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40篇“ 法律实施“的相关文章
论中国语境下宪法实施法律实施的关系被引量:4
2024年
通过法律具体化宪法精神、原则和规定并加以实施一直被视作实施宪法的一种重要方式。宪法实施法律实施都是将规范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实施活动。表面看起来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宪法特殊的性质、功能和价值目标,宪法实施法律实施不能划等号。法律实施规范前提的不足和法律实施的结构性缺陷让法律实施难以独自保证宪法实施的质量和效果。何况宪法实施所依靠的实施方式、路径是多元的,除了法律实施,宪法还依靠直接实施和政治实施来确保实施的全面性与效果。不过,以法律实施推动宪法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法律实施要以宪法价值、原则和精神作为指导,以保障基本权利为最高价值目标,在健全保证宪法实施的体制机制中更好发挥法治化实施路径中的主渠道作用。
胡锦光苏锴
关键词:宪法实施法律实施宪法价值
完善安全生产领域法律实施机制的若干建议
2024年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指出了安全生产领域法律实施现存的问题。对于安全生产法律理解、适用不统一的问题,国家主管部门应当着力推进本领域法律问题的基础研究工作,增强法律实施的确定性和协同性;对于执法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需要转变安全生产监管理念,根据各行业、各领域监管任务的特点分类施策,提升监管效能;对于安全生产执法实践中的常见疑难问题,应当通过加强行政解释和案例示范等方式积极承担起执法指导职责;对于企业安全合规内生动力不足,执法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应当引入行政合规激励机制,形成行政监管下的企业自我规制格局,从根本上降低执法成本。
林鸿潮杨佩琳
关键词:安全生产法律行政监管执法成本内生动力
从分散到系统:国家安全法律实施的方向变革被引量:1
2024年
国家安全法律实施是国家安全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安全治理的成效和国家安全能力的提升。实践中,国家安全法律实施的依据和机构都比较分散,这既与国家安全内涵的变迁有关,也与党和国家机构的职责调整相关,还和国家安全问题衍生性的特征相关。国家安全法律实施依据和机构的分散不利于系统判断国家安全风险、形成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的执法合力。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国家安全法律实施的目标、主体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国家安全法律实施从分散迈向系统,形成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的执法合力。为此,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国家安全法律实施,一要更新观念,二要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统筹下更新实施制度和机制。
王强强
关键词:系统思维
法律实施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及立法构造
2024年
法律实施为何需要激励(一)法律实施低效问题的类型化1.受制于集体行动悖论的共益权规则。自益权一般不会给第三方带来正外部性效应,即产权边界更清晰,因此权利人更乐于行使,一旦权益受损也会主动寻求救济。共益权产权边界难以清晰界定,权益并非完全排他,行使权利所得收益具有正外部性,很多共益权人都希望不支付私人成本,而是希望依靠他人适用权利规则来分享收益。
董淳锷
关键词:行使权利共益权权益受损私人成本产权边界自益权
“自然恢复为主”的规范内涵与法律实施机制被引量:6
2023年
“自然恢复为主”是我国生态修复领域的指导思想与重要原则之一,指主要依靠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组织能力来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近年来,这一表述在各级政策、法规文件中被屡次提及,围绕相关要求衍生出的诸多释义与解读持续吸引多方关注。尽管“自然恢复”一词作为发轫于生态学界的专有名词已具备较为完善的科学内涵,但若对“自然恢复为主”同样基于自然科学视角进行同质化解构,恐将导致其难以为修复实践提供清晰、明确的法律指引。为进一步探究“自然恢复为主”的法律内涵,在梳理相关概念在规范性文件与生态科学领域的演变历程,对比其应用场景、本质要求及主要措施之后,重新阐释了“自然恢复为主”在规范层面的应有之义。在机制建构方面,“自然恢复为主”的法律实施须以法理层面的价值引导为前提,以自然恢复力之法律载体的确认与保护为重心,以制定规则化的适应性管理要求为保障,以实现社会-生态复合系统下的刚性约束为旨归。
李挚萍杨雷
关键词:法律实现机制
法律实施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及立法构造被引量:10
2023年
对于受制于集体行动悖论的共益权规则、维权效益低下的私益权规则、难以标准化的义务规则、实施成本高昂的法律监管规则,以及责任边界不清晰、威慑作用有限的法律责任规则的实施,相关法上的惩罚机制作用有限。为了弥补惩罚机制功能局限、强化法律实效,应当为法律实施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改变法律私人实施效用函数,将法律公共实施转化为私人实施,促使法律实施行为外部性内部化,消除法律实施过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引导法律主体主动遵守和适用法律规则,使其行为符合立法目的。申言之,一是通过经济利益给付、荣誉褒奖、资质评定和信用公示等方法,使法律实施与立法目标激励相容,以此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减少委托代理关系下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二是厘清产权关系,将法律实施的外部性内部化,使每项行动决策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相对应;三是通过优先权奖励、保障权利行使、降低适用成本及法律责任减免或替代承担,使法律实施的成本收益结构回归均衡。
董淳锷
关键词:法律实施法律实效惩罚机制
我国生物安全法治建设中法律实施路径探析
2023年
生物安全问题对社会秩序带来的巨大冲击,引发一系列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凸显了生物安全法治建设中法律实施的现实紧迫性。生物安全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生物安全法律的高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弥补了生物安全领域专门法的空白,但实践中如何保障生物安全法律高效实施,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从生物安全法治建设以及法律实施的现实基础出发,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下,健全生物安全法律高效实施法律规范体系,克服运动式执法困境,优化法律实施的协调机制,兼顾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增强社会防控法治意识,构筑多元参与的生物安全法律实施网络,保障生物安全法律高效实施,推进生物安全法治进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荆珍张鑫
关键词:法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
法律实施的激励机制 基本原理与立法构造
本书以法律经济分析为基本方法,以商法、经济法的实践现象为例证,研究法律实施的激励机制。本书系统考察了法学和经济学领域有关法律实施法律激励、激励规制、机制设计、委托代理和交易成本等问题的研究文献,梳理了法律实施激励机制的...
董淳锷作
法律实施监督中的争议及其解决被引量:1
2023年
法律实施监督过程中,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时常会对案件事实认定、法律规范适用、程序性问题产生监督争议。为了妥善处理监督争议,国家依据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设置了多种监督争议解决机制。尽管这些制度在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检察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人大质询制度不易遵循、行政复议制度不能约束程序主持者的恣意妄为、检察建议缺乏实效的实践难题。对此,我们有必要基于程序正义的理念来对既有制度进行改造。从程序正义的视角看,法律实施监督的制度设计必须符合程序的中立性、形式正义、程序的及时性和终结性的要求。在制度设计层面,国家尚有必要增强人大质询制度的形式正义性、行政复议制度的程序中立性、检察建议制度的及时性和终结性,从而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监督争议解决机制,保证法律实施监督工作的成效。
严文俊
关键词:争议解决机制程序正义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实施监督职能研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有效公正实施,离不开法律实施监督制度提...
张梁
关键词: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

相关作者

王霁霞
作品数:73被引量:39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律实施 行政法 土地征收补偿 行政诉讼案件 法律规制
葛洪义
作品数:94被引量:1,162H指数:2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治 地方法制 法治建设 法律 法律方法
王红霞
作品数:50被引量:55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法 法律实施 不正当竞争 进路 法律保护
汪劲
作品数:126被引量:1,540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立法 《环境保护法》 环境法 公众参与 法律制度
徐士英
作品数:87被引量:552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反垄断法 竞争法 市场秩序 行政性垄断 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