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8篇“ 环境化学课程“的相关文章
- 基于新质人才培养的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 2025年
- 环境化学是融合多门学科围绕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性质、行为以及污染治理而形成知识理论体系,是高校环境类学生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科教融合”“讲学思用”“混合式教学”等理念亟需融入环境化学教学过程。此次改革从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这三方面进行,通过建立课程网络资源库、融入科研动态、开展思维导图训练以及多元化考核等方式,以期望学生能够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培养的目标,为培养出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环境类“新质人才”奠定基础。
- 任红方淑红杨燕杨迎春林瑜
- 关键词:环境化学课程资源
-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环境化学课程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新时代教学环境下,教育改革快速发展,教育理念、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调换。文章设计了环境化学案例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从翻转课堂的教育革新、实施策略、教学内容深化三个环节入手,通过对教学成果的反思和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发现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等,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环保政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宋洋
- 关键词:环境化学课程
- 基于“专创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以环境化学课程为例
- 2024年
- 环境化学的课程内容涉及多学科交叉,且课程知识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该文从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出发,基于“专创融合”理念,将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有效融入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过程,通过丰富课程教学模式、引入案例式教学内容、强化项目式实践活动、加强过程性考核等,对环境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新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环境保护行业培养高水平人才。
- 何翔艾力江·努尔拉马辉英
- 关键词:教学改革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保护
- 环境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被引量:2
- 2024年
- 课程思政是培养人才的价值引领,环境化学作为环境类的一门专业课程,探索环境化学课程思政,培养思政型人才已成为重中之重。该文通过阐述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新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从而推动环境化学学科发展,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将专业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 秦鹏飞潘星任任丽英刘艳邱继彩卫静
- 关键词:环境化学生态环境教学模式
- 环境类专业课程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政教学探究——以环境化学课程为例
- 2024年
- 文章以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环境化学为例,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的“八个坚持”作为思政教育指导思想,立足贵州省区域环境发展现状,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环境案例与事迹,灵活运用案例式、VR情境式、主题演讲式等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并针对环境化学课程中的典型知识章节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剖析,以完善思政融合教学大纲和过程考评体系为支撑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润物细无声地实现环境专业知识体系与生态文明思政元素的融合。
- 程俊伟颜雄黄明琴
- 关键词:环境化学
-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2024年
- 环境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既有系统理论,又具较强的实践性。文章基于学情调研和教改痛点,通过系列教改措施,建立学习共同体,强化科研反哺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案例,开展多元化教学实践;扩展第二课堂,搭建教学平台,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组织学生全员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融合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这一创新模式运行以来,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升了教学质量;建立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对于全面推进环境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 葛林科张蓬王家宏张静朱云庆马宏瑞
- 关键词:环境化学第二课堂科学思维全程育人
- “大思政”格局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衡水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课程思政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方面。《环境化学》是衡水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从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深入挖掘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环境化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初步改革探索,力争实现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 石宗琳牛玉璐林红军李思思刘莎周红菊武大勇
-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改革课程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2024年
- 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入环境化学课程中,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将更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本文基于“大思政”育人格局,根据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总体设计,基于教学内容,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等育人内涵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三目标提升。
- 吴柳杰莫莉萍吴惟筠
- 关键词:环境化学
-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 2024年
- 新工科背景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培养高层次环保专业人才的高要求。本文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化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深入贯彻“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污染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培育高层次环保人才。
- 孙岩汪庆曹雅奇孙少静李旭力
- 关键词:环境化学专业教育
- 思辨、思维和思政融合——环境化学课程创新与实践
- 2024年
- 环境化学教学实践发现,部分学生学习表现出“动机模糊动力弱,方法单一效率低”,而传统教学过程则表现出“目标不明结构散,设计单薄效果差”的现状。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组认为回归课程目标,聚焦于教学活动中强化思维训练、提高思辨能力既是课程创新的焦点,也是解决教学难点的突破口,而浸润思政则能将专业能力提升为专业担当,进而转化为家国情怀。本课程通过:1)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深度重构和优化教学内容;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整体设计教学模式;3)以学法提升为要求,细究教学方法和课堂环节;4)以持续改进为目标,持续探讨评价与反馈等四个方面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经过多年改革实践,课程建设迈上新台阶,学生能力培养取得长足进步。该课程改革重视思辨、思维和思政的强化,可为其他类似理工类课程提供参考。
- 胡超胡家喜李长春
-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创新思辨思维思政
相关作者
- 崔春月

- 作品数:76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林蛙 五氯苯酚 林蛙 光电极 微波
- 刘广东

- 作品数:43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污水 环境监测 环境化学 导数光谱 酚类
- 吴香梅

- 作品数:55被引量:21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孔膦酸树脂 树脂吸附 可持续发展 英文 硫酚
- 丁艳

- 作品数:38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低磷 环境化学 根系形态 低磷胁迫
- 张庆芳

- 作品数:95被引量:53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降解 餐厨垃圾 废水处理 腐植酸 微生物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