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62篇“ 生态危机“的相关文章
人的生态危机
2025年
我们之前探讨的生态问题,基本上还是围绕一个古老的话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个在中国历史、文化和哲学中被反复论证而最终难以解决的问题。人是顺从自然,还是改造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两千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当然,顺从自然还是占了上风,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王干
关键词:生态危机天人合一顺从大自然
网络空间安全的语言生态危机:表征、成因及矫正
2025年
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空间安全是一个语言生态危机问题。通过分析语言濒危、语言污染、语言失范、语言暴力等现象,明确语言生态危机的表征,为网络空间安全提供语种多样性、语素规范性、语义清晰性、语用规范性等保障。通过解析话语的圈层化、网络语言的迭代、外来语言的借入、语用需求的单一化,探究语言生态危机的成因,追溯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剖析语言规划、语言技术、语言教育、语言推广等,促进语言生态危机的矫正,为网络空间安全提供政策支持。国家有必要从语言生态危机的表征、成因、矫正三个方面,自上而下解决语言生态危机,推进语言生态环境建设,以语言生态环境的优化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张馨元邓伯军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语言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的哲学根源与生态文明的政治哲学维度构建
2025年
生态危机的哲学根源来自西方二元主义所导致的对立与异化。二元主义由本体论扩展到认识论,再到政治哲学,在政治关系的两个维度上展现对立:权利绝对优先于权力,导致作为权利主体的人类与作为权力工具的自然万物的对立;权力支配度的不同,导致生态资源在人群中分配极度不均。资本主义政治哲学试图在两个层面维护二元对立,结果加剧生态危机:一方面,主流政治哲学竭力维护异化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改变社会偏好,异化转移,将生产的异化转变为需求的异化。很多人认识到生态危机的这一根源,力求调节和缓和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办法就是弱化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近年来,沿这一路径从政治哲学角度探讨生态危机的理论主要有三类,即生态保守主义、生态激进主义和生态国家主义,这些理论并未根本解决二元对立哲学的弊端。只有生态马克思主义既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而克服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又通过对“类解放”目标的坚守而确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主体地位,将权利与义务统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真正提出生态文明得以建立的根本途径:生产领域,停止过度生产;需求领域,遏制无度消费;分配领域,调节生态资源的代内与代际分配;伦理领域,由群体本位走向类本位;制度领域,坚持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建立生态保护和治理机制。
肖克李溪泽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共产党宣言》视域下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研究
2025年
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阐述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起源、内在特征及其固有危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集中批判,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自然特性,它对当今生态危机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将从资本主义的历史起源、三个内在特征和固有危机这三个方面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生态危机,阐述了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方法。
何鸿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生态危机资本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生态危机与精神生态危机——从易卜生的中后期戏剧说起
2025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与精神生态危机。工业革命在极大地丰富人类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物种灭绝的进程,并引发了河流与大气污染等问题。与此同时,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精神生态危机同样不容忽视。机器逐渐取代人力,导致人们普遍感受到了焦虑与空虚,社会不平等现象亦日益加剧。易卜生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这一时代的双重危机,其剧中人物如艾莉达、海达·高布乐等所表现出的焦虑和空虚,正是世纪末欧洲人普遍心态的写照。易卜生的作品不仅是对这一时代危机的真实写照,更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与思考。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European continent faced unprecedented ecological and spiritual crise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not only greatly enriched human material wealth, but also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species extinction and caused problems such as river and air poll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piritual ecological crisis brought about by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cannot be ignored. Machines are gradually replacing human labor, leading to widespread feelings of anxiety and emptiness among people, and increasing social inequality. Ibsen’s works profoundly reveal the dual crisis of this era, and the anxiety and emptiness exhibited by characters such as Alida and Haida Gaubert are a reflection of the common mentality of Europeans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Ibsen’s works are not only a true portrayal of the crisis of this era, but also provide profound inspiration and reflec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吴予昊
关键词:精神生态危机
“人类世”的生态危机与“自然”的命运
2025年
对自然的征服欲望和对自然的保护意识同时发源于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本文回溯了欧洲近代历史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文艺复兴的博学家,置身自然怀抱之中,航海探险发现地球奥秘。18世纪工业革命的欧洲开始向自然发起“人定胜天”的兵团攻势,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发明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观。哲学家依然担当“科学研究”的使命,康德做过48次“自然地理学”讲座,而卢梭盛赞自然的神圣,被称为“自然之爱的发明者”。19世纪科学革命高歌凯旋,知识开始分门别类,精通多个领域的博学家被专业化“科学家”取代,而哲学也将“自然”一词决然割舍。诗意的科学变成机械的科学,人类成为自然的敌人。然而,最后一位通才亚历山大·洪堡顽强地肩撑自然,他的“统一自然”信念成为黑暗中的一盏灯,照亮回归自然之路。“人类世”以灾难面孔自我呈现,人类学的传统阵地已然失守,哪里是新人类学的绿洲?
