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70篇“ 电视胸腔镜“的相关文章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外伤手术的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VATS探查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治疗。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技术在胸部创伤诊治中的具有独特应用价值,应用VATS技术可获得无死角手术视野,且对患者创伤更小,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也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杭庆雨
关键词:胸部创伤
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2024年
胸腔外科手术是一种治疗胸部疾病的重要方法。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是目前最常见的胸腔外科手术方法,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面存在差异。然而,对这两种手术方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秦佃悦王颜鹏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机体免疫功能
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单孔组)。对比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及相关检验指标。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低于双孔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高于双孔组;淋巴清扫个数、术前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孔组(P<0.05);术前EGFR、TGF-α、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双孔组EGFR、TGF-α高于单孔组,IGA、IGM低于单孔组(P<0.05)。结论2种方案对于淋巴清扫数量及术后肺功能恢复效果相近,但单孔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降低炎性反应,利于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临床使用价值。
张洪波李振龙吕瑛张益绰裘翔铭黄婷婷
关键词:肺癌临床疗效
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式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7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均行胸腔镜辅助环抱式肋骨接骨板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肋骨固定3~14根,手术时间(55.5±14.2)min,术中出血量(24.3±5.1)mL,术后引流量(160.7±20.5)mL,术后复查胸部CT显示肋骨复位良好,经内固定治疗后胸壁稳定,胸壁畸形均矫正满意,肋骨接骨板无松动、断裂,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式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效果满意,尤其合并血气胸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闫治中段现玲于善海刘相鼎张玉印张年鑫李伟
关键词:多发肋骨骨折胸腔镜检查肋骨接骨板
无管化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研究无管化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8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90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双侧胸腔镜下胸神经切断术(endoscopic thoracic sympathectomy,ETS)。将2022年8月~2023年8月开展喉罩麻醉无管化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将2019年1月~2022年07月期间接受双腔气管插管麻醉手术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身高、ASA分级、体重指数(BMI)进行PSM匹配,保留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30例。整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中出血、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影像学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HR、SpO2、PetCO2三个指标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5min、手术30min、手术结束时、苏醒时的不同时点对比,均无较大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比,观察组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复苏时间和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但在医疗费用上观察组(1.05±0.05万元)低于对照组(1.20±0.08万元),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6.11±0.32h)低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6.38±0.44h),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是具有意义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炎症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气胸及代偿性多汗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喉罩全麻支持的无管化电视胸腔镜ETS手术与传统气管插管电视胸腔镜ETS手术可行性、安全性相似,但住院费用和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张闻恺吴昊
关键词:原发性手汗症
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疗效比较
2024年
分析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采取开胸手术治疗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甘肃省敦煌市医院收治的82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开胸手术治疗)与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每组各4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较开胸手术更徍,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整体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还能够改善患者创伤应激反应、CRP水平等.此外,该方法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张金强
关键词:创伤性血气胸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应激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采用不同引流管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对比不同引流管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28F胸腔闭氏引流管,观察组采用16F超细引流管,对比两组手术临床指标、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1 d、2 d、3 d时引流量、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 d、2 d、3 d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28F胸腔闭式引流管比较,16F超细引流管可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朱正帅刘双双杨子林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引流管
舒更葡糖钠与新斯的明对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术后肌松药残留会导致呼吸功能不全,本研究拟评估舒更葡糖钠与新斯的明对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拮抗效果,并评估二者对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拟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共计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更葡糖钠组(S组)和新斯的明组(N组),每组各45例。S组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N组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5 mg/kg(最大剂量5 mg)+阿托品0.02 mg/kg。记录患者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护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于入PACU后15 min评估患者各部位肌力;比较术后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S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分别为8.1(6.1,10.9)min、11.8(8.9,19.7)min,明显短于N组[8.6(6.4,16.5)min、13.3(10.0,23.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89、2.853,P<0.05)。S组抬头成功人数、握持成功人数明显多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完成凝视的人数(43例)明显多于N组(3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新斯的明相比,舒更葡糖钠更有助于拮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罗库溴铵的肌松效果,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无明显改善。
袁永瑾唐璟范忠敏马臻杰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罗库溴铵肺部并发症
经剑突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经剑突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前纵隔肿瘤疗效。方法招募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组(n=20例)和VATS组(n=36例),均经剑突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VATS组有1例患者因无名静脉紧密粘连于胸腺和1例患者因胸腺与心包胸膜、左上肺紧密粘连转开胸手术。RATS组无中转开胸手术或延长手术切口长度的患者。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RATS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VATS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RATS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vs 0.00%;P=0.525)。RATS组住院费用高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TS是治疗前纵隔病变安全可行的方法,相较于VATS,RATS对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有积极意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孙振栋周一凡徐睿宏沈斌罗金龙李香伟刘松涛孙思远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前纵隔肿瘤
纳布啡联合菱形肌-肋间肌阻滞抑制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急性痛觉过敏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菱形肌-肋间肌阻滞(RIB)抑制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急性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2例。A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64.25±7.41)岁;B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4.89±7.56)岁;C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65.18±7.20)岁。C组麻醉诱导前于超声引导下行菱形肌-肋间肌阻滞;麻醉诱导前3 min,A组静脉注射2 ml生理盐水,B、C组静脉注射2 ml纳布啡。对比3组术中用药情况、术后恢复、疼痛情况、机械痛阈值、应激反应、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与并发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χ^(2)检验。结果C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低于A组、B组,且B组均低于A组(均P<0.05)。3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切口周围、前臂内侧机械痛阈值:术后6 h、48 h均低于同组术前,术后48 h均高于同组术后6 h(均P<0.05);C组术后6 h、48 h均高于A组、B组[(76.25±7.03)g比(41.31±5.22)g、(58.06±6.10)g,(81.19±8.24)g比(63.44±6.38)g、(76.30±7.21)g,(85.39±7.01)g比(72.06±5.23)g、(79.24±6.15)g,(95.07±8.36)g比(79.43±6.28)g、(87.31±7.12)g],B组术后6 h、48 h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VAS评分:术后48 h均低于同组术后1 h、6 h,术后6 h均低于同组术后1 h(均P<0.05);C组术后1 h、6 h、48 h均低于A组、B组,且B组均低于A组(均P<0.05)。术后24 h,3组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同组术前升高,且C组均低于A组、B组,B组均低于A组(均P<0.05)。术后24 h,3组CD3+、CD4+水平均较同组术前降低,C组均高于A组、B组,B组均高
武辉袁磊陈皎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术安全性

相关作者

朱成楚
作品数:183被引量:909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电视胸腔镜 胸腔镜 食管癌 食管肿瘤 电视胸腔镜手术
叶中瑞
作品数:109被引量:506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研究主题:电视胸腔镜 胸腔镜 食管癌 电视胸腔镜手术 手术治疗
王俊
作品数:420被引量:3,165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镜 肺癌 全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马德华
作品数:96被引量:500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电视胸腔镜 胸腔镜 食管癌 手术治疗 腹腔镜
叶敏华
作品数:95被引量:444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研究主题:电视胸腔镜 胸腔镜 电视胸腔镜手术 手术治疗 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