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7篇“ 法度“的相关文章
食药本同源,调配有法度
2025年
上古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传说中,神农遇到有毒的植物,取其偏性,用作药材,取无毒平和者,培育为食材。由此可见,食药本同源。但在日常饮食、配制药膳、服药治疗的过程中,仍需明确食药的性味特点,进行合理的搭配。
曲夷
关键词:神农尝百草日常饮食食药服药治疗法度同源
自由与法度:苏轼记文的艺术魅力——部级精品课《石钟山记》品鉴
2025年
《石钟山记》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古代散文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通过联读比较、合作探究、诵读领会等多种学习活动,带领学生感受《石钟山记》自由不拘的体式,探究《石钟山记》潇洒随性中自有法度的艺术魅力,旨在培养学生细读文章的能力,更好地体会古典文学的魅力。
麻文初(执教)王媛(观察)
关键词:《石钟山记》法度艺术魅力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访全能型剧作家周振天
2025年
一、有些经历,不“深扎”就永远得不到张成(以下简称“张”):您既有学习话剧表演、音乐的经历,又有研究罪犯档案的工作经历,多年后,回首这些岁月,您认为它们对您的创作有哪些影响?周振天(以下简称“周”):18岁时,我在天津市公安局六处下属一座专门安置劳改刑满人员的农场做管教。领导见我太年轻,不宜过早与刑满人员打交道,便安排我去整理刑满人员的档案。在档案室里,我见识了旧中国的五行八作、三教九流,触摸到了旧社会的脉搏,比较细致地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前和初期的各种各样的犯罪现象、犯罪手段以及犯罪心理等。
张成周振天
关键词:犯罪现象犯罪手段全能型话剧表演
法度与创新——安多强巴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
安多强巴是20世纪西藏承上启下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位艺术大师。同时,他也是一位美术教育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安多强巴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坚持民族传统艺术的自我特质又不断汲取其他民族文化养分,且经他多年的艺术创作探索实践后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美术教育思想和方法。法度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始终贯穿于安多强巴的艺术创作及美术教育思想。文章讨论了安多强巴秉承西藏唐卡艺术的独特风格,又学习借鉴外来写实主义画派的精髓要义,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藏族传统唐卡绘画与写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并在他的艺术教育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安多强巴的美术教育理念和特征,以及安多强巴美术教育思想和方法在他去世后的继承和发展。
王咏梅
关键词:美术教育法度
晚近词坛多元门径中的清真法度与创作实践
2024年
晚近词坛在浙常交融的背景下,辅以新旧文化之争,词坛呈现多元门径。周济的“宋四家说”奠定多元门径的根基,王鹏运、朱祖谋等清季四大家、龙榆生、唐圭璋等现代词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修正与拓展。作为学词门径之一的清真词,其精工博大、格调天成的清真法度被奉为学词之至境,陈洵、夏敬观、朱师辙、邵瑞彭、汪东等人在创作实践中积极效法。词人对清真词的追和实践可视为师法清真最直接的体现。晚近词人师法清真也往往存在着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分化、男性词人与女性词人创作冷热不均等问题。
徐燕婷
关键词:晚近词学
沈尹默帖学法度郄视
2024年
一、经世致用:沈尹默书法为人民学贵致用观沈氏一族源于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竹墩村,江南富庶,人文底蕴深厚,尤重儒经,斯文在兹。据《归安县志》记载:“竹墩、前邱相去里许,沈、朱二姓习儒为生。自明以来,科名蔚起,自东至西,清溪曲折回抱。”沈氏世习儒学,明代以降沈氏族人多得科名,家风敦厚,重视科举教育。明代竹墩沈氏七世祖沈应登,为嘉靖癸已贡生,后官至山东凤州、青州两地通判。其长子沈子木、三子沈子来,皆进仕为官。清康熙年间,沈氏一族昌盛,于康熙十五年(1676),十二世祖沈涵、沈三曾同榜进士,并同辈沈恺曾、沈庆曾皆为进士,名震江南。
唐楷之
关键词:沈氏康熙年间人文底蕴
现代诗:文本完型的“法度”与失度被引量:1
2024年
现代诗文本的完型,需要遵守良序,防止失衡。不妨借用化学化工某些专业术语加以检视:譬如遭受历史掩埋的沉淀式文本,其执着沉潜的品格最终获致时间与公众的认可,而乘一时之快的悬浮式文本,在口水、散文化、分行说话中,造成粗鄙的艺术伤害;文本的的超标浓度,加重文本晦涩,堰塞流通,而过度稀释,则可能叫文本的口语化沦为唾液,难以为继;化学的手性有如左手和右手互为镜像,虽无法等同,但可以带来互文的双赢,然而过度互文挥霍养成坐享其成,容易坠入寄生而减弱原创;而化学活性与文本灵性也存有几分联通,活性与灵性的文本,可以软化内心沙化,带动生命一样的新鲜诗意。
