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2篇“ 生物活性炭“的相关文章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实例
2024年
针对印染类企业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排放管理要求严等特点,采用“混凝沉淀+生化+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排放。介绍了工程背景、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运行效果及运行成本。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系统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在进水CODCr≤1300 mg/L条件下,出水CODCr为35~60 mg/L,平均去除率>95%,出水水质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在不计设备折旧成本及人工费情况下,直接运行费用约为2.17元/m3,实现了在较低运行成本下获得较好的出水水质。该工程可为同类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杨哲叶宽伟王震
关键词:臭氧生物活性炭印染废水
用于MACHs废气降解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MACHs废气降解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复合微生物;采用驯化营养液对复合微生物进行驯化,通过富集营养液对复合微生物进行富集提高微生物浓度;将颗粒活性炭进行打碎并筛分;将处理好的活性炭浸泡...
姜磊宗廷贵杨晓军刘帆袁鹏陈卫军张宁峰彭向东
一种生物活性炭的阻力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和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炭的阻力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储水罐、水泵、送水管路、反冲管路、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活性炭装填柱、活性炭柱固定角度调节装置,所述测试方法能够快速判断饮用水或污水处理所...
郭建宁钟润生贺小凤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4年
作为现今净水厂深度处理的主流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通过将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降解联用,具有绿色、高效、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本文对O_(3)-BAC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臭氧氧化副产物及活性炭理化性质进行了探讨,综述了臭氧氧化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副产物对活性炭吸附以及生物降解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活性炭孔隙结构、官能团、π电子供受体及表面电荷等理化性质对其吸附以及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对O_(3)-BAC工艺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
杨昕浩唐亮杨金松汪君晖何涛
关键词:生物降解
净水厂生物活性炭生物解析和风险研究进展
2024年
系统梳理了活性炭表面存在的微生物类群和优势物种,其中原核生物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常为其中的优势菌门,真核生物以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为主;并对某些优势菌群在污染物去除过程中的潜在功能进行了总结,大多数为好氧的化能有机异养微生物。还探讨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微生物,水源性耐氯细菌病原体属于放线菌亚纲、芽孢杆菌纲和γ-变形菌纲;并归纳了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因素,包括载体、水质条件、剩余臭氧和进水流向。研究结果有望为净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精确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黄永节翁晓姚张薇薇李泽星唐玉霖
关键词:净水厂微生物
一种处理蒽醌染料的生物活性炭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蒽醌染料的生物活性炭的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包括S1、以印染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投入含有蒽醌染料的第一LB培养基中,静置后在摇床中通气培养,得到初菌群;S2、将初菌群投入至含有蒽醌染料的第...
蔡亚君齐杭杭岑海嫦彭其安
用于去除短链烷烃类废气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去除短链烷烃类废气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将生物法与活性炭法相结合,把经过筛选驯化的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表面与孔隙中,活性炭可以吸附污染物,通过增加微生物周围底物浓度提高生物氧化效率,同时,活性炭给微生物提供...
陈利维宗廷贵姜明明王洋洋张宇付强张娟平马超包经珊
船用一体化生物活性炭装置运行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024年
船用一体化生物活性炭装置兼具活性炭生物膜法的优势。通过35 d的挂膜驯化,装置的COD去除率逐步趋于稳定,表明挂膜成功。扫描电镜实验表明,活性炭表面孔隙丰富,为微生物膜附着提供了场所,生物活性炭的表面覆盖了一层含有大量菌胶团的生物膜。装置在较优工况条件下连续运行,污染物去除效能稳定,其中COD去除率为73%~78%,氨氮去除率为19%~35%。通过定期反冲洗,更新生物膜,利于装置稳定运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经过挂膜驯化后,生物活性炭中Proteobacteria和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提高显著。由于生物活性炭具备独特的结构,能较好聚集硝化螺旋菌和反硝化细菌,保证装置污染物去除效能维持稳定。
顾超超沈波薛凯元韩振波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生物膜微生物群落
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短链PFCs及DOM去除特性的中试
2024年
全氟化合物(PFCs)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并存在潜在毒性,活性炭吸附是目前被认为从饮用水中去除PFCs的有效技术之一。然而,关于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在实际水体中对短链PFCs去除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目前地表水环境中短链PFCs的污染水平不断升高的背景下,亟需评估该工艺的应用效果。文中以水厂砂滤产水为水源,研究了3种短链PFCs(PFBA、PFPeA、PFHxA)和溶解性有机物(DOM)在连续运行90 d的O3-BAC中试装置中的去除效果,同时探讨了关停臭氧和臭氧的投加量对短链PFCs和DOM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3种短链PFCs在O3-BAC中试中的去除率显著下降并且出现了PFCs穿透和解吸附现象,去除率下降程度为:PFBA>PFPeA>PFHxA,而DOM相关的DOC、UV_(254)和Φ_((T,n))指标的去除率下降程度则相对缓慢。臭氧的投加能够氧化DOM从而改善短链PFCs在滤中的吸附去除,关停臭氧后流入滤的DOM会抢占已吸附短链PFCs的吸附位点,使PFCs解吸附提前发生。过高的臭氧投加量又会使更具竞争性的低分子量有机物增多,从而削弱滤对短链PFCs的去除能力。
杨宁许咏穗侯英娜黄国庆费霞丽邓慧萍
关键词:臭氧-生物活性炭全氟化合物溶解性有机物中试
生物接触氧化耦合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高盐污水实验总结
2024年
针对炼化企业废水盐含量高、稳定达标处理难、能耗高等问题,提出了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通过梯度提高进水盐含量的方法成功驯化出耐盐菌,启动了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池中生物挂膜良好,脱氮除碳效果显著,出水COD(化学需氧量)可稳定控制在90 mg/L以下,总氮在15 mg/L以下。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盐含量(高盐)废水环境中,接触氧化单元生物膜中菌群数量和多样性较接种污泥发生明显改变,主要功能菌为Thiovirga、Thauera、Flavobacterium、Gemmobacter、Hydrogenophaga等。在生物活性炭单元,通过耐盐高效菌剂与活性炭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该单元对进水COD波动的抗冲击能力,活性炭表面形成生物膜,系统运行稳定,可控制出水COD基本在60 mg/L以下,氨氮质量浓度在2 mg/L以下,总氮在15 mg/L以下。全流程以生物降解为核心,工艺流程短、运行成本低,为高盐污水的稳定达标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杨菊胡建东王刚高会杰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活性炭菌群结构COD总氮填料挂膜

相关作者

马放
作品数:792被引量:4,546H指数:35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生物絮凝剂 硫酸盐还原菌 好氧反硝化 微生物絮凝剂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
马军
作品数:1,050被引量:4,799H指数:39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臭氧 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 高铁酸盐 催化臭氧化
李伟光
作品数:307被引量:1,152H指数:19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活性炭 活性炭 粉末活性炭 氨氮 底泥
刘成
作品数:349被引量:992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地下水 饮用水 粉末活性炭 生物活性炭 羟基磷灰石
吕锡武
作品数:691被引量:4,053H指数:3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农村生活污水 饮用水 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