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2篇“ 病原学特点“的相关文章
2020-2022年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研究旨在分析2020-2022年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门急诊收治的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学的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门急诊收治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送检的17423例病原菌标本,详细记录感染部位等信息并分析病原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送检的标本主要包括血液、痰液和尿液,共检出6613例非重复病原菌株,检出率为37.95%。大肠埃希菌(19.16%)、肺炎克雷伯菌(9.56%)、鲍曼不动杆菌(7.38%)、白念珠菌(7.35%)、金黄色葡萄球菌(6.77%)为检出率前五位的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x^(2)=13.051,P=0.001),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则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24.392,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1月内合并有创诊疗操作、1月内合并皮肤损伤、3月内合并血液透析史、3月内抗菌药物应用史为发生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020-2022年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鉴于病原菌种类和感染风险因素的特定分布,临床医师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更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赵文江马臻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学特点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病原学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88例SAP患者临床资料,以住院期间是否继发IPN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SAP患者继发IPN的病原学特点和相关因素。结果纳入88例SAP患者中继发IPN 35例(40%)。35例IPN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59株,革兰阴性菌46株(78%),革兰阳性菌11株(19%),真菌2株(3%);其中耐药菌共检出30株(51%)。2组对比分析发现,感染组开始肠内营养时间、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腹腔穿刺引流(APD)、多器官功能衰竭、降钙素原与非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开始肠内营养时间≥7 d和MCTSI>8分是SAP患者继发I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AP患者继发IPN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大部分为耐药菌感染;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和MCTSI作为SAP继发IPN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防和治疗评估中应被重点关注。
林群李贺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病原学特点
甲型H1N1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
2025年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安徽省儿童医院2018年6月—2023年4月收治的138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为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组(30例)和非合并组(108例)。病原学筛查以痰培养或肺泡灌洗液培养为标准,临床特征分析包括实验室指标和影像指标。结果合并组患儿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占比为56.67%,高于非合并组(35.19%,P<0.05)。合并组患儿中呼吸急促所占比例高于非合并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合并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占比、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分别为(87.59±12.53)%、(18.53±3.67)×10^(9)、(35.62±4.78)mg/L,均高于非合并组(P<0.05),合并组患儿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18.56±5.31)%,低于非合并组(P<0.05),合并组患儿中胸腔积液所占比例为33.33%,高于非合并组(14.81%,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急促、胸腔积液等临床症状或体征更加明显,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程度更强烈。
周明芝王忻蔡强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塑型性支气管炎病原学特点
神经内科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2025年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MDRO)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神经内科ICU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1 003例ICU住院病人的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63例病人检出多重耐药菌,以鲍曼不动杆菌[274株(51.41%)]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2株(17.26%)]及金黄色葡萄球菌[85株(15.95%)],鲍曼不动杆菌连续4年检出率排名第1位;标本主要分布于痰液(82.55%),其次为尿液(15.20%);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天数、白细胞计数、留置导尿管是神经内科ICU病人检出多重耐药菌的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ICU病人病情复杂,病程长,易检出多重耐药菌,根据多重耐药菌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精准制定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诊疗效果。
路晓芸张银萍沈丽孙惠英张鹏亮杨诏旭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病原学
颅脑术后患者并发颅内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脑脊液炎性因子预测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颅脑术后患者并发颅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探讨脑脊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对感染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5例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手术并发颅内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其脑脊液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鉴定,同时检测炎性因子水平,采用统计方法分析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及炎性因子对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85例颅内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8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5.29%,共47株;革兰阴性菌占30.59%,共26株;真菌占14.12%,共12株。革兰阳性菌中,人葡萄球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表皮葡萄球菌7株,肺炎链球菌5株,头状葡萄球菌3株,口腔链球菌3株,缓症链球菌2株。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7株,鲍曼不动杆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阴沟肠杆菌2株,黏质沙雷菌2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9株,隐球菌3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未产生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株。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感染组患者脑脊液PCT、CRP、TNF-α、WBC水平分别为(5.59±2.30)ng/L、(14.51±4.40)mg/L、(5.47±2.23)ng/L、(12.91±3.77)×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2±0.42)ng/L、(3.79±2.17)mg/L、(1.34±0.55)ng/L、(9.30±3.34)×10^(9)/L,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脑脊液PCT、CRP、TNF-α、WBC水平预测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8(95%CI:0.996~1)、0.989(95%CI:0.977~1)、0.998(95%CI:0.994~1)、0.765(95%CI:0.692~0.838)。结论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以人葡萄球菌为主,对临床常用的
辛玉玲翟娟郭璐齐燕辉李春辉
关键词:颅内感染病原菌脑脊液炎性因子
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一项单中心5年回顾性调查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单中心近5年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724例肺移植受者,依据医院感染判定原则,回顾性分析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724例肺移植受者中,27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8.0%。感染例次率由2019年的54.2%降低至2023年的22.8%,呈逐年下降趋势(Z=30.98,P<0.001)。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73.6%。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前4位为鲍曼不动杆菌(37.1%)、铜绿假单胞菌(17.3%)、肺炎克雷伯菌(13.7%)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9%、53%、58%和10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3.6%),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67%。结论近5年肺移植受者的医院感染呈下降趋势,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高。
