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3篇“ 生态环境功能“的相关文章
- 生态环境功能材料学科发展与教材研究
- 2025年
- 新兴交叉学科生态环境功能材料主要涉及资源、环境、材料、矿业、地质、生态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理念与研究方法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矿物资源的高效高值利用、循环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生态环境功能材料具备环境污染防治与微环境调控功能,可用于解决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基本环境问题和调节特定局部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功能材料教材内容融汇了近年相关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并在功能材料和无机非金属工程专业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其建设思路和范式可为其他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教材建设提供借鉴。
- 梁金生王菲郝琳孟军平张红
- 关键词:非金属矿矿物结构教材研究
-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 生态环境功能材料
- 《生态环境功能材料》共分13章,主要分为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生态环境功能材料学科的兴起、内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为第2章材料的环境负荷评价与生态设计,主要介绍材料...
- 梁金生编
- 中国西部特殊地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功能保护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我国西北内陆平原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天然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不仅是重要的水资源,而且是敏感的环境要素,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已导致一些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资源逐步枯竭,以及绿洲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而在我国西南岩溶区,尽管降水资源丰富,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也造成石漠化区和湿地退化等水环境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当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邵景力
- 关键词:降水资源地下水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功能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匮乏
-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绩效评估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前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尚未建立,无法准确掌握分区管理体系的实施现状、把握影响太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影响因子。以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不同时空尺度和管理边界下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了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不同管理目标下的差异化绩效评估。
- 黄琴倪平毕军毕军
- 关键词:生态功能分区太湖流域绩效评估环境管理
- 常州市典型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4
- 2022年
- 为探究常州市辖区内13个河流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水环境质量状况,于2018年布设57个监测断面开展水质季度监测。应用水质类别、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冗余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主要水质指标的现状、空间分异特征和季节性变化规律,探究水质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8年常州市河流水质以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为主,水环境质量较差;②主要水质指标浓度时空差异性显著,西部丘陵区水质显著优于东部平原区,夏秋季水质状况优于冬春季;③从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来看,东部城镇区域的Ⅲ-09区(生态Ⅲ级区)、Ⅳ-02区(生态Ⅳ级区)、Ⅳ-03区(生态Ⅳ级区)水质较差,而西部Ⅰ-02区(生态Ⅰ级区)、Ⅱ-01区(生态Ⅱ级区)、Ⅲ-08区(生态Ⅲ级区)水质较好.水质状况与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分级一致性较高,表明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可为水质监测、评价、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参考;④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建设用地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000 m以上尺度,耕地相对占比的增加,以及水域面积的减小与水质恶化密切相关;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五日生化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具有较高的解释率,表明常州市河流水质主要受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影响。不同等级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水质状况的威胁因素有差异,生态Ⅳ级区主要受到氨氮和总磷的影响,而生态Ⅲ级区和生态Ⅱ级区主要受到总氮、COD、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影响。该研究显示,常州市河流水环境质量较差,其河流水质主要受到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存在西部水质优于东部的明显空间差异,与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较一致。
- 王雪松张鸽李颖徐锦前蔡永久
- 关键词:水质评价河流健康太湖流域
-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控策略研究
- 本书围绕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生态营理、空间管控、物种保护三类管理目标,开展分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优化研究,设计省和市多层面,生态环境多目标及水陆统筹等多要素的分区管理考核办法,开展分区管理的实施绩效评告,建立支...
- 陆嘉昂
-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绩效评估研究
-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绩效评估概述”对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与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分区概况以及绩效评估程序进行阐述。“第二章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绩效评估技术”、“第三章太湖流...
- 马宗伟
-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多目标最优化管控方案研究
- 本课题紧紧围绕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对《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试行)》(以下简称《区划》)管理需求,依据“十一五”“十二五”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相关研究成果,以《区划》管理目标及考核断面为基础,结合太湖流...
- 冯彬
- 基于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单元的流域治理效果评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单元的流域治理效果评估方法,根据流域特性建立了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管控单元划分指标体系、管控单元生态功能评价指标系数,并建立了综合治理技术库,利用技术库的分析模型,在对流域进行水生态环境...
- 王赫 刘岚昕 程希雷 包震宇 朱悦 刘倩
- 文献传递
- 生态环境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学科发展展望被引量:16
- 2021年
- 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关系到当今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材料作为社会进步的先导和基础,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材料制造、使用及废弃过程中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负荷的激增问题。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的显著增强,集“材料-环境-生态-健康”设计理念于一体的生态环境功能材料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产业界与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正逐渐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生态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发不仅遵循材料生命周期评价原则、倡导绿色材料技术、赋予功能材料以优异的环境协调性,而且更加注重环境净化、环境修复、有益健康等生态环境健康功能。非金属矿物不仅种类繁多、储量丰富、价格低廉,而且具有与自然环境协调性最佳的特点,这使其在制备生态环境功能材料的过程中具有天然优势。目前,以天然矿物资源为主要原料开发的生态环境功能材料在环境污染防治和微环境调控功能方面已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生态环境功能材料的内涵、基本概念和新发展,以海泡石、蒙脱石、电气石、硅藻土、生物炭和铁尾矿等矿物为主要原料系统地构筑了典型生态环境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动向,分析了生态环境功能材料学科研究和产业发展趋势,以期为生态环境功能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 孙剑锋孙剑锋张红张红梁金生王菲
- 关键词:功能材料矿物材料
相关作者
- 南忠仁

- 作品数:238被引量:2,438H指数:2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重金属 CD 干旱区 黄土 生物有效性
- 胡亚虎

- 作品数:43被引量:1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污染土壤 复合污染土壤 重金属 钙质 麦糠
- 苏洁琼

-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钙质 生态环境功能 间伐 重金属 重金属镉
- 梁金生

- 作品数:570被引量:1,030H指数:18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电气石 铁尾矿 海泡石 陶瓷 石墨烯
- 孟军平

- 作品数:115被引量:10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电气石 铁尾矿 水处理 霉菌毒素 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