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108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相关文章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2025年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了相色谱的高效分离和质谱的高灵敏度,自问世以来,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分析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GC-MS的分析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本文综述了GC-MS的起源、技术的改进、发展及其在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代谢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希望能为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薛晓熠周敏沈之霞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食品分析农药检测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新污染物筛查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新污染物定性识别是实现其全生命周期管控的重要前提,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为高通量筛查分析部分新污染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综述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水、、土等多种环境介质的污染物鉴定和成分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前处理方法及环境样品中新污染物组分定量分析、非靶向识别应用实例,提出目前的难点,探讨其发展趋势,为环境中新污染物的识别、环境保护及新污染物的治理提供了一定参考。
尹程程栾海洋王海棠刘伟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
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表面活性剂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综述了液相色谱(LC)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在表面活性剂分析中的应用。比较了不同色谱模式和检测器分析表面活性剂的原理及优缺点,介绍了LC-MS技术在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鉴定、商业产品分析、质量控制、环境检测、残留检测和代谢组学研究中的进展,总结了LC-MS技术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挑战。最后,对LC和LCMS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计高分辨质谱(HRMS)技术、二维液相色谱(2D-LC)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以及新型色谱填料和固定的开发,有望显著推动表面活性剂分析技术的发展。
周伟李晓芳余早红方艺静郑圣怡张蕾刘英蔡国强
关键词: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表面活性剂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2025年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高效分离、多组分同时检测等特点,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本文重点介绍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要点和实际应用案例,为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
李亚男张尚耀孔祥奚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农药残留检测食品安全
基于全自动在线顶空固微萃取-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生活饮用水中4种氯酚
2025年
建立了全自动在线顶空固微萃取-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2-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了萃取纤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加盐量、加酸量、消毒剂余量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优化后的顶空固微萃取条件为:取10 mL水样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3.6 g NaCl、0.1 mL 1 mol·L^(−1)盐酸溶液,使用65μm DVB/PDMS纤维头,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 min,振摇速率450 r·min^(−1),解吸时间5 min,解吸温度280℃.4种氯酚浓度-响应线性关系良好,关系数r均大于0.9994,方法检出限为0.015—0.060μg·L^(−1),方法定量限为0.050—0.20μg·L^(−1),平均回收率为90.4%—115%,对标准偏差为0.47%—6.91%.该方法具有准确、便捷、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多种氯酚的同时测定.
江阳李九龙袁悦曹凤梅李虹霖雍莉冯子男李永新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氯酚生活饮用水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的运用解析
2025年
为全面提升饮用水水质检测水平,要结合实际检测要求和标准,优选适配技术手段,建构科学的检测流程,更好地获取检测信息数据,以此优化饮用水水质管理效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本文简要介绍了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对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要点展开讨论,并对技术应用质控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何悦华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饮用水水质检测
利用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柴油稀释值
2025年
柴油机油中的柴油稀释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润滑性能,提高测定柴油机油中柴油稀释值的准确性对发动机的磨损监测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发动机油进行分析,利用相色谱将柴油、发动机油的组分分离,再利用质谱对柴油起始及终止物质进行定性;通过分析起始和终止物质间的总离子流图的峰面积对含柴油量用外标法做回归曲线定量,关系数达到0.998,检出限为0.0097%,此方法降低了柴油稀释测试的检出限,低中高加标回收率范围均在90%~120%之间。
孙亚丹杜瑾瑶丘晖饶张静茹张宏轩
关键词:发动机油气相色谱-质谱法加标回收率
基于顶空固微萃取-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佛手中挥发性成分的代谢组学分析
2025年
目的:筛选出新鲜佛手与干燥佛手挥发性成分的代谢差异物,全面分析佛手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并探讨评价佛手质量的新路径。方法:采用顶空固微萃取-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佛手的挥发性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对含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110种与香有关的挥发性成分,分为10类,其中萜类数量最多,新鲜佛手中萜类占比46.6%,干燥佛手中萜类占比46.8%。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挥发性成分可将新鲜和干燥后的佛手进行区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表明该模型稳定,可用于筛选新鲜、干燥佛手中挥发性成分的代谢差异物。通过建立的OPLS-DA模型,筛选出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大于1的化合物共12种,主要包含了萜类和醇类物质。结论:新鲜佛手和干燥后的佛手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本研究全面分析了佛手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指明了佛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为佛手质量评价及质量标志性成分研究提供依据。
袁林阎睿匡文玲谭美龄熊学庆贺灵芝
关键词:佛手挥发油代谢组学挥发性成分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实践探索
2025年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结合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定性定量优势,可以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地识别和定量分析复杂基质中的农药残留物。但该技术也面临样品前处理复杂、仪器高成本等挑战。本文综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实践应用及优劣势,旨在推动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升级。
斯中发徐丽娟王涛
关键词:食品农药残留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2025年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离与分析性等,能够检测到极微量的物质,可实现复杂混合物中痕量药物残留的准确检测,在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探讨该技术在食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优缺点。
董丽董仁众刘晓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

相关作者

梁振益
作品数:147被引量:712H指数:14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
研究主题:挥发油 化学成分 挥发油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康文艺
作品数:699被引量:2,693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Α-葡萄糖苷酶
苏秀芳
作品数:82被引量:31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挥发油 化学成分 总黄酮 正交试验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甘秀海
作品数:102被引量:399H指数:12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黑骨藤 衍生物 黄瓜花叶病毒病 黄瓜花叶病毒
冯毅凡
作品数:179被引量:1,741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广藿香 挥发油 化学成分 高良姜 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