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3篇“ 烟雾吸入性损伤“的相关文章
- 烟雾吸入性损伤复合减压病的动物模型建立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复合减压病(DCS)的造模方法和评价指标,为开展吸入性损伤复合DCS损伤效应和作用机制、防治药物研究和卫勤处置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生理状态相似的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CS组、烟雾吸入性损伤组、复合伤组(采用自制装置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后复合DCS),于造模后24 h麻醉后解剖取材,行肺组织病理染色,并检测动脉血气、肺组织湿干比值、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动脉血气分析显示复合伤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低于空白对照组、DCS组、烟雾吸入性损伤组,而二氧化碳分压高于上述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显示,复合伤组肺间隔增厚,炎症细胞大量聚集,肺泡内渗出,急性肺损伤征象较DCS组和烟雾吸入性损伤组更明显。复合伤组肺组织湿干比值、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水平高于DCS组及烟雾吸入性损伤组(P<0.05)。结论 成功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复合DCS的动物模型,复合伤模型肺损伤程度重于单一损伤模型。
- 伍国胜赖宏豪陈锐勇刘光盛刘敏何颖
- 关键词:复合伤吸入性损伤减压病动物模型
- 一种密闭舱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染毒装置
- 本实用新型密闭舱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染毒装置包括:底座上固定环形炉移动驱动组件,环形炉移动驱动组件的顶部固定套在燃烧筒上的电加热环形炉,使得电加热环形炉沿着燃烧筒均匀移动,燃烧筒右端通过进烟管道与密闭舱的进烟口相通,进烟管...
- 包晓辰许骥马骏方晶晶王楠吴冬华
- 小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估被引量:4
- 2023年
- 背景吸入性损伤最常见为高温、有毒烟雾导致的损伤,然而关于其致病机制的研究仍不明确。目的研发一种简便易得的新型小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观察小鼠生理状态、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炎性因子改变。方法160只C57BL/6小鼠随机选取2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1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自制烟雾致伤装置,以胶合板和松木屑作为发烟材料,实验组分别进行10 min、15 min、20 min、25 min烟雾吸入致伤,对照组小鼠不经烟雾吸入。观察烟雾吸入性损伤后小鼠行为状态、生理表现以及72 h生存变化情况;各组小鼠处死后取肺组织,观察其病理改变、干湿重改变及检测组织细胞内蛋白和炎性因子含量。结果致伤10 min、15 min、20 min、25 min后72 h生存率分别为100%、83%、54%和0,其中25 min致伤组小鼠在伤后12 h内全部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各致伤组小鼠伤后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减少,随后部分自行恢复至正常状态,部分进食进水减少,状态萎靡;主要观察致伤20 min组小鼠肺部病理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隔增厚;干湿重显示有肺水肿出现,伤后12 h和24 h小鼠肺组织匀浆炎性因子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IL-10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吸入20 min由胶合板和松木混合燃烧产生的烟雾可以导致C57BL/6小鼠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伤后实验动物的生理表现和组织病理结果与临床病情相符。
- 曲毅睿柴家科胡方超刘甜迟云飞孙冉
- 关键词:烧伤烟雾吸入性损伤C57BL/6小鼠
- 医疗队大批量烟雾吸入性损伤野战救援演练的组织与评价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大批量烟雾吸入性损伤野战救援演练的组织及效果。方法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2020年8月救护的某部队16例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为演练脚本,先后分两次组织野战救援演练。每次演练的方法是伤员及伤情设计、人员组织与调配、物资准备、演练前培训及推演、野战救援流程演练、复盘与修订流程等。通过考评比较两次演练效果。结果两次演练中,防护安全、搜救转移、伤情评估、检伤分类、有效通气、气管镜操作、救治总时间、救治总分等考评项目,第二次考评得分均高于第一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组织医疗队大批量烟雾吸入性损伤野战救援演练,能进一步规范烟雾吸入性损伤救护流程,提高救护效率及医疗队成员综合素质。
- 沈春兰张惠琼张婷婷金润女
- 关键词:烟雾吸入性损伤医疗队
- 分级气道护理对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希望水平、效能感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分级气道护理对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希望水平、效能感状态、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中国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0例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吸入性损伤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分级气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效能感状态[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总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Herth希望量表、GSES量表及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2周、3周后,两组Herth希望量表、GSES量表及WHOQOL-100量表结果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上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气道护理可显著改善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希望水平、效能感状态及生存质量,更受患者认可。
- 沈晓娜刘文军林洪盛鲁秋香刘利敏
- 关键词:烟雾吸入性损伤
