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13篇“ 生态因子“的相关文章
不同物候期兴安落叶松净光合速率对生理生态因子的响应
2024年
研究不同物候期兴安落叶松净光合速率(P_(n))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阐明兴安落叶松碳同化过程和机理。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测定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展叶初期(LOP)、展叶盛期(LSP)和叶变色期(LDP)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温度(T_(leaf))、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叶绿素含量(L_(Chl))、氮含量(L_(N))、光合有效辐射(P_(AR))、空气温度(T_(a))、大气CO_(2)浓度(C_(a))、水汽压亏缺(V_(PD))等生理生态因子,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系统研究不同物候期兴安落叶松P_(n)变化特征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兴安落叶松P_(n)的大小顺序为LSP>LDP>LOP,上层叶>中层叶>下层叶,差异显著;阳生叶>阴生叶,二者差异不显著。2)不同物候期兴安落叶松P_(n)与PAR、Ta、Tleaf,GS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Ci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3)不同物候期、不同冠层高度兴安落叶松P_(n)对生理生态因子的响应有所差异,其主控因子是PAR、Ta和GS,此外,还受Tleaf、VPD和Ci的影响。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在不同物候期、不同冠层高度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估算碳通量时,应考虑不同冠层高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相对贡献。
关蕾张欣张秋良菅亚男张永亮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生理生态因子兴安落叶松
太行浅山都市空间区的生态因子保护与综合利用探索——以邢台太行山前生态湿地群规划为例
2024年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自然资源系统成为规划的重点,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的北方山林地区。文章通过太行浅山都市空间区生态湿地群规划的实践案例,探索最大限度地保护与综合利用都市空间区的生态因子的同时,实现优化城市布局、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以及提升城市区域发展水平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太行浅山都市空间区生态湿地群的特点和功能,确定保护性建设的重点区域和方向,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设立生态控制区,夯实生态保护基础,合理配置资源,构建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邢台地区独特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并为浅山都市空间区转型发展的空间平台提供支持。
韩娇林
关键词:生态因子生态功能区划
秦岭3种优势栎树叶脉性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2024年
本研究以秦岭地区东部的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和西部的桃花沟自然保护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2个生境中的3个优势种辽东栎、锐齿槲栎和栓皮栎为对象,研究一级叶脉宽度、二级叶脉宽度、细脉平均宽度、一级叶脉密度、细脉密度、网眼直径、网眼密度、细脉三维表面积和细脉体积9个叶脉性状的种间、种内差异,以及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叶脉性状的影响机制与调控路径。结果表明:树种对除细脉三维表面积外的8个叶脉性状均影响显著;生境对一级叶脉宽度、二级叶脉宽度、网眼直径、细脉密度和网眼密度影响显著;海拔对一级叶脉密度、细脉平均宽度、网眼直径、细脉密度和网眼密度影响显著。树种、生境和海拔的交互作用对一级叶脉密度、细脉三维表面积和细脉体积影响显著。辽东栎的一级叶脉宽度、细脉平均宽度、网眼密度、细脉三维表面积、细脉体积和一级叶脉密度在不同生境间存在显著差异,而锐齿槲栎和栓皮栎的二级叶脉宽度、网眼密度在不同生境间存在显著差异。叶脉性状受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影响且其相对影响率不同:在生物因子中,叶柄长和叶片长宽比对叶脉性状的相对影响率最高;在非生物因子中,叶脉性状主要受气候和土壤因子的影响,且气候因子的影响高于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对叶脉性状有直接影响,非生物因子(土壤和气候因子)则通过调控生物因子(叶片化学计量、叶片表型性状)间接影响叶脉性状。
孙婧依黄睿智王奇赵倚霈杨绍微程向芬刘建锋
关键词: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栎树
基于MaxEnt模型的玉竹潜在适生区及关键生态因子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玉竹在我国的潜在生态种植适生区、关键生态因子及其适宜范围,为玉竹的人工种植提供理论科学指导。方法:该研究基于玉竹在我国的454个地理分布记录及118项生态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玉竹开展了生态位模拟预测,并通过刀切法、生态因子贡献率和响应曲线综合对其关键生态因子及其适宜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玉竹的适生区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至东北部,其中,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和甘肃等地;11月太阳辐射值(Srad11)、7月降水量(Prec7)、常绿/落叶针叶林占比(Class1)、含泥量(2~50μm)质量分数(SLTPPT)及年均温(Bio1)为影响玉竹在全国适生分布的关键生态因子;太阳辐射因子累计贡献率(31.29%)>植被因子(25.61%)>土壤因子(19.52%)>降水因子(11.38%)>温度因子(8.57%)>地形因子(3.63%)。结论:建议在陕西(如宝鸡市、安康市、宁陕县、留坝县和华县等),甘肃(天水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两当县和华亭县等)及山西(如阳泉市、太原市、汾阳市、晋中市和兴县等)对玉竹进行重点生态种植;种植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太阳辐射因子,其次分别是植被、土壤、降水、温度、地形因子;关键生态因子Srad11、Prec7、Class1、SLTPPT、Bio1的范围应分别控制在8 095.21~10 334.98(最适8 787.50)kJ·m^(-2)·d^(-1)、109.99~223.60(146.91)mm、1.00%~19.45%(6.76%~10.68%)、41.73%~50.35%(46.53%)、3.29~16.33(13.57)°C为宜。
黄安玲姜金香任志琴胡优琼王志威
关键词:玉竹生态因子最大熵模型生态种植
淮北平原林下郁闭度与板蓝根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研究
2024年
以淮北平原地区发展林下经济,选取林-药模式作为分析对象,讨论在同一树种不同的郁闭度林分中对板蓝根生理生态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郁闭度林分中,板蓝根的生理生态因子比疏林地和密郁闭度林分中表现稳定;中郁闭度林分与疏林地比密郁闭度林分,对板蓝根的生理生态因子都产生明显的影响。为合理选择种植板蓝根的林分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黄大国苗啸
关键词:郁闭度生理生态因子林分林下种植
人工智能生态因子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人工智能生态因子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建立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和寻参。本发明属于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人工智能生态因子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存在忽...
