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8篇“ 池塘混养技术“的相关文章
- 大口黑鲈与中华鳖池塘混养技术
- 2025年
- 为了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降低单一养殖大口黑鲈的养殖风险,笔者于2023年开展了大口黑鲈池塘混养中华鳖的“鱼鳖混养”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大口黑鲈与中华鳖池塘混养技术试验进行总结,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与改造项目组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利民渔业专业合作社选择了2口池塘(编号:1号、2号),池塘为土池,沙土底质,每口池塘面积约3335米2,进排水系统完善。池塘水源为地下井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每口池塘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1号塘的塘埂四周采用50厘米高的铁皮作防逃设施。
- 张龙岗王俊鹏朱树人王锡荣刘羽清杨玲
- 关键词:叶轮式增氧机中华鳖大口黑鲈防逃设施池塘水体
- 河蟹与小龙虾池塘混养技术
- 2024年
- 近几年伴随极端天气多发,河蟹养殖伤亡增加,加上河蟹价格疲软,河蟹养殖经济效益持续下滑,河蟹养殖风险明显增大。科研人员和蟹农正逐渐探索从河蟹单一养殖模式到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转变。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蟹池养殖空间和生态层级,从而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同一水体同时养殖河蟹和其他水产品种,充分发挥了池塘的生产效能,通过实现生态平衡及物种互利共生,降低了病害发生率,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有效降低了河蟹养殖的风险。
- 庆辉唐忠林俞日根尹可欣
- 关键词:互利共生河蟹养殖小龙虾饲料利用率
- 暗纹东方鲀1龄鱼种与南美白对虾池塘混养技术研究
- 2024年
- 根据暗纹东方鲀和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在暗纹东方鲀1龄鱼种池塘混养南美白对虾,暗纹东方鲀1龄鱼种(鱼苗规格150尾/kg,全长4.0 cm/尾)放养密度7.5万尾/hm^(2),南美白对虾苗(全长0.9~1.0 cm/尾)放养密度30.0万尾/hm^(2)。至当年底,可收获暗纹东方鲀1龄鱼种7540.5 kg/hm^(2)(平均规格104.3 g/尾),成活率达96.4%;收获南美白对虾2346.0 kg/hm^(2)(70尾/kg)。与暗纹东方鲀1龄鱼种池塘单养相比较,混养模式的养成规格、产量、成活率等没有明显差异,在生产成本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 朱元宏施荣张晓苓
- 关键词: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池塘混养
- 高寒地区鱼蟹池塘混养技术要点被引量:1
- 2023年
-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水产品,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种类,鱼蟹混养是适合高寒地区推广的河蟹养殖模式。文章介绍了池塘条件及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控等高寒地区鱼蟹池塘混养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 杜光辉
- 关键词:高寒地区池塘养殖
- 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美洲帘蛤室外池塘混养技术被引量:3
- 2023年
- 三疣梭子蟹(Portuns trituberculatus)、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美洲帘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的室外池塘混养技术,是科学利用生物资源优势互补原理及利用多级生物原位修复与自净能力、发挥池塘生态效应、在露天池塘进行海水虾蟹贝类混养的一种新型养殖方式。该生态混养技术的优点,是利用三疣梭子蟹抗病能力强、不易发病的优点,捕食患病的、体质差的中国对虾个体,阻断病害传播,利用贝类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功能,在池塘底部播一定密度的美洲帘蛤来调控养殖池塘水质,降低池塘有机物的累积与污染,维持池塘水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使虾蟹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利用池塘的生态效应,在充分利用养殖空间的同时,从而提高了池塘的养殖产量与综合效益。该养殖模式,是产量、产值、经济和生态效益较高的低碳养殖方式。现将该混养技术总结如下。
- 任守美季本安焦伟安萍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虾蟹养殖模式混养技术
- 凡纳滨对虾与草鱼池塘混养技术
- 2022年
- 随着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产业的发展壮大,单一养殖凡纳滨对虾的风险不断提高,养殖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文章介绍了凡纳滨对虾与草鱼混养涉及的技术关键,从池塘建设、池塘消毒、苗种投放到养殖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可以有效地利用池塘水体空间,降低养殖风险,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池塘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 许建方刘鸿艳王冲曾现英祡晓贞
- 关键词:池塘
- 翘嘴红鲌高效池塘混养技术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设施设备的不断改进,水产养殖产量大大提升,但也出现了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原因为池塘养殖品种单一、水体空间未充分利用。经多年养殖实践积累,笔者发现翘嘴红鲌与鳊鱼、鲫鱼、青鱼混养,可获得较高收益。现将此养殖模式详述如下,以期为该品种池塘养殖模式发展提供参考。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养殖塘口面积3.2亩,水深1.3~1.8米,池底平坦,淤泥少,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给排水设施齐全。2.放养前的准备在春节前干塘,进行彻底清淤和曝晒,用110千克/亩生石灰全池消毒,放养前7~10天加水,水深1米。
- 沙智林沙叶新
- 关键词:给排水设施叶轮式增氧机养殖设施养殖模式翘嘴红鲌
- 罗非鱼与南美白对虾池塘混养技术
- 2022年
- 从池塘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对罗非鱼与南美白对虾池塘混养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池塘养殖商品罗非鱼,搭配混养南美白对虾,可合理利用水体,提高水体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
- 林秀峰
- 关键词: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混养池塘养殖
- 河蟹新品种池塘混养技术被引量:1
- 2021年
- 近年来,河蟹养殖模式逐渐进入高产值、高品质的时代。为加快产业转型,充分利用现有池塘资源,笔者重点介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参与的以“诺亚1号”为主养品种搭配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大口黑鲈4种新型池塘混养技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配合池塘生态化改造、水下森林建设、微生态制剂运用、水质调控等技术改善养殖环境,综合提升水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
- 徐钢春邵乃麟高建操
- 关键词:河蟹养殖淡水渔业罗氏沼虾生态化改造大口黑鲈
- 鲈鱼、黄颡鱼池塘混养技术探究
- 2021年
- 鲈鱼、黄颡鱼池塘混养是指鲈鱼、黄颡鱼和其他鱼类在同一水环境养殖,其中黄颡鱼能吃掉病鱼体表的部分锚头鳋,预防鲈鱼寄生虫病的发生;适量搭配鲢、鳙、团头鲂和罗非鱼等鱼种,可以调节水质,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混养技术具有生态调节、互利互补及减少鱼病的优点,有利于鲈鱼、黄颡鱼等鱼类生长。因此进行鲈鱼、黄颡鱼池塘混养能减少能耗和渔药使用,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是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 李顺刘宁李瑞敏
- 关键词:黄颡鱼鱼类生长混养技术池塘混养锚头鳋鲈鱼
相关作者
- 郑春波

- 作品数:77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研究主题:池塘 池塘养殖 中国对虾 人工育苗技术 星斑川鲽
- 李庭古

- 作品数:30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 研究主题:盐度 克氏螯虾 克氏原螯虾 幼虾 受精卵孵化
- 彭永兴

- 作品数:38被引量:231H指数:7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
- 研究主题:全长CDNA 草鱼 帘蛤科 葡萄糖激酶基因 乙酰辅酶A羧化酶
- 徐国成

- 作品数:91被引量:3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
- 研究主题:日本蟳 人工育苗 河蟹 毛蚶 精子
- 章秋虎

- 作品数:117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研究主题:南美白对虾 池塘养殖 苗种放养 养殖试验 健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