- 分级气道护理在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情绪、睡眠状态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分级气道护理在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情绪、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一〇医院的80例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分级气道护理。比较两组的后遗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的损伤情况[支气管镜简明损伤(AIS)评分]、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睡眠状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AI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及3周两组的AI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气道护理在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及睡眠状态。
- 沈晓娜林洪盛刘利敏洪珊珊吴清
- 关键词:情绪状态睡眠状态
- 驻闽部队官兵烟雾吸入性损伤认知及行为的调查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全面了解驻闽基层部队官兵对烟雾吸入性损伤认知及行为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发送问卷星,调查基层部队官兵对烟雾吸入性损伤相关经历、知识掌握及防控意识行为等情况。结果1373名官兵中,认为烟雾弹对人体无害及短时间暴露不会发病者分别占12.24%、15.22%,大多数官兵不知晓烟雾吸入性损伤的症状、严重程度及禁食、禁烟酒等知识,其知识主要来源于部队教育和网络。42.90%有过吸入烟雾经历,9.83%所在部队发生过烟雾吸入性损伤事件;大多数官兵参加过防毒面具操作培训,非常熟练仅占7.72%。结论基层部队官兵对烟雾吸入性损伤相关经历较多、知识知晓率偏低及防控意识行为欠缺,保障部队医院应依托微信平台开展网课、短视频教育,定期下基层指导训练,提高部队官兵对烟雾吸入性损伤的认知水平及防控能力。
- 金润女林平冬黄文铖缪羽
- 关键词:吸入性损伤部队官兵
- 分级救护气道管理模式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研究分级救护气道管理模式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气道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分级救护气道管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上述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分级气道管理救护模式能够明显改善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的肺功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 洪珊珊庄端端沈晓娜金润女韩延泽
- 关键词:烟雾吸入性损伤气道管理肺功能生活质量
- LncRNA NONMMUT083950作为ceRNA在烟雾吸入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 目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是影响烧伤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业已证实,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在肿瘤、脓毒血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
- 江政英
- 关键词:烟雾吸入性损伤长链非编码RNA炎症凋亡
- 曲尼司特减轻松木屑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肺组织胶原沉积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观察曲尼司特对松木屑烟雾致大鼠肺组织损伤后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为曲尼司特防治松木屑烟雾吸入性损伤致肺组织胶原沉积乃至纤维化提供可行性。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对照组、治疗组、盐水组,每组18只。对照组、治疗组和盐水组大鼠吸入松木屑烟雾共15 min(每间隔5 min吸烟1次,每次5 min,共吸烟雾3次),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和盐水组于吸入烟雾后6 h,分别每天经腹腔注射1次曲尼司特(200 mg·kg^(-1))和0.9%氯化钠溶液0.5 mL,正常组大鼠不予致伤、治疗。伤后7、14、28 d,各组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并行组织病理评分和计算胶原沉积率(CVF),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1)苏木精-伊红染色:松木屑烟致伤后7 d,对照组和盐水组大鼠肺组织中均可见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充血、肺间质水肿,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加、出血增多,肺间隔逐渐增宽。伤后7、14、28 d,治疗组肺组织病理评分[(2.60±0.63)、(4.05±0.20)、(3.80±0.23)分]分别低于对照组[(3.20±0.28)、(5.00±0.40)、(8.48±0.51)分]和盐水组[(3.20±0.16)、(5.20±0.33)、(8.20±0.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32、-1.837、-4.025、-5.745、-16.673、-15.556,P<0.05),除伤后7 d,治疗组与正常组[(2.20±0.2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8,P>0.05),伤后14、28 d,治疗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38、9.798,P<0.05);(2)胶原沉积:伤后7 d,对照组和盐水组大鼠小气道周围胶原纤维沉积增加,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肺间质逐渐出现大面积的胶原沉积。伤后7、14、28 d,治疗组的CVF[(5.22±0.26)%、(6.66±0.59)%、(4.86±0.44)%]均低于对照组[(6.21±0.31)%、(11.64±0.39)%、(36.17±2.24)%]和盐水组[(6.20±0.56)%、(11.11±1.01)%、(33.72±4.41)%],差异均有统计
- 邓春江童亚林陈安宁李榕生詹球辛海明朱富军杨福旺李家柱崔培
- 关键词:曲尼司特烟雾吸入损伤
相关作者
- 杨宗城

- 作品数:555被引量:1,990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烟雾吸入伤 内皮细胞 烟雾吸入性损伤
- 黎鳌

- 作品数:406被引量:1,583H指数:1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烟雾吸入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一氧化氮
- 郭光华

- 作品数:414被引量:1,13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吸入性损伤 烧伤 高频振荡通气 烟雾吸入性损伤 烫伤大鼠
- 齐顺贞

- 作品数:126被引量:227H指数:9
-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研究主题:吸入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 吸入性损伤 烧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 朱峰

- 作品数:169被引量:57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吸入性损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肺损伤 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