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4篇“ 水压致裂“的相关文章
- 谢家河沟煤矿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应用
- 2024年
- 针对谢家河沟煤矿地质力学参数匮乏问题,本文采用水压致裂法对谢家河沟煤矿1345西翼底抽巷展开地应力测试,确定了该矿围岩的应力状态。实测该矿的主应力大小分布规律为sH>sv>sh,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比值sH/sv,结果介于1.16~1.31,表明该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差异不大。相较于六盘水矿区的构造应力场,谢家河沟煤矿的地应力属于中等应力区。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未来矿井支护设计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 瞿邦位蒋朴林史小强
- 关键词:水压致裂地应力应力状态
-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在山区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 2024年
- 深埋隧道的线路布设和围岩稳定性受制于地应力条件。水压致裂法是目前普遍使用且成熟的深埋隧道地应力测试方法。通过采用水压致裂法对华东山区某隧道原位地应力进行测试,取得了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等力学参数,分析了地应力特征,为隧道线路布设和围岩岩爆预测提供数据支撑。研究表明:隧道水平主应力随埋深线性增加,地应力类型由浅到深分别发育逆冲型应力和走滑型应力2种应力类型,隧道埋深处最大水平主应力的优势方向与区域地质构造应力方向一致,最大水平主应力与隧道走向夹角小于最优夹角,对围岩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围岩岩爆风险整体上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隧道埋深处围岩可能有轻微岩爆现象,应采取相关措施及时释放围岩地应力,以保证施工安全。研究结果对今后山区油气管道、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 唐辉张瑞松孙凯
- 关键词:深埋隧道水压致裂法地应力
- 水压致裂法在长大隧道地应力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文章以某新建高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压致裂法,测试地层原位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隧道围岩的地应力状态。结果表明,隧道岩层不属于典型硬脆岩质,初步预测该隧道不存在典型岩爆,以变形偏大、洞壁岩体偏薄及剥离为主表现形式;埋深为146~285 m和286~465 m时,围岩开挖可能分别出现Ⅰ级、轻微大变形及Ⅱ级、中等大变形。埋深>335 m时,围岩开挖后处于高初始应力状态;埋深>660 m时,甚至出现极高初始应力状态,建议隧道施工时早封闭、勤测量。
- 马玉杰
- 关键词:水压致裂法长大隧道地应力围岩变形岩爆
- 大型地下厂房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及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 2024年
- 岩体初始地应力是地下工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依托大型地下厂房工程,采用三维水压致裂法和常规水压致裂法对洞内孔ZK1和地表孔ZK2分别进行地应力测量,获得岩体初始地应力;基于实测数据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地应力场反演计算,获得所需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水压致裂法可以有效地获得初始地应力,三维水压致裂法获得的地下应力情况更为准确且可以与垂直孔测试数据互相印证;数值模拟获取的地应力计算值和实测值具有一致性,厂房隧洞布置较为合理且工程区发生岩爆概率较低;现场原位测试结果与回归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
- 马健鄢双红董志宏周春华张必勇
- 关键词: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 基于钻孔水压致裂法的西南山区某高速公路隧道地应力测量分析
- 2024年
- 对于隧道工程,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对隧道围岩稳定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云县至昔归高速公路忙东隧道工程,通过水压致裂法对忙东隧道的地应力进行测量,并分析了地应力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忙东隧道场地下部主要受水平应力主导。浅部地层处垂直主应力最大、最大水平主应力次之、最小水平主应力最小,属正断型;深部地层处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大、垂直主应力次之、最小水平主应力最小,属走滑型。所测量范围,洞身范围最大水平主应力为9.28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为6.60 MPa。工程区岩体原位抗拉强度约为10.19MPa(取平均值),经计算,在本测点的隧道洞身附近,地应力水平为一般地应力。
- 朱旭鹏
- 关键词:水压致裂法公路隧道地应力测量
- 基于测试系统柔度分析的水压致裂法确定最大水平主应力误差分析与讨论
- 2024年
