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2篇“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文章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细胞自噬对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长期或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一种非创伤疾病。现代研究发现,自噬作为一种细胞内调节机制,其与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干预细胞自噬的关键环节,对细胞代谢平衡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明确自噬在该通路的调控下对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病过程的影响,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认识该病,并期望通过靶向调节自噬水平,达到延缓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程的目的。因此,本文就PI3K/Akt/mTOR信号通路、细胞自噬及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靶向治疗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新的视角及理论依据。
田晓兵陈前琼杨静舒霍琦山陈军龙张宏伟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细胞自噬
程序细胞死亡对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糖皮质激素被广泛用以抑制炎症和治疗各种炎症介导的疾病,能够深刻影响疾病进程,改善疾病症状并缩短病程[1]。然而,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很多严重并发症,其中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是最常见的激素坏死并发症。SANFH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股骨头局部血液供应受损导致骨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和骨小梁断裂,继而发生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2]。关于SANFH的发病机制有多种理论,包括细胞的自噬与凋亡、骨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异常、骨内高压和基因多态等[3]。然而,SANFH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有研究结果表明,程序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一种形式———细胞自噬与凋亡的部分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SANFH样本中过度表达[4]。PCD在SANFH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PCD是一个由特定基因介导并调控的细胞(自发)死亡过程,在人体生长发育与疾病调节中起重要作用[5]。PCD在SANFH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焦点。有学者发现某些特殊因素可通过干预PCD相关信号通路影响SANFH的发生,其确切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证实,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会导致细胞损伤,从而影响细胞的活力和生命力。有害刺激会诱发细胞内的抗损伤机制,导致细胞膜和线粒体损坏,使线粒体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多种辅助功能失效,进而激活PCD机制。PCD是调控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机制之一,对其与激素坏死关系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发现激素坏死的防治靶点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对PCD(凋亡型和自噬型)的发生机制、糖皮质激素诱发SANFH的复杂机制以及PCD(凋亡型与自噬型)在SANFH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总结,以进一步了解骨细胞坏死机制,为探索SANFH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
高海利刘万林赵振群王勇
关键词:SANFHPCD信号通路细胞自噬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右归饮对大鼠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右归饮对大鼠激素股骨头坏死(SANFH)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右归饮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脂多糖(LPS)联合激素法制备SANFH模型。右归饮组在造模同时灌胃相应剂量的右归饮,1次/天,连续8周,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取材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股骨头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观察大鼠股骨头Caspase-3、β-catenin、Wnt3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右归饮组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右归饮组血清SOD及GSH-PX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股骨头结构及其病理损伤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右归饮组Caspase-3阳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右归饮组β-catenin、Wnt3α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右归饮可通过降低血脂起到预防和缓解股骨头坏死进展的作用,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杨武斌文杨唐金凤何瑶晗王松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右归饮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壮药生骨汤治疗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制
目的:  运用 Meta 分析系统评价壮药生骨汤治疗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从而为壮药生骨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方法:  ...
王伟伟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实验药理学
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被引量:17
2022年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SANFH)是一种代谢疾病,由于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不当,导致股骨头内部血液供给系统受损以及骨细胞和骨髓各组织成分的死亡,进而可能导致股骨头结构的改变、股骨头塌陷和关节功能的障碍。由于股骨头经常塌陷和髋关节功能障碍,成人SANFH是一种具有挑战的骨科疾病。最终,患者需要全髋关节置换术,这将会严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然而,该病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干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广泛深入研究,人们正在研究SANFH的确切发病机制,并探索更多新的治疗方法。这篇综述讨论了关于SANFH发病机制的几种主要理论学说。
田心保林瑞珠朱宁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缺血性坏死发病机制
淫羊藿苷调控成骨信号相关通路治疗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7
2022年
背景:研究证实淫羊藿苷具有促进成骨和防治激素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作用,若能明确其在骨头坏死中的药物-靶点-通路调控机制,则对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治疗有重要意义。目的:从淫羊藿苷对Wnt、PI3K/AKT、mTOR和雌激素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的作用机制来综述其防治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淫羊藿苷对股骨头坏死的有效防治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中2014至2020年相关文献,检索词分别为"淫羊藿苷,糖皮质激素,激素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信号通路,发病机制,icariin,glucocorticoid,ONFH,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ignaling pathways,pathogenesis,Wnt,Wnt/β-catenin,PI3K/AKT,m TOR,ERs",排除较陈旧及重复的文献,通过整理共纳入56篇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1)淫羊藿苷具有促进骨代谢和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其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焦点;(2)淫羊藿苷可调控Wnt、PI3K/AKT、mTOR及雌激素受体等相关信号通路,干预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起到成骨作用;(3)淫羊藿苷对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信号通路具有调节作用,但目前有关实验研究还不能具体明确其作用机制,相关临床研究较少,探讨淫羊藿苷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将会是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李嘉骏夏天刘佳敏陈锋陈豪特卓映宏吴炜锋
