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63篇“ 疾病发生“的相关文章
一种疾病发生概率预测方法及疾病发生概率确定系统
一种疾病发生概率预测方法及疾病发生概率确定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获取患者的实时医疗数据;对患者的实时医疗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待分析医疗数据;将待分析医疗数据输入待预测疾病对应的预设疾病发生概率预测模型;预...
赵𮧵赵帅刁晓林袁靖邢运郭丛丛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生物活性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循环中仅有极少游离状态IGF-1具有生物活性,绝大部分IGF-1主要与IGF结合蛋白3(IGFBP-3)结合,丧失了生物活性,但这种结合方式是可逆的。IGF-1通过与IGFBP-3可逆性结合的方式调节循环中游离态IGF-1的水平,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活性。在糖代谢方面,IGF-1通过抑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分泌、调节胰岛素信号传导等途径,提高肝脏和肌肉等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在脂代谢方面,IGF-1能够抑制脂肪酶活性,减少肝脏脂质合成,并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脂肪酸的氧化利用,从而降低血脂水平;在骨代谢方面,IGF-1能够促进Ⅰ型骨胶原和骨基质的生成,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深入了解IGF-1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有助于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衡程瑶黄丽黄舒婷陈巧巧张宗瑞代妮杨杨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代谢疾病生长激素胰岛素
N6-腺苷酸甲基化修饰在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N6-腺苷酸甲基化(m6A)是真核生物mRNA最常见的转录后修饰行为之一。m6A修饰可加速mRNA的代谢和翻译,在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和免疫应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可逆的表观遗传修饰,m6A修饰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6A修饰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6A修饰调控因子可能成为调控呼吸系统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本文对m6A修饰在肺癌、急性肺损伤(ALI)、哮喘、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提供参考。
李海博杨静帆秦燕勤李建生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骨代谢指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代谢指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提供新手段。方法 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KD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未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病例组(80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骨代谢指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K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CKD分期及CKD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曾经或正在吸烟和饮酒的患者比例大于对照组,病例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中25-羟维生素D_(3)[25-(OH)D_(3)]、β-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β-CTX)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骨钙素(OCN)、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中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N和PⅠNP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呈负相关,血清中25-(OH)D_(3)、β-CTX和TRAP5b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呈正相关(P<0.05)。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CN(OR=0.41,95%CI:0.29~0.82)、PⅠNP(OR=0.36,95%CI:0.21~0.72)、β-CTX(OR=5.65,95%CI:3.23~6.67)、TRAP5b(OR=2.59,95%CI:2.35~3.22)、25-(OH)D_(3)(OR=1.16,95%CI:1.09~2.25)、TG(OR=1.34,95%CI:1.21~2.57)、TC(OR=2.13,95%CI:1.91~2.95)、LDL-C(OR=1.79,95%CI:1.61~2.84)、HDL-C(OR=0.33,95%CI:0.23~0.61)水平是老年CK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KD患者骨代谢指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密切�
韩晓霞赵志杰李鹏飞刘青
关键词:慢性肾疾病骨代谢标志物心脑血管疾病
儿童保健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2024年
探讨在婴幼儿健康管理中开展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对其生长发育以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筛选为医院儿童保健科收治的婴幼儿60例,对照组婴幼儿采取常规儿童保健护理服务,观察组则给予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度以及日常育儿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观察组婴幼儿的机体营养各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期间婴幼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婴幼儿家属对此次健康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婴幼儿健康管理中开展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临床管理质量,增强家属的认知度以及育儿能力,从而减少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概率。
陈洪波徐金容陈芬
关键词:婴幼儿营养性疾病
一种基于疾病发生特点的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属于实验动物模型构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疾病发生特点的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动物患病后主动过度摄食药物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模型构建方法,将动物的主动摄取行为加入到了模型构建中,符合药物...