高旭东
人工智能生态因子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人工智能生态因子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建立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和寻参。本发明属于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人工智能生态因子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存在忽...
高旭东
生态因子对薄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2024年
通过6个甜瓜品种在海南露地栽培、吉林露地和大棚栽培模式对比分析,测定叶纵径、叶横径、叶面积、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果肉厚度等指标。结果显示,海南露地栽培的甜瓜叶片纵径、叶片横径、叶柄长、叶面积、果肉厚度及单瓜重均小于北方大棚和露地种植,而可溶性固形物相反,品种之间也具有一定差异,其中DG-2014-93、MX10表现较好。表明甜瓜的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和叶面积等主要性状受品种遗传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这为今后甜瓜品种的跨区引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于翠香张海燕安仕博赵福顺陈树良张阳徐海钰
关键词:甜瓜生态区主要性状
晋西黄土区典型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各层次化学计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植被恢复是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评估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需进一步明晰林地植被与土壤的化学元素计量和分布特征,这对合理开展植被恢复类型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晋西黄土区4种典型植被恢复类型(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辽东栎Quercus mongolica天然林),分别测定乔木层的树枝、树叶、树干、树皮、树根和灌木层、草本层的地上、地下部分以及0~100 cm土壤各层的碳、氮、磷质量分数,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最小显著差法、冗余分析法等分析植被恢复类型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结果】(1)相比其他植被恢复类型,辽东栎天然林样地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最高,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8.62±0.78)、(5.91±0.18)t·hm^(-2),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为(3.65±0.36)、(3.54±0.25)t·hm^(-2)。(2)辽东栎天然林草本层碳质量分数最高,为(552.90±19.33)g·kg^(-1),氮质量分数最低,为(10.36±0.30)g·kg^(-1)。(3)植物与土壤的碳、氮、磷质量分数具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辽东栎天然林的土壤碳磷比最高,为15.22±0.28,而刺槐人工林土壤碳磷比最低,为8.28±0.26。(4)Mantel Test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林中,土壤和植被中的养分相关关系显著(P<0.05),然而在辽东栎天然林中两者相关性相对较小,而且辽东栎天然林的乔木层对土壤和植被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弱。【结论】近自然造林可以提高植被多样性,并提供更好的生态系统服务。
詹紫馨冯天骄梅柏寒王平
关键词:黄土高原植物器官
当归质量形成与生态因子的量化关系研究
2024年
本研究探讨了生态因子与当归质量之间的量化关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当归中藁本内酯等5种指标成分含量,利用SPSS 25.0软件分析海拔、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等生态因子对当归中5种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揭示生态因子对当归品质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海拔、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等生态因子对当归的品质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升高,当归的品质逐渐提高,但超过一定海拔范围后,当归品质开始下降。在2372~2630 m海拔范围内种植的当归品质较高。同时,通过分析各生态因子的影响程度,发现年平均气温、7―9月平均气温以及7―9月降水量对当归的品质影响最为显著。此外,研究发现甘肃省岷县、民乐县等地适宜当归生长,而甘肃省临潭县和青海省互助县的当归生态适宜性较差。本研究结果可为当归的生态区规划、种植和品质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班小军方剑儒王昭国于喆源杨玺文
关键词:当归生态因子

相关作者

谢彩香
作品数:150被引量:1,26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因子 产地适宜性 生态适宜性 药用植物 区划
陈士林
作品数:847被引量:8,476H指数:4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药用植物 中药材 产地适宜性 ITS2
黄林芳
作品数:197被引量:1,99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因子 分子鉴定 中药材 道地药材 川贝母
孙成忠
作品数:83被引量:75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产地适宜性 生态因子 地理信息系统 中药资源 生态适宜性
周忠泽
作品数:161被引量:594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花粉形态 蓼科 生态因子 花粉 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