关键词:淫羊藿苷糖皮质激素股骨头坏死
尼莫地平对兔早期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兔早期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成年健康新西兰兔30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空白组(n=6)、模型组(n=12)、尼莫地平组(n=12)。参考文献报道的方法采用注射马血清联合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兔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造模。第4周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第5周起每天经兔耳缘静脉按体重注射1次0.9%生理盐水(0.5 mL/kg),尼莫地平组第5周起每天经兔耳缘静脉按体重注射1次尼莫地平注射液(0.5 mL/kg),持续至第8周。结果 模型组第5周股骨头组织切片可见髓腔内体积增大的脂肪细胞堆集,骨髓细胞发生坏死,空骨陷窝数明显增多,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第8周时脂滴部分融合成片及骨小梁明显变细。尼莫地平组第5周及第8周股骨头组织切片均可见脂肪细胞堆集,脂肪细胞数目少于模型组但多于空白组;部分脂滴融合成泡状,但骨小梁未变细或断裂。第5、8周模型组空骨陷窝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尼莫地平组空骨陷窝率高于空白组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第5、6、8周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全血粘度值高于空白组,且模型组高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能明显改善早期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兔高血脂及高凝血状态,对早期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预防作用。
洪加源陈志达王鹏飞涂承权何艺坚武宁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治疗尼莫地平
内热针疗法治疗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内热针疗法对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模型大鼠行为学、股骨头组织的形态学及股骨头组织中骨...
田心保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重塑OPG
补肾活血方对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小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经典轴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初步探讨补肾活血方对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NFH)小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经典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C57BL/6雄小鼠随机分5组,即健康对照组、激素INFH模型组、补肾活血方组、骨化三醇组及阿利吉仑组。治疗3个月后,ELISA法检测循环血中1,25(OH)_(2)D_(3)及AngⅡ的含量,并检测股骨头局部VDR、ACE、AT1R mRNA表达情况,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健康对照组、补肾活血方组、骨化三醇组及阿利吉仑组循环血中1,25(OH)_(2)D_(3)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gⅡ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健康对照组、补肾活血方组、骨化三醇干预组及阿利吉仑组骨组织局部VDR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E、AT1R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骨组织中ACE及AT1R阳表达较其他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DR阳表达较其他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INFH小鼠RAS经典轴ACE/AngⅡ/AT1R被激活,补肾活血方可激活1,25(OH)_(2)D_(3)/VDR信号通路,并能抑制激活的RAS经典轴ACE/AngⅡ/AT1R,这可能是补肾活血方防治激素INFH的部分机制。
帅波马陈沈霖杨艳萍卢俊杰杨功旭孙敏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补肾活血方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壮瑶药生骨汤治疗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及网络药理学机制初探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运用Meta分析对壮瑶药生骨汤治疗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探。方法 检索相关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月,查找对象为生骨汤治疗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及Meta分析。并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生骨汤成分、靶点以及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靶点,进行映射,映射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进行注释,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1)共纳入5篇文献,394例患者,结果提示生骨汤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综合疗效评分,降低患者空骨陷窝概率。(2)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活成分40个,共有靶点94个,关键成分为木犀草素、去甲汉黄芩素、牵牛花色素、2’-羟基染料木素、染料木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以及关键蛋白模块图提示壮瑶药生骨汤主要通过诱导SRC、VEGFA、MMP9、PLG、MAPK14等核心靶点起到治疗作用。(3)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生骨汤通过以上关键核心靶点影响PI3K/Akt、HIF-1、MAPK等主要信号通路,集中调控蛋白水解、信号传导、胶原分解代谢等生物过程来发挥治疗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作用。(4)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活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能均小于参考值,具有较好结合活。结论 壮瑶药生骨汤能显著提高激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综合疗效评分,降低其空骨陷窝概率;其中木犀草素、去甲汉黄芩素、牵牛花色素、2’-羟基染料木素、染料木素等为关键活成分,通过调节新生血管生成、凝血系统以及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等达到治疗效果。
王伟伟欧志学章晓云李时斌周毅李统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相关作者

孙强三
作品数:94被引量:239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超短波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康复 超短波治疗 上肢康复
江蓉星
作品数:110被引量:521H指数:12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活血通络汤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医 古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徐国华
作品数:26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复活汤 激素性 早期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柴仪
作品数:55被引量:354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复活汤 骨质疏松 激素性 早期股骨头坏死
田伟明
作品数:55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骨复活汤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激素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