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2篇“ 生理学特性“的相关文章
- 无镁诱导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
- 2024年
- 目的无镁细胞外液建立癫痫放电模型,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方法采用生后1~2 d新生叙利亚仓鼠,分离大脑皮质培养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12天,分别予有镁细胞外液(有镁组)和无镁细胞外液(无镁组)孵育3 h,3 h后均更换为正常孵育液继续培养24 h。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电压钳模式下记录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电流钳模式下记录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EPSP)。结果与有镁组相比,无镁组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EPSC[(124.38±75.15)Hz vs.(33.93±22.32)Hz,P<0.001]及EPSP[(37.05±38.37)Hz vs.(5.63±9.52)Hz,P<0.01]的频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EPSC及EPSP的振幅、曲线下面积和半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镁处理后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兴奋性升高,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可用于构建癫痫细胞模型。
- 沈丘月刘娜娜刘黎黎姜玉武侯新琳
- 关键词:皮质兴奋性神经元膜片钳技术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生后早期小鼠上丘视觉感知层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生后早期小鼠上丘视觉感知层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发放模式及不同放电模式神经元类型的电生理学特性。方法实验研究。采用离体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57只14~20日龄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体重5.0~8.9 g)上丘视觉感知层神经元进行记录。在电流钳模式下,基于去极化电流产生的第一个动作电位分析动作电位特征,并采用去极化的步进电流来记录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模式。通过层次聚类法分析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模式,并对不同放电模式神经元的主动电学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共获得135个上丘视觉感知层神经元的完整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对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模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3种放电模式神经元:强直发放(97个,72%)、阶段性发放(26个,19%)和单个发放(12个,9%),其动作电位发放数目分别为(13.30±7.38)、(3.73±3.61)、(0.83±0.3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种放电模式神经元对注入步进电流的膜电位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放电模式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值分别为(60.45±12.22)(53.67±13.20)(44.04±12.92)mV,后超极化幅值分别为(13.45±13.79)(12.02±13.11)(20.75±2.85)mV,最大上升速率分别为(171.29±77.46)(130.14±61.83)(78.89±37.08)V/s,最大下降速率分别为(-76.33±33.61)(-68.17±31.65)(-47.97±13.92)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放电模式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的阈值、半峰宽、后超极化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后早期小鼠上丘视觉感知层神经元存在强直发放、阶段性发放和单个发放3种放电模式神经元,这3种放电模式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幅值、后超极化幅值、最大上升速率、最大下降速率存在明显差异。
- 王家凤闫怡静崔欣余明昊金鑫史学锋
- 关键词:上丘视皮质视知觉动作电位电生理学小鼠
- 新渡户近扭白蚁的生物学习性与肠道生理学特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新渡户近扭白蚁Pericapritermes nitobei(Shiraki)的巢群结构特点和生物学习性,掌握其工蚁肠道的理化特性,以便为生产上资源化利用这种白蚁提供必需的基础信息。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明确新渡户近扭白蚁的巢群结构特点和生物学习性;通过肠道解剖和生物化学测定方法解析新渡户近扭白蚁工蚁的肠道结构和肠道不同部位的生理学特性。结果新渡户近扭白蚁以土壤腐殖质为食,工蚁消化道内含有氨和硝酸盐,但亚硝酸盐的含量极低;直肠(P5)中氨和硝酸盐的含量最高,其次是管状结肠(P4)。从嗦囊(C)到回肠(P1),pH值逐渐升高,在回肠处达到最高值,随后又逐步下降至弱酸性;氧化还原电位则相反,呈现出从嗦囊(C)到后肠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回肠(P1)段最低;整个消化道内氢气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其工蚁的肠道生理特性具有独特性。因此,在仿生利用新渡户近扭白蚁降解农林废弃物时,需要考虑其与其他白蚁所不同的生理学特点。
- 赵建明边挺楼向阳
- 组合躯干背心以标测心脏电生理学特性
- 本发明题为“组合躯干背心以标测心脏电生理学特性”。通过给受检者穿着具有多个感测电极、磁性位置传感器、有功电流位置传感器,以及用于建立与皮肤电接触的贴片的躯干背心进行心导管插入术。将多电极探头插入心腔中,使得多个心内电极设...
- A.戈瓦里A.C.阿尔特曼恩
- 北京地区女性面部皮肤生理学特性随年龄、季节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采用无创性评价技术量化检测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北京地区女性面部皮肤生理学特性。方法检测161名健康女性志愿者面部皮肤弹性、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深层水分含量、经皮水分丢失、油脂含量,并于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回访。结果①皮肤水分含量、皮肤油脂含量与皮肤弹性(除皮肤弹性R5外)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其中,35-60岁年龄组油脂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经皮水分丢失随年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②生理学特性与季节相关,春冬季节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油脂含量、皮肤弹性均低于夏秋季节,并且在夏季最高。皮肤深层水分含量与经皮水分丢失值趋势一致,冬季、春季均高于夏季、秋季,且两者均夏季最低,冬季最高。结论皮肤生理学特性与年龄、季节均相关。
- 翟文丽王菲潘海浩鹿发展刘平平吴迪杨伶俐霍彤