于硕
关键词:人类世文艺复兴
生态整体主义视野下重读《白苍鹭》的生态危机和警示
2025年
在美国文学史上,萨拉·奥恩·朱厄特因其对19世纪末新英格兰地区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地理风貌的忠实自然描写,备受滥觞于20世纪90年代生态文学批评的关注。文章以被学界所忽略的唯一拥有伴侣、且有着完整家庭生活的主人公白苍鹭的雄性性别身份为切入点,重新解读朱厄特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佳作《白苍鹭》中的生态伦理观。朱厄特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把生态整体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尺度,考察、反思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曾梅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白苍鹭》主体性交互主体性
制造三文鱼 海洋生态危机与经济不平等
本书是一部挪威语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世界三文鱼养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全书共34章,25万字,无插图。作者是挪威记者西蒙塞特尔、谢蒂尔厄斯特利,译者为中国驻挪威大使馆原政务参赞梁友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挪威语讲师李...
(挪威)西蒙·塞特尔
媒介化语境下村上春树小说《电视人》的精神生态危机研究
2025年
精神生态批评作为生态批评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类精神生态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电视人》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人类个体因电视人入侵其家园空间而遭遇的空前精神危机,体现了作家对电视这一新媒介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人类个体产生巨大心理和精神冲击的深切关注。从精神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村上春树小说《电视人》,探究在电视人这一新媒介代言人的控制下,人类个体的精神生态如何从最初的陷入困境逐步滑向内部失衡直至跌入崩溃的深渊的过程和缘由。精神生态危机最终导致个人在强大的媒介面前沦为“他者”。在媒介化时代,尤其在互联网和媒介高速发展和快速更迭的今天,人类个体必须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和人际交往中,与时代精神同向同进,形成和谐稳定的精神生态,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
杜业艳谢晓玲
关键词:媒介化精神生态
聚落生态危机中“应急伦理”的韧性研究
2024年
聚落中生态危机引发危急事件的常态化频发趋势,将应急伦理倒逼入理论视阈中。通过对危急之困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梳理,凸显出应急伦理的理论缺位;从应急到伦理的澄明,立足于事件本体、发生机理与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探讨风险、安全与应急的关联,明确应-急不仅是人类的(生物)应激反应,更是在危机中反思人的发展方式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进而选取聚落中生态危急的“应急”事件进行复盘与研判,分析生态危急事件中应急行动原则的优位与失范,探索应-急伦理及其行动的韧性原则,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居聚落的绿色发展提供预制的伦理规范与行动准则。
计彤
关键词:生态危机

相关作者

包庆德
作品数:195被引量:964H指数:19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
研究主题:生态哲学 生态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环境哲学
陈学明
作品数:281被引量:1,544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苏东剧变 当代资本主义 生态危机
张劲松
作品数:194被引量:1,230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
研究主题:政府 生态治理 生态危机 乡村 生态文明
曹孟勤
作品数:104被引量:554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伦理 自然界 人性 生态 生态文明
穆艳杰
作品数:88被引量:398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