陈仲义
关键词:现代诗互文活性灵性
公安机关警察权的力度、法度和温度
2024年
公安机关警察权是国家公权力重要组成部分。底层逻辑上,公安机关警察权应具有一定力度,需结合场景理论灵活适度把握警察权的“强”与“弱”。警察权作为合法暴力性权力,为有效防止警察权行使的肆意,应建立警察权“负面清单制度”,优化警察权监督机制,保证警察权在合法、正当范围内行使,即警察权应具备法度。同时,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格局下,公安机关警察权行使应有明确价值定位,遵循警察权力度、法度前提下,尤其面向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有关等特定场景,警察权行使应体现一定的温度,体现警察权的“人民性”和“权利观”。综合言之,公安机关警察权应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持续优化,不断提升警察权综合效能,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王勇旗
关键词:公安机关警察权
苏轼黄庭坚书法中的“意趣”与“法度”探究
2024年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宝库中,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被视为文化瑰宝。苏轼与黄庭坚作为宋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书法作品具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苏轼的书法作品以气韵生动、风格多样、洒脱自然而著称,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追求。黄庭坚的书法以结构奇特、笔锋变幻莫测、豪放大气而闻名,体现了其非凡的艺术才华和创新精神。尽管苏轼与黄庭坚的书法风格各异,但在书写与情感表达方面,二者的书法作品却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均堪称豪放派书法的杰出代表。在书法艺术创作中,“意趣”被视为书法作品的灵魂,它指引着书法作品的情感表达,赋予作品生命力和感染力。“法度”是书法作品的基石,它指导着书法作品的规范书写,确保作品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只有将“意趣”与“法度”有效融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通过对苏轼与黄庭坚两大书法家作品中“意趣”和“法度”的有效解析,我们可以深入发现“意趣”与“法度”在书法作品中的高效运用及其互补性。苏轼与黄庭坚的书法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在“意趣”与“法度”的运用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协调,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和创作智慧。本文对苏轼与黄庭坚的书法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重点分析其作品中“意趣”与“法度”的运用和融合,探讨其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深化对苏轼与黄庭坚书法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熊晓昙
吕叔湘先生是语言法度的标尺,学术作风的楷模
2024年
2021年9月28号,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朝阳门内南小街51号,再次走进这个见证了我国语文事业半个多世纪历程的院落,再次造访我敬爱的吕叔湘先生工作过的地方。感谢语文出版社对语言文字前辈巨人的珍爱,对祖国文化精神的敬重。吕先生铜像在这里落成.
张伯江
关键词:语言文字

相关作者

田建辉
作品数:241被引量:1,459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肺癌 伏毒 正虚 循环肿瘤细胞 调神
刘玉良
作品数:83被引量:293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伤寒论》 定量辨证 伤寒论 《黄帝内经》 中医学
任锋
作品数:86被引量:27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钱穆 立国 大一统 儒学 政体
刘冬梅
作品数:30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画派 传承 藏族 法度 传统绘画
梅丽君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自然书写 法度 真性情 艺术家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