手术的5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患者肿物位于硬膜外,6例位于硬膜内外,40例位于髓外硬膜下(6例位于脊髓腹侧)。肿物最大径0.5~3.0 cm。患者临床表现包括颈肩部或上肢疼痛43例,感觉障碍(麻木)22例,肢体无力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微通道锁孔技术进行肿瘤显露,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结果:35例切除半侧椎板,12例采用半侧椎板间开窗,2例在半椎板切除或半侧椎板间开窗基础上切除内侧1/4小关节,经解剖间隙(未切除骨质)2例。肿瘤切除程度包括50例全部切除和1例次全切除。肿瘤性质包括36例神经鞘瘤,12例脊膜瘤,2例肠源性囊肿和1例皮样囊肿。术后无感染、脑脊液漏。7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3~36个月),未发现颈椎不稳或后突等畸形,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颈椎管较为宽大,不超过三个节段的颈椎管肿瘤可借助微通道技术进行充分显露,除髓内或恶性肿瘤外,可显微外科切除。患者术后更多颈椎正常结构和肌肉附着得到保留,有利于颈椎保持正常功能,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辅助有助于避免脊髓或神经损伤。
- 林国中马长城吴超司雨杨军
- 关键词:微通道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术
- 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 2023年
-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2月-2023年02月间100例椎管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予以CT检查(对照组)和核磁共振检查(观察组),以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肿瘤分布位置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肿瘤分型检查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核磁共振检查椎管肿瘤影像学表现特点突出。结论 与CT检查相比,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检查中诊断价值更高,可更好地鉴别不同肿瘤分型,提高准确率,可推广。
- 晏长凤粟周海商观锋王世黔黄贵
- 关键词:核磁共振椎管肿瘤肿瘤分型准确率
-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 2023年
- 本文旨在探讨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椎管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诊断和治疗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了椎管肿瘤的首选检查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同时,核磁共振还可以提供关于肿瘤的组织学、生物学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病情的进展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对椎管肿瘤诊断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了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方面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同时,本文也讨论了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 郭会杰
- 关键词:核磁共振椎管肿瘤
- 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技术在椎管肿瘤术中应用的对比性分析(附62例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技术在椎管肿瘤术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探讨影响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愈合的可能原因和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治疗组主刀医师根据手术指征和患者意愿等因素采用不同术式的三组病例的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患者心理感受对比以及术后医从性差别对于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愈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三组共计62例患者,在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间在椎管肿瘤切除后分别给予去椎板减压23例,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固定39例、其中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固定加自体骨屑植骨19例。随访12月以上椎板复位加自体骨屑回植19例中骨性愈合5例、死骨吸收3例、未愈合14例,后凸畸形1例,局部软组织疼痛2例;单纯椎板复位20例中骨性愈合5例、死骨吸收3例、未愈合15例,后凸畸形1例,局部软组织疼痛3例;去椎板减压患者2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疤痕黏连、其中椎管狭窄7例,局部疤痕骨化4例,轻度后凸畸形5例,局部软组织疼痛13例。结论椎板棘突复合体复位对于椎管肿瘤术后患者明显消除局部疤痕粘连形成,疼痛反应减少,对于脊柱畸形短时间内存在帮助。但是复位骨质愈合率低,断骨残端植骨有一定帮助,总体效果欠佳。患者从该术式明显获益,临床仍然需要推广。
- 王林曾明慧何芳徐昊杨涛
- 关键词:椎管肿瘤骨性愈合脊柱稳定性
- 基于显微入路的半椎板手术在椎管肿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柱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研究对象为椎管肿瘤患者,主要探讨常规全椎板与基于显微入路的半椎板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脊柱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0月、2021年5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椎管肿瘤患者(86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两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时分别应用常规全椎板手术与基于显微入路的半椎板手术方法,对比临床各项指标和数据。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观察两组患者对临床各项指标数据,研究组手术、下床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脊柱稳定性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椎管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基于显微入路的半椎板手术治疗可以有效优化各项临床指标,维护脊柱稳定性,持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江春香杨小蓉
- 关键词:椎管肿瘤颈椎稳定性临床疗效
- 颈段椎管肿瘤患者围术期加速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对颈段椎管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ERAS)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根据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20年8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颈段椎管肿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采用本研究自制的《脊髓肿瘤ERAS管理手册》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日本颈椎功能学会评分、徒手肌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干预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出院前1 d,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相关指标升高、发热、便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日本颈椎功能学会评分较对照组改善,以上指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住院费用、徒手肌力评分、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颈段椎管肿瘤患者ERAS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至首次下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ERAS用于颈段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 张文翠陆琳
- 关键词:脊髓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护理研究
- 椎管肿瘤手术椎管重建策略探讨
- 目的探讨不同椎管重建术式对椎管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对脊柱稳定性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XXXXXXX医院,行椎管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不同椎管...
- 关键词:椎管肿瘤螺钉内固定术半椎板切除术
相关作者
- 程祖珏

- 作品数:120被引量:25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治疗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膜瘤
- 吕世刚

- 作品数:73被引量:16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椎管肿瘤 胶质瘤 并发症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胶质瘤
- 王锐

- 作品数:142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微通道 显微手术 椎旁 入路 显微手术治疗
- 石松生

- 作品数:387被引量:785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胶质瘤 显微手术 脑膜瘤
- 陈功

- 作品数:59被引量:215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癫痫 颅内动脉瘤 抗体 回顾性分析 椎管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