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8篇“ 珠江河口“的相关文章
- 珠江河口磨刀门马骝洲水道河道演变特征分析
- 2024年
- 马骝洲水道是磨刀门西江干流出海口的支汊,是珠江流域的重要泄洪口门。本研究以马骝洲水道多年实测河道水下地形资料为基础,河势变化、河道深弘变化、河道岸线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马骝洲水道河床冲淤变化及演变趋势。随着两岸堤防达标加固工程的实施等相关规划推行,在采砂规划共同作用下,马骝洲水道河段河势总体基本稳定。
- 常赜张琼海黄伟杰罗欢孙玲玲曾志鹏
- 关键词:河道演变
- 入海氮磷负荷演变及其对珠江河口水质—水生态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 河口是流域与海洋的交汇地带,独特的物理化学环境提供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沿海流域高强度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氮磷营养物质输入河口,改变了河口水体物理化学性质,影响了浮游植物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并通过食物网级联作...
- 张宇健
- 关键词:珠江河口水质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
- 珠江河口多类型海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空间分布特征
- 2024年
- 河口海滩是微塑料的重要汇聚地之一,珠江河口多种类型海滩沉积物中不同深度微塑料的分布特征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珠海市不同类型的海滩为例,探究珠江河口多类型海滩中微塑料的垂向分布及其空间变化特征。选取了珠海市沙质海滩唐家湾沙滩、金沙滩以及淇澳岛红树林为例,通过分层采样的方法总共采集了57个沉积物柱样品,对多个深度的微塑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唐家湾沙滩表层(0~5 cm)和深层(5~15 cm)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分别为1107.6、821.94 n/kg,金沙滩为694.0、457.0 n/kg,淇澳岛红树林采样区为835.0、556.7 n/kg;淇澳岛红树林更深层(15~45 cm)沉积物中微塑料平均丰度为302.6 n/kg。对海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颜色进行统计分析,黑色是最为常见的颜色。此外,微塑料的形状主要分为纤维状和块状,其中细长的纤维是最为常见的形状,0.315~0.500 mm是3个海滩中微塑料最常见的尺寸范围。赛璐芬和聚乙烯是3个海滩微塑料中最为常见的2种塑料类型。研究初步揭示了珠江河口海滩微塑料垂向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珠江河口海滩微塑料的科学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 李震袁冰陈志和
- 关键词:垂向分布珠江河口
- 基于CNN-LSTM的珠江河口台风过程实时滚动修正预报
- 2024年
- 为改善台风预报精度,基于实时滚动修正预报思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嵌套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和误差校正(EC)技术,搭建了珠江河口台风实时预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滚动预报”比单次预报有更好的路径和强度预报效果,随着模型滚动时间的延长,预报整体精度有逐渐改善的趋势。路径预报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比单次预报减小了25.67%,强度预报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比单次预报减小了65.04%;考虑误差校正的CNN-LSTM-EC的路径、强度“滚动预报”效果均优于CNN-LSTM,前者的路径预报误差较后者减小了22.57%,强度预报误差减小2.5%。
- 邓志弘刘丙军刘丙军胡仕焜曾慧张明珠李丹
- 关键词:台风珠江河口
- 珠江河口区复合洪水事件多要素非一致性的时变遭遇分析
- 2024年
- 利用1988—2017年珠江河口三灶站潮位、澳门风速、上游流量日极值数据,基于广义可加模型(GAMLSS)的非一致性频率计算方法与时变Copula函数,对上游洪水、台风和天文潮的复合洪水事件重现期及其主控因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河口区潮位、风速、流量均为非一致性序列,构建的时变Copula模型相比传统恒定参数的Copula更符合实际情况。2)1988—2017年珠江河口区典型复合洪水事件发生周期随时间不断缩短,发生概率增大,未来极端复合洪水事件发生概率增强。“黑格比”台风引发的复合洪水事件重现期从1988年的13.06 a一遇减小到2017年的10.80 a一遇,“韦森特”“天兔”引发的复合洪水事件在1988—2017年重现期缩短了1.06和0.97 a;3)当3种因子重现期为5 a一遇时,珠江河口区复合洪水事件主要受台风风速影响较大;重现期为10、20、50 a一遇时,复合洪水事件主要受天文潮潮位影响较大。
- 张卡刘丙军刘丙军曾慧张明珠李丹
- 关键词:COPULA函数珠江河口
- 珠江河口地表水锰氧化物对磷的“载-卸”作用
- 2024年
