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89篇“ 溢价“的相关文章
- 资本溢价弥补亏损企业所得税问题分析
- 2025年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了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按规定使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资本溢价是资本公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资本溢价弥补企业亏损相关财税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以资本溢价弥补亏损时,应先分析资本溢价的性质;并对用资本性投入性质的资本溢价补亏,建议补亏公司不需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补亏公司的法人股东应结合补亏公司的分红情况、所得款项性质等进行财税处理。
- 贝苗儿宦黎明
- 关键词: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东企业所得税公司法
- 外部需求冲击对中国技能溢价的影响
- 2025年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深入探讨中国技能溢价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和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了外部需求冲击对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技能溢价的影响效应。在理论分析和假说构建的基础上,文章利用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外部需求增加会导致技能溢价现象的出现。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外部需求增加通过集聚效应、质量效应以及技能议价效应三种机制扩大了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显示,外部需求增加对一般贸易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东部和中部企业技能溢价的影响尤为突出。在考虑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后发现,参与国内价值链分工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部需求增加带来的技能溢价,而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则可能进一步加剧技能溢价带来的收入不平等问题。文章的政策含义为:随着中国面临的外部需求不确定性日益加剧,政府需要平衡外部需求变化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在外需减弱时,政府可以加大对企业的服务支持,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并提升人力资本;在外需增加时,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支持,通过技能培训提升整体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缩小不同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
- 张天顶胡锦辉
- 关键词:技能溢价
- 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技能溢价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 2025年
- 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基本前提和内生动力,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2007~2022年样本数据,检验识别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但知识产权赋能制造强国建设在劳动技能溢价较低时效果更为显著,即存在先增强后抑制的“最适强度”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更有益于国有和资本密集型企业重塑竞争新优势。鉴于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构筑技能人才高地,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黄子龙和军
-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制造业竞争力
- 品牌溢价管理的生命、灵魂与纽带——以水泥行业为例
- 2025年
- 企业品牌建设目的是获取品牌溢价。影响水泥企业品牌溢价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沟通、供求关系、市场竞争、产业政策、企业规模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水泥企业的品牌溢价能力。其中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沟通是三个关键因素,需要水泥企业高度重视。当前,水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效益下滑等问题,导致品牌溢价现象在水泥行业消失或减弱。水泥企业应充分认识行业特点和现存问题,制定合适的战略和措施应对挑战,如差异化战略、品牌优先战略等,还可以汲取其他品牌经验,持续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 马培臣马加骏
- 关键词:品牌溢价品牌管理品牌沟通水泥行业
- 专利因素能否影响并购溢价?——基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的经验证据
- 2025年
- 搞清楚创新创造要素在资本市场的价值及作用,对于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检验了专利因素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因素会影响并购溢价,其中标的公司专利数量、质量会显著影响并购溢价。专利影响并购溢价的作用机理在于信息不对称的缓解效应及技术层面的协同效应。收购方所有权性质的差异未对专利与并购溢价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溢价收购的经济后果,发现因专利而增加的并购溢价“价有所值”,在未来能够获得业绩层面上的补偿与回报。本文旨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间建立起沟通桥梁,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专利价值理论及并购溢价理论的理解,亦有助于参与方优化并购策略,维护自身利益。
- 沈俊宋晓亭
- 关键词:并购并购溢价
- 品牌价值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品牌信任和品牌溢价的中介作用
- 2025年
- 本文基于2012-2022年A股31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讨品牌价值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品牌价值可以显著促进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且经过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品牌价值可以通过提高品牌信任和品牌溢价作用,进而对本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结果表明,品牌价值对大规模和国有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旨在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 王伟青姜玉婕
- 关键词:品牌价值品牌信任品牌溢价
- 数字经济、非认知技能溢价与性别工资差距
- 2025年
-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力技能的需求结构,同时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模型,引入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不可分割假定,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同时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技能回报率的影响,并考察其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导致非常规工作任务部门就业的增加与非认知技能工资回报率的提升,从而相对非认知技能水平更高的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这一作用主要通过促进非常规工作任务职业选择概率提高与社会资本投资增加来实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但由于非认知技能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导致常规工作任务职业内性别工资差距的不断扩大。因此,政府部门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劳动者非认知技能的开发和培养,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结构的重塑,促进工资增长。
- 王杰张世伟张君凯
- 关键词:数字经济性别工资差距一般均衡模型
- 绿色溢价如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基于演化博弈视角
- 2025年
- 厘清绿色溢价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建立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本文构建企业、消费者与政府为参与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将绿色溢价作为重要博弈点,分析各参与方综合自身效益的行为决策,借助数值仿真技术模拟绿色溢价在“政企消”协同演化博弈中达成绿色转型均衡。机制分析发现,绿色溢价主要通过有效劳动力人均资本及社会效率水平的增长推动实现全社会层面的绿色转型,前者体现为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后者则通过绿色溢价对于资源整合及产业升级的影响推动绿色转型。博弈研究发现,在政府有效监管下,企业及消费者借助绿色溢价这一中介能够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与社会绿色发展期盼的“双赢”。
- 陈东景高广瑞
- 关键词:演化博弈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信贷风险溢价
- 2025年
- 全球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其运行模式和信贷供给特征带来的脆弱性和复杂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运用1987—2019年129个国家(或地区)的辛迪加贷款数据,研究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传统银行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信贷供给行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当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获取能力弱于银行,其信贷风险溢价上升幅度明显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冲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美元贷款、境内贷款的风险溢价相对于非美元贷款、跨境贷款的风险溢价更低。贷款人所在国(或地区)的流动性支持体系越完善,该国(或地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溢价越低。对于借款企业而言,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的依赖程度越高,越容易受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影响,其实际经营状况越容易恶化。本文为一国(或地区)防范化解外部输入性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 刘子雨李兴申
- 关键词:辛迪加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
- 浅析企业并购中的“高溢价”商誉与减值后的影响
- 2025年
- 随着全球性企业合并浪潮的掀起,商誉问题越来越成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高溢价”的商誉收购成本为并购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相互捆绑之后产生的协同效应,使得被并购企业如果在未来出现经营不善或陷入财务危机时,并购企业也会紧跟着出现商誉减值、净利润亏损等负面效应,甚至导致并购企业的股价变动。本文对于并购企业的“高溢价”商誉与商誉减值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 袁珂余冬根
- 关键词:企业并购商誉减值
相关作者
- 王愈

- 作品数:4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认购 溢价率 成交金额 日轮 下跌
- 刘仁和

- 作品数:63被引量:51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 研究主题:股市 股票市场 货币幻觉 实证分析 股市波动
- 佟孟华

- 作品数:91被引量:1,01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流动性溢价 股指期货 流动性 股票市场
- 宋顺林

- 作品数:167被引量:2,29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研究主题:公司治理 数据挖掘 IPO 上市公司 关联交易
- 董直庆

- 作品数:130被引量:1,877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股票价格 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