仇桑桑许琴芬吴波蔡小军黄琴红王大鹏胡春晓陈静瑜
关键词:肺移植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肺癌患者病理分型及术后院内感染病原学特点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病理分型与术后院内感染病原学特点,以期为临床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科依据,降低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117例肺癌术后并发院内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依据病理分型将患者分为腺癌组、鳞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对比分析不同病理分型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特点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在117例院内感染患者中,腺癌占44.44%,鳞癌占32.48%,小细胞癌占23.08%。腺癌患者中,女性占55.77%,鳞癌患者中,男性占78.95%,小细胞癌患者中,男性占59.26%。性别比例在不同肺癌病理分型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腺癌患者中,6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为59.62%;鳞癌患者中,50~岁年龄段最多,占36.84%;小细胞癌患者中,50~岁年龄段最多,占37.04%。不同肺癌病理分型患者的年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117例患者中,82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占70.09%;23例患有泌尿系统感染,占19.66%;10例患有口咽部感染,占8.55%;2例患有消化系统感染,占1.71%。共检出12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占65.57%;革兰阳性菌24株,占19.67%;真菌18株,占14.75%。在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比最高;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5株,流感嗜血杆菌13株,大肠埃希菌9株,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单胞菌各7株,阴沟肠杆菌5株,卡他莫拉菌2株。革兰阳性菌中,肺炎链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5株,屎肠球菌2株。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0株,黄曲霉5株,曲霉素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替坦、氨曲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于60%,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腺癌组患者血清CEA、SCC、NSE、CYFRA21-1水平分别为(13.
崔莹崔佳薛锐泽刘待见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赣州市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11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11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共发生切口感染14例,发生率为12.73%;共检出病原菌25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60.00%,革兰阳性菌、真菌占比分别为32.00%和8.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辅助化疗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不同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肿瘤直径、国际通用肿瘤(TNM)分期、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引流管留置时间≥7 d、辅助化疗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留置引流时间≥7 d、辅助化疗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针对性防控,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谢树花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切口感染病原学特征
重症脑卒中后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及病原学特点
2024年
目的分析重症脑卒中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1例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按照是否发生VAP分成VAP组(53例)和非VAP组(68例),分析VAP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不同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及VAP的病原学分布和药敏特点。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VAP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121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共53例,其发病率为43.8%(53/121)。VAP与非VAP组患者性别、卒中类型、气管插管方式、胃管留置率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年龄、卒中严重程度、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良好预后率及院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092、95%CI:1.507~2.905、P<0.001)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OR=0.248、95%CI:0.103~0.599、P=0.002)均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使用时间1~7 d的患者VAP发生率为28.3%(17/60),机械通气使用时间8~14 d的患者VAP发生率为49.0%(24/49),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900、P=0.027);机械通气时间超过14 d的患者VAP发生率为100%(12/12),与机械通气8~14 d患者VAP发生率(49.0%,24/49)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VAP病原学分布:53例VAP患者痰中分离出病原菌9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5.8%(72/95),革兰阳性球菌占16.8%(16/95),真菌占7.4%(7/95)。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比最高,达34.7%(25/72)。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达56.3%(9/16)。VAP药敏特点:VAP耐药现象严重,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是最为重要的4种革兰阴性耐药菌,仅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和美罗培南等药物敏�
孙剑玥黄瑾沈逸冕周超群程记伟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特点
百日咳患儿混合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药物治疗策略分析
2024年
分析百日咳患儿混合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药物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3年--2024年为研究时间,开始时间选择2023.05,结束时间选择2024.01,将70例百日咳混合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儿中,合并细菌感染者有28例,占比40%,合并病毒感染者有25例,占比35.71%,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有17例,占比24.29%;70例患儿中,1岁以下者有37例,占比52.86%,合并细菌感染者有14例,占比20%,合并病毒感染者有13例,占比18.57%,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有10例,占比14.29%。1--3岁患儿有19例,占比27.14%,合并细菌感染者有8例,占比11.43%,合并病毒感染者有7例,占比10%,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有4例,占比5.71%。3岁以上患儿有14例,占比20%,合并细菌感染者有6例,占比8.57%,合并病毒感染者有5例,占比7.14%,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有3例,占比4.29%。结论 百日咳混合感染好发于1岁以下婴幼儿群体,合并感染以病毒、细菌与肺炎支原体为主,尤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建议应用红霉素进行治疗,必要时加用复方甲噁或氨曲南。
郑旭红
关键词:百日咳病原学特点药物治疗

相关作者

陈騉
作品数:32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甲苯磺丁脲 药品不良反应 细胞色素P450 加替沙星
王睿
作品数:1,120被引量:5,622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后效应 加替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张柏盛
作品数:14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病原学特点 慢性HBV感染者 肝损害 肾损害 中医
何宜荣
作品数:85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温病学 教学改革 中医经典 《温病学》 清热解毒化浊片
卢秀兰
作品数:278被引量:1,137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重症患儿 脓毒症 重症手足口病 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