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9篇“ 海绵窦区肿瘤“的相关文章
海绵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策略
目的:探讨治疗海绵(Cavernous Sinus,CS)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各手术入路的操作要点及体会。方法:按照设定的入排标准筛选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自2019年1月到2021年9月收治...
赵一明
关键词:海绵窦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手术入路
经Dolenc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海绵肿瘤的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经Dolenc入路切除海绵肿瘤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采用Dolenc入路切除的36例海绵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鞘瘤13例、海绵状血管畸形5例、脑膜瘤8例,侵袭性垂体腺瘤4例、脊索瘤和软骨肉瘤各2例、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各1例。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和手术并发症,随访肿瘤的复发和进展程度。结果36例患者,肿瘤全切除29例(80.6%),次全切除4例(11.1%),大部分切除3例(8.3%)。术后新增(8例)或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5例)者共13例;无一例患者发生颅内出血、脑脊液漏等并发症。3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3~73个月)。次全切除者中,3例脑膜瘤患者术后行伽玛刀治疗;1例神经鞘瘤患者术后50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全切除;4例患者肿瘤均无进展或复发。3例大部分切除者中,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行伽玛刀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26个月肿瘤复发死亡,1例肿瘤无进展;1例复发性脊索瘤患者,术后11个月再次复发,放弃治疗。全切除中的2例软骨肉瘤患者,1例脊索瘤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无复发。13例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随访期8例恢复。结论经Dolenc入路切除海绵肿瘤可以充分显露病变及重要的神经、血管,减少脑组织牵拉,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肿瘤的全切除程度。
秦军雷军荣牟磊魏德胜罗杰
关键词:海绵窦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海绵肿瘤显微手术后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海绵肿瘤的病例,并探讨影响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及肿瘤切除程度的影响因素,以探索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提升海绵肿瘤的治疗效果。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
禹可
关键词:海绵窦手术入路硬膜外硬膜下
影响海绵肿瘤全切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海绵肿瘤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的病例,总结海绵肿瘤的分类、分级、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肿瘤能否全切提供初步的判断;并对手术入路的选择与肿瘤的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海绵肿瘤切除的手术入...
邱成茗
关键词:海绵窦病理性质肿瘤分级海绵状血管瘤
文献传递
海绵肿瘤87例显微手术的临床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海绵肿瘤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87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海绵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海绵常见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肿瘤切除率:57例(65.5%)全切除,14例(16.1%)次全切除,16例(18.4%)大部分切除;住院时间14~98 d,平均29 d;并发症:脑神经受损30例,脑干受损2例,术后出血4例,脑脊液漏5例,感染4例,垂体受损1例,死亡1例;预后及随访:术后1个月KPS评分超过60分68例,超过80分66例。术后3个月KPS评分超过70分74例,超过80分72例。术后12个月KPS评分超过80分78例。随访6~120个月期间死亡3例;6例未全切除脑膜瘤术后1~6年复发,4例未全切除神经鞘瘤术后1~8年复发,2例垂体瘤腺瘤术后13个月及16个月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后随访无复发。2例软骨肉瘤、3例脊索瘤、3例生殖细胞瘤术后予以放射治疗,随访期间病灶未进展。其余病例随访期间肿瘤无进展或复发。结论海绵肿瘤手术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合理的术前规划和手术入路,以及具备精准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预后的关键。
何科君张弩杨李轩韦成江李西西黄正松
关键词:海绵窦区肿瘤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技巧临床疗效
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海绵肿瘤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海绵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30例肿瘤病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海绵肿瘤,观察患者术后肿瘤切除程度、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岩斜肿瘤18例,海绵肿瘤12例。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7例。术后发生暂时性癫痫发作3例、动眼神经麻痹4例、轻度面部麻木3例、轻度面瘫1例、偏瘫1例,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术后明显血肿以及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出院后随访3个月至4年,具有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23例全切除以及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均未复发,7例大部分切除患者中6例术后未复发,1例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术后肿瘤复发率为14.29%;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按照KPS评分标准:100分者23例,90分者6例,80分者1例。结论在岩斜海绵肿瘤患者中进行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肿瘤,操作简捷、安全有效、创伤小,对海绵、岩斜域操作优势显著,适合这一肿瘤的手术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邱迪
关键词:岩斜区
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海绵肿瘤
<正>岩斜海绵肿瘤由于位置深在,周围比邻重要的神经血管,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是颅底外科的挑战之一。传统的手术入路包括乙状前入路、乙状后入路、Kawase入路又称岩前入路(anterior transpetr...
董军高峰王继超杨乐吴永刚吴红星帕尔哈提杨小朋
文献传递
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海绵肿瘤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前颞下入路手术切除岩斜海绵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岩斜海绵肿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前颞下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发生动眼神经麻痹2例、面瘫1例、偏瘫1例,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1.1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改良前颞下入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对海绵、中上斜坡域暴露充分,适合这一肿瘤的手术治疗。
董军高峰王继超杨乐吴永刚吴红星帕尔哈提.热西提杨小朋
关键词:岩斜区
颞前经海绵入路个体化切除海绵肿瘤31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颞前经海绵入路切除海绵肿瘤的适应证及个体化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颞前经海绵入路个体化手术连续治疗的31例海绵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41±14)岁。神经鞘瘤18例,脑膜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2例,脊索瘤、软骨瘤、转移性鼻咽癌、畸胎瘤各1例。术后3个月第一次随访并复查头部MRI平扫增强,若肿瘤进展或复发,建议行伽马刀治疗,每6个月复查一次,其他患者6个月后再次复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结果31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22例(71.0%),次全切除6例(19.3%),大部分切除3例(9.7%),术后新增颅神经损伤7例(动眼神经4例,外展神经3例),原有颅神经症状加重5例(动眼、三叉神经各2例,外展神经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颅内血肿、感染、脑脊液漏等病例。28例随访超过3个月,随访时间3-40个月,肿瘤进展1例,5例术后新增或颅神经麻痹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颞前经海绵入路适用于切除海绵内和同时累及海绵及其邻近域的肿瘤,根据肿瘤生长范围及手术需要,个体化显露眶、颞下窝、后颅窝及鞍内鞍上等域,创伤小、并发症少、肿瘤切除率高。
苏君袁贤瑞赵子进王祥宇汪浚泉肖凯李昊昱张弛袁健刘定阳刘庆
关键词:脑肿瘤海绵窦
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手术治疗颅中窝海绵肿瘤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切除颅中窝海绵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中窝海绵肿瘤的病例资料,均采用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三叉神经鞘瘤14例,脑膜瘤1例。术前症状改善或无明显变化13例,加重2例,术后出现新增脑神经麻痹2例。随访时间3个月-3年,全部病例未见肿瘤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切除颅中窝海绵肿瘤术野显露佳,对神经、血管、脑组织的保护较好,可作为此域神经鞘瘤的首选方案。
罗正祥张岩松赵鹏来杨坤陈永严黄庆玖刘永
关键词:MECKEL腔海绵窦

相关作者

楼美清
作品数:233被引量:75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胶质瘤 显微手术治疗
卢亦成
作品数:750被引量:3,210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胶质瘤 手术治疗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罗正祥
作品数:74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研究主题:脑胶质瘤 颞下 显微手术治疗 胶质瘤 岩斜区脑膜瘤
袁贤瑞
作品数:329被引量:1,51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 脑膜瘤
李美华
作品数:126被引量:22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治疗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