于生元李晨浩马真捷王鑫菊胡瑞康李扬张雯雯龚子骅
利用辅助生殖技术阻断线粒体疾病发生与遗传的可行性探讨
2024年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突变会影响线粒体功能的发挥,进而引发线粒体疾病.线粒体功能的异常不仅影响各组织器官功能的发挥,也是影响个体发育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一些不可再生的细胞和组织,这种影响将是终生的,且没有任何治疗手段可对其进行恢复.近几年,有关mtDNA的基因编辑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对已出生的线粒体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潜在重要意义,但无法阻断线粒体疾病向后代的传递.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在胚胎形成时即对线粒体疾病进行阻断有可能成为最有效、可靠和简单的治疗和阻断线粒体疾病遗传的方法.本文将主要从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局限性等方面,探讨利用辅助生殖技术阻断线粒体疾病发生与遗传的可行性.
罗世明陈雷宁欧湘红孙青原
关键词:线粒体DNA线粒体疾病辅助生殖技术
多环芳烃影响心血管类疾病发生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心血管疾病(CVDs)是全球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全球每年CVDs死亡原因居各种疾病死因首位,环境污染是诱发CVDs的重要风险因素。多环芳烃(PAHs)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引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AS)和先天性心脏病(CHD)等多种CVDs。本文系统综述PAHs与CVDs的关联以及PAHs暴露对CVDs的影响,总结与PAHs和CVDs相关的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阐述了PAHs暴露诱发心血管系统损伤的机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稳态失衡、细胞电生理异常、基因毒性等),为厘清PAHs对CVDs的危害、减轻CVDs疾病负担以及未来CVDs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鲁新宇沈昊阳张颖陈立波金梦浩余祺媛王静晗詹心怡高崇婧郭英
关键词:多环芳烃心血管疾病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生理功能及在疾病发生中的病理意义
2024年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对线粒体完整性和生物能量代谢至关重要。ANT有4种异构体,生理情况下ANT主要参与膜两侧的腺嘌呤核苷二磷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enosine triphosphate,ADP/ATP)交换,可能是构成线粒体渗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主要成分,并参与细胞凋亡和质子泄漏过程。ANT损伤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在代谢性疾病、心肌病及肿瘤发生进展中有着重要的病理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有关ANT的研究进展和知识,旨在为靶向ANT的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胡永灿吕凌
关键词:代谢性疾病ADP/ATP载体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载脂蛋白B (ApoB)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2017-2018年(基线)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和普通筛查的患者。根据其随访5年内是否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分为病例组(n=32)和对照组(n=314)。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病史、LDL-C、non-HDL-C和ApoB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CVD发病的相关因素。对LDL-C、non-HDL-C和ApoB进行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罹患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non-HDL-C和ApoB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的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调整后■=1.23, 95%CI=1.07~1.89, P=0.004)、男性(调整后■=2.11, 95%CI=1.34~3.30, P=0.015)、LDL-C (调整后■=1.20, 95%CI=1.02~3.23, P<0.001)、non-HDL-C (调整后■=1.26,95%CI=1.14~3.11, P<0.001)、ApoB(调整后■=1.45, 95%CI=1.04~3.05, P<0.001)为ASCVD发病相关因素。与LDL-C<2.86 mmol/L的人群相比,LDL-C≥3.52 mmol/L的人群罹患ASCVD的风险增高1.24倍(95%CI=1.03~2.05, P=0.012);与non-HDL-C<3.54 mmol/L的人群相比,non-HDL-C≥4.24 mmol/L的人群罹患ASCVD的风险增高1.27倍(95%CI=1.08~1.56, P=0.015);与ApoB<1.87μmol/L的人群相比,ApoB≥2.27μmol/L的人群罹患ASCVD的风险增高1.53倍(95%CI=1.1.~2.23, P=0.001)。结论 ApoB、non-HDL-C和LDL-C对ASCVD风险增加的影响依次增大。对于具有ASCVD风险因素的人,即使LDL-C浓度正常,测量ApoB能为更好地评估ASCVD风险提供有用的信息。
米洁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心血管疾病

相关作者

李庆
作品数:40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抑制剂 双加氧酶 疾病发生 单域抗体 功能蛋白
王忠
作品数:30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抑制剂 双加氧酶 疾病发生 单域抗体 功能蛋白
陈昌福
作品数:1,096被引量:2,102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产养殖动物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业 水产动物 鱼类
郭殿武
作品数:101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组合物 制剂 口腔崩解片 肿瘤疾病
李增光
作品数:148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正大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肉鸡 肉用鸡 鸡病 禽流感 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