- 最大水平主应力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是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方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梳理国内外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规程或建议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用于计算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几个主要公式之间的差异及其适用性,并以测试系统柔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较为细致和深入地分析影响最大水平主应力计算精度的误差来源及其物理机制。在此基础上,以甘肃北山花岗岩钻孔获取的深孔水压致裂实测数据为例,基于KGD理论模型对裂缝重张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定量研究系统柔度对最大水平主应力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剔除柔度影响因素的理论计算值为“修正值”,给出孔深18~930m深度范围共计6个测段的实测数据和“理论修正值”,结果表明,受系统柔度影响,随测试深度增加,最大水平主应力测试结果误差逐渐增加。当测试深度为930 m时,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4.55%。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应用中最大水平主应力测量结果误差问题提供参考,也为开展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的误差分析,以及进一步提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
- 杨跃辉孙东生秦向辉秦向辉孙炜锋李阿伟李冉孙炜锋陈群策
- 关键词:岩石力学水压致裂法误差分析
- 水力劈裂试验与水压致裂试验中岩体劈裂值的差异性探讨——以石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例
- 2024年
- 文章以石曹抽水蓄能电站高岔深孔ZKD201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力劈裂试验中水力劈裂值P a与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中水压致裂劈裂值P b的现场试验值,就两种岩体瞬间劈裂压力的差异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水力劈裂值P a总体上要低于水压致裂劈裂值P b;水压致裂劈裂值P b作为地应力测试中的辅助参数,可作为参考,对水力劈裂值P a进行验证修正。
- 吕城腾
- 关键词:高压岔管水力劈裂水压致裂法
- 一种煤层顶板水压致裂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顶板水压致裂系统及方法,旨在提高煤层顶板的致裂效果。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的煤层顶板水压致裂系统,包括拉杆、超声波测试装置和水压致裂装置,超声波测试装置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拉杆上的三个封孔囊体、用于...
- 顾合龙来兴平单鹏飞杨森
- 水压致裂技术在铜矿峪矿中的应用
- 2024年
- 铜矿峪矿采用自然崩落法开采,在开采过程中存在自然崩落大块率较高和速率慢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开采效率和安全管理。为解决上述问题,铜矿峪矿首次引进水压致裂矿岩预处理技术,对410 m中段首采区采取预处理措施,加快岩体中原生裂隙的扩展延伸及次生裂隙的持续发育,以降低岩体完整性,进而达到减少特大块产生和加快持续塌落速度的目的。与410 m中段未实施水压致裂区域及530 m中段首采区相比,开展了水压致裂的410 m中段首采区内大块率、塌落面积、采场持续塌落速度均变化显著,即大块率由35.1%降至14.4%,初始塌落面积由5200 m^(2)降至2120 m^(2),持续塌落面积由5900 m^(2)降至2710 m^(2),采场持续塌落速度由0.15 m/d提高至0.587 m/d,水压致裂积极效果显著,为后续中段衔接提供了技术支撑,保证了矿山生产经营长期稳定。
- 王鑫
- 关键词:自然崩落法水压致裂大块率
- 岳南煤业煤层水压致裂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 2024年
- 针对岳南煤业15#煤层渗透性差、瓦斯含量高、抽采效率低等问题,考虑采用水压致裂技术提高抽采率。首先通过地应力实测得出工作面最大主应力为水平应力,其值为17.9 MPa,方向角为N32.43°E,压裂裂纹扩展也沿此方向;压裂钻孔的影响范围为5~8,为保证抽采效果,将压裂抽采钻孔间距设置为5 m,压裂抽采4个月后,煤层瓦斯残存量降低至2.54 m~3/t,且抽采周期缩短了近3个月,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 孔贺贺
- 关键词: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瓦斯抽采
相关作者
- 陈群策

- 作品数:139被引量:1,144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 水压致裂 水压致裂法 龙门山断裂带
- 尹健民

- 作品数:200被引量:719H指数:15
-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
- 研究主题:地应力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测试 岩爆
- 刘元坤

- 作品数:181被引量:640H指数:16
-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
- 研究主题:地应力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测量 钻孔 地应力测试
- 王成虎

- 作品数:163被引量:765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压致裂 应力测量 地应力 应力场 数值模拟
- 孙东生

- 作品数:100被引量:47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 水压致裂 非弹性 水压致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