- 地表径流输送的磷在河口水环境营养结构平衡和初级生产力调节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测定不同季节珠江下游及河口地表水阴阳离子、总磷及其形态、颗粒态铁(PFe)、颗粒态锰(PMn)和颗粒态铝(PAl)等理化性质,探究咸-淡水交互区内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识别控制磷迁移转化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ρ(TP)(28.88~233.68μg·L^(-1))受到沉降和稀释作用随盐度升高呈下降趋势,且占比大小为:溶解态无机磷(DIP,37.3%)>颗粒态无机磷(PIP,22.7%)>溶解态有机磷(DOP,21.0%)>颗粒态有机磷(POP,19.0%).PIP与PFe、PMn和PAl有显著(P<0.05)的共迁移相关关系,水体盐度的升高促进了悬浮颗粒态无机磷的解吸,且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咸-淡水界面附近.无机磷的固-液分配系数(K_(d))与盐度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表明,高盐度水域PIP主要以更稳定的结合形态存在.K_(d)与PMn的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证明了Mn氧化物对磷的“载-卸”作用:从淡水环境中吸附携载无机磷,迁移至高盐度水体释放.
- 李睿梁作兵伍祺瑞杨晨晨田帝高磊陈建耀
- 关键词:磷赋存形态
- 珠江河口咸潮入侵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近十几年来,珠江河口咸潮活动呈现持续时间增加、上溯范围扩大的趋势,对水资源安全配置和生态文明建设造成巨大威胁,亟需深入开展珠江河口咸潮研究。系统归纳前人关于珠江河口咸潮上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总结近年气候变化和人类强扰动双重作用下珠江河口咸潮入侵的相关研究,指出未来珠江河口咸潮入侵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强调应加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背景下的珠江河口咸潮入侵演变规律研究。
- 刘金贵李谊纯仉天宇
- 关键词:河口混合珠江河口海平面上升
- 珠江河口环流季节性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河口环流控制区域动力格局影响河口盐度、悬沙和营养盐的输运。基于海洋同化数据HYCOM,分析了珠江口环流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构建了珠江河口环流年际运转路线。结果表明:①珠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海流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变化周期约为1 a,且越靠近外海变化周期越显著;②珠江河口外海常年被环流控制,冬季表现为西南向沿岸流,而夏季受南海暖流的影响,反转为东北向上升流,其中前者占比约66.5%大于后者约33.5%;③珠江河口内海流夏季表现为西南—东北向的往复流,冬季表现为逆时针环流。
- 黄春华刘晓建郭辉群侯堋陈薇
- 关键词:环流HYCOM珠江河口
- 珠江河口生境演变与生物变化趋势
- 2023年
- 珠江河口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是世界上生境结构最为复杂的河口区域之一,其生态系统具备高度的开放性、敏感性、脆弱性和较低的稳定性。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进程和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珠江河口生态系统的干扰日益加剧,河口生境结构和水生生物群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概述了珠江河口形态结构、水环境的变化,分析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珠江河口的影响,提出了珠江河口水生态系统保护建议,为珠江河口生态安全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参考。
- 黄伟杰王建国陈文龙张敏吴倩江健郭芳何颖清陈晓旋
- 关键词:珠江河口
- 珠江河口磨刀门枯水期盐度统计模型被引量:5
- 2023年
- 基于潮汐和径流两个影响河口盐水入侵的主要动力因子,通过分离短时间尺度潮汐变化和长时间尺度径流变化对盐水入侵的不同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建立了枯水期磨刀门盐度与潮汐、径流的统计模型,并通过滤去径流影响对模型进一步修正,建立了修正盐度统计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构建的盐度统计模型和修正盐度统计模型能反映珠江河口磨刀门枯水期日特征盐度的变化过程;盐度统计模型总体均值相对误差23.4%,修正盐度统计模型总体均值相对误差2.1%,说明修正盐度统计模型精度高于盐度统计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王彪朱建荣朱建荣
- 关键词:盐水入侵统计模型盐度磨刀门珠江河口
相关作者
- 包芸

- 作品数:164被引量:391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热对流 数值模拟 珠江河口 磨刀门水道 DNS
- 刘欢

- 作品数:51被引量:11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珠江河口 湍流 ADV 数值模拟 动力结构
- 吴超羽

- 作品数:73被引量:44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工学院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珠江河口 珠江三角洲 珠江口 数值模拟 磨刀门
- 李春初

- 作品数:69被引量:43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珠江河口 磨刀门 海岸 潮汐通道 剖面
- 许炜铭

- 作品数:23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珠江河口 数值模拟 分流比 水动力 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