- 关键词:面部皮肤生理学特性年龄
- 一株沙门氏菌噬菌体SalmpYZU27的生理学特性及其在牛奶和鸡肉中的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分离鉴定沙门氏菌裂解性噬菌体,并研究其生理学特性及抑菌能力。方法以沙门氏菌Salmonella agona CICC 21586为宿主菌,采用点斑法从农贸市场污水中分离沙门氏菌噬菌体,研究其生理学特性,并测定其在牛奶和鸡肉中的抑菌效果。结果分离到一株沙门氏菌裂解性噬菌体Salmp YZU27,其具有宽裂解谱,可裂解鼠伤寒沙门氏菌CICC 21483、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CICC 21512和肠沙门氏菌2011K-1440染色体血清型N16等12株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pH在4~11时保持高活性;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100 min,爆发量为89 PFU/cell;在40~70℃可保持较高活性;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未检出致病因子和抗性基因;不同感染复数下在LB肉汤中均可抑制宿主菌至少8h,且在牛奶和鸡肉片中对宿主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结论本研究分离鉴定的沙门氏菌噬菌体SalmpYZU27裂解谱广,酸碱耐受性较好,耐热能力强,爆发量适中,为后续噬菌体抑菌剂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 张玲王莲莲龙倩雯徐文瑾徐雪超杨振泉高璐
- 关键词:沙门氏菌噬菌体生理学特性抑菌作用
- 安吉地区野生秀珍菇的鉴定驯化及其生理学特性研究
- 本研究对采自浙江安吉地区的一株侧耳属子实体进行了菌株分离纯化培养,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隶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vcota、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
- 严晓芳
- 关键词:胞外酶活性栽培驯化
- 采用Accutase酶分离适合膜片钳记录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及其电生理学特性分析
- 2022年
- 目的 采用Accutase酶分离适合膜片钳记录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并对其电生理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选择培养28~32天活性良好的心肌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心肌细胞肌钙蛋白(cTNT)和肌动蛋白(α-actin)表达,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记录动作电位前采用Accutase酶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消化成单个心肌细胞,依据消化时间不同随机分为A、B、C、D、E组,各组消化时间依次为0.5、1、2、5及10 min,每组分别记录5~6个来自不同培养皿的细胞自发动作电位。对自发动作电位的频率、静息电位、阈电位、振幅、最大去极化速率、复极时间、超极化电位和最大自动除极速率进行分析。结果 免疫荧光显示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高表达心肌特异性标志物cTnT和α-actin;细胞消化前,肉眼下可见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有自发跳动;各组细胞全细胞记录模式建立前的巨阻封接形成时间随着消化时间延长逐渐缩短[(4.80±1.10) min、(2.10±0.55) min、(2.20±0.84) min、(2.30±0.45) min、(0.75±0.27) min,P<0.01]。各组间建立全细胞记录模式的细胞膜电容和串联电阻无差异。消化后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显示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有自发动作电位,并有明显平台期,随着消化时间延长,平台期逐渐缩短[各组90%复极时间依次为:(0.77±0.02) s、(0.78±0.06) s、(0.65±0.03) s、(0.45±0.01) s、(0.35±0.03) s,P<0.01]。结论 采用Accutase酶对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进行分离有助于膜片钳记录。相比其他消化时间,Accutase酶消化1 min记录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相对省时,同时可获得最佳动作电位形态。
- 邓玲玲陈颖宫艺其付炜王伟郑吉建张军郑洁杨礼
- 关键词:细胞分离动作电位膜片钳
- C类低阈值机械感受器的生理学特性及其在疼痛中的作用概述被引量:1
- 2022年
- 触觉是一种重要的躯体感觉,除在物体识别和环境感知中发挥作用之外,其在情感交流方面的作用亦十分重要。C类低阈值机械感受器(C-type low threshold mechanoreceptor,C-LTMR)被认为是介导情感性触觉的外周感受器。过去十余年间,人们对于这类感受器的形态特征、分子标记物、神经生理学特性及其相关神经元的中枢投射通路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人们对这类感受器激活所发挥的功能,包括其促进愉悦情绪的产生,发挥镇痛或致痛的作用及其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文将围绕上述内容进行简要综述。
- 刘姝婉曹峰李佳曦赵燕张瑛
- 关键词:痛觉过敏触诱发痛
- 普鲁卡因对牛蛙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普鲁卡因对牛蛙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牛蛙离体坐骨神经干置于任氏液浸泡20 min,随机分为2组:即任氏液对照组和普鲁卡因实验组,实验组神经干浸泡普鲁卡因1 min。分别测定两组坐骨神经干传导速度、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幅度、阈强度和最大刺激强度、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等电生理学指标。结果:经普鲁卡因处理后,坐骨神经干传导速度明显减慢,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幅度明显减小;神经干阈强度和最大刺激强度明显增大;神经干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明显延长。结论:普鲁卡因可减慢牛蛙离体坐骨神经干传导速度,降低神经干兴奋性。
- 陈德多王敏鑫李娇姜博奥师小贻徐长婷顾丹金会艳边慧
- 关键词:普鲁卡因牛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
相关作者
- 黄德嘉

- 作品数:271被引量:3,077H指数:2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心律失常 冠心病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 宋瑞清

- 作品数:192被引量:96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樟子松 绿木霉 外生菌根菌 内生真菌 生物学特性
- 王学敏

- 作品数:128被引量:53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东方山羊豆 驼绒藜属 克隆 抗逆性
- 李春杰

- 作品数:425被引量:2,134H指数:2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醉马草 大豆 昆虫病原线虫 禾草
- 汪照炎

- 作品数:230被引量:65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听神经瘤 耳内镜 面神经 神经瘤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