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3篇“ 瘤体“的相关文章
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与段切除肿型假置换术对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探讨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与段切除肿型假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患者,将采用段切除肿型假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至置换组,将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至保膝组。置换组26例,保膝组34例。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国际骨与软组织肿协会保肢评分(musculo 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复发情况,单因素分析影响骨巨细胞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保膝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置换组,P<0.05,保膝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置换组,P<0.05,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P>0.05。术前两组MSTS评分、HSS评分比较,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保膝组MSTS评分、HSS评分均更高,P<0.05。通过末次随访发现,复发12例(20.00%),未复发患者48例(80.00%)。单因素分析得出影响骨巨细胞术后复发的因素为Campanacci分级和肿积(P<0.05)。结论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段切除肿型假置换术疗效更优,其复发可能与病理分级或肿积相关。
邢林卿胡明鑫徐长波董永浩王勇尤笑迎
一种用于切除的圈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切除的圈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放置管,所述放置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放置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
童明富徐欢沈桂佳王娟
基于周多参数MR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诊断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建立基于周多参数MRI的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纳入经病理学检查明确乳腺病变性质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I)检查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组(n=62)和乳腺恶性病变组(n=3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各参数、周各参数以及乳腺病变良恶性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乳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及拟合优度;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结果:乳腺恶性病变组病灶直径、平均扩散峰度(MK)、MDp/t、周与MKp/n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均P<0.05);乳腺恶性病变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平均扩散率(MD)、非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MKp/t、MDp/n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MK、MDp/t、MKp/n升高,ADC值、MD、MTRasym、MKp/t、MDp/n降低是乳腺恶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乳腺恶性病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P值为0.004。采用Bootstrap法,生成的校准曲线拟合良好。结论:周多参数MR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预测价值,基于乳腺恶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效果良好,能直观预测乳腺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
张春福彭波黄崎张雪峰才春红海洋张巍巍
关键词:乳腺病变良恶性核磁共振列线图
CT引导下经皮注射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2024年
分析CT引导下经皮注射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内分别含有8例、7例此类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方式:电脑抽号法),前组接受CT引导下经皮注射PD1抑制剂治疗,后组接受常规干预,对比两组不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安全性和耐受性、缓解持续时间改善情况、无进展生存期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注射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
丁健康鑫王淼周昕楚银玲
关键词:CT引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腹主动脉患者术前颈解剖因素对腔内修复术后行为的影响
2024年
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性疾病,一旦破裂总死亡率为65%~85%[1]。手术是彻底治疗AAA最为有效的手段。开放手术修复在传统上被认为是AAA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腔内技术的进步,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已逐渐成为AAA的主要治疗方法[2]。但有证据表明,EVAR术后二次干预的风险显著高于开放手术[3]。常规EVAR效果依赖于:①近端锚定区条件;远端锚定区条件;②径路血管条件。锚定区长度、成角、形态、血管壁的状况直接影响移植物释放后是否能充分贴合而不发生内漏;③径路血管条件影响输送系统是否能安全通过[4]。
王江辉龚昆梅李柔刚牟厚宇赵一蔓李玥锦
关键词:致死性疾病总死亡率血管条件腹主动脉瘤
一种内镜下异物和取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内镜下异物和取出装置,包括夹取管,所述夹取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T形拉杆,所述T形拉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主控制线且主控制线的前端延伸至夹取...
陈欧罗彬邵泽邱雄罗文杰杨树彩徐应蓉代福杨雨露何海凤杨小凤简欢欢史忠莉
肝脏肿栓塞术后感染形成原因分析及处理(附3例报告)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3例肝脏肿栓塞术后感染形成的病因及处理办法,为临床尽量避免术后感染发生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在肝脏肿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3例病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手术经过、术后护理及治疗等资料。结果:3例患者术前均有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在对症处理及相应的外科治疗后,2例患者感染控制后出院,1例患者形成脓肿,经外科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栓塞术后感染发生原因较多,发生后积极治疗大部分感染可控。
金文义周怡甘红波胡冰黄科峰胡艳丽周鹏
关键词:肝脏肿瘤栓塞
肾下型腹主动脉最大径与患者年龄比值对不同手术方法远期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最大径与患者年龄的比值(R)对肾下型腹主动脉(IAAA)患者接受血管腔内修复术(EVAR)与开放手术修复(OSR)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17例I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6例,女性51例,年龄(69.7±8.3)岁(范围:37~87岁)。计算所有患者的R值,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建立模型,计算最佳截断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EVAR组和OSR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EVAR组和OSR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3∶1匹配(卡钳值为0.05),并根据R的截断值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患者术后疗效及生存情况。主要研究终点为全因病死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干预率。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生存曲线使用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差异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EVAR组198例,OSR组66例。ROC曲线建立模型得出R值的最佳截断值为0.90,将两组病例分为R<0.90、R≥0.90两层。其中R<0.90的患者112例(EVAR 84例,OSR 28例);R≥0.90的患者152例(EVAR 114例,OSR 38例);随访时间为(23.6±1.6)个月(范围:1~70个月)。在R≥0.90分层中,EVAR组在全因病死率(26.3%比5.3%,χ^(2)=7.600,P=0.006)、并发症发生率(44.7%比26.3%,χ^(2)=4.025,P=0.045)、二次干预率(31.6%比13.2%,χ^(2)=4.910,P=0.027)均高于OSR组。而在R<0.90分层中,两组全因病死率(13.1%比10.7%,χ^(2)=0.109,P=0.741)、并发症发生率(28.6%比35.7%,χ^(2)=0.507,P=0.477)及二次干预率(14.3%比21.4%,χ^(2)=0.353,P=0.55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R≥0.90的IAAA患者,OSR的术后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干预率较EVAR可能更优;对于R<0.90的IAAA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
林任占松彪钱结胜贺海朋招扬吕俊兵彭嘉欣张义博陈惠宁殷恒讳
关键词: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修复术
血管患儿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转录激活因子3水平与增生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索血管患儿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增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2例血管增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增生期组(87例)与退化期组(65例),另选择同期确诊为血管畸形的53例患儿作为血管畸形组。对血清GM-CSF、STAT3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血清GM-CSF、STAT3与bFGF、VEGF、HIF-1α、Ang-1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M-CSF、STAT3对血管增生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增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增生期组患儿血清bFGF、VEGF、HIF-1α、GM-CSF、STAT3表达水平高于血管畸形组及退化期组患儿(P<0.05),但血清Ang-1表达水平低于血管畸形组及退化期组患儿(P<0.05);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显示,增生期组患儿血清GM-CSF及STAT3水平均与bFGF、VEGF、HIF-1α水平正相关,与Ang-1水平负相关;ROC曲线下面积显示,GM-CSF和STAT3单独预测血管增生风险的AUC分别为0.847,0.822,联合预测的AUC为0.918,联合预测的效能显著大于GM-CSF单独诊断的AUC(Z=2.459,P=0.014),STAT3单独诊断的AUC(Z=3.37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M-CSF、STAT3是血管增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管增生患儿血清GM-CSF及STAT3表达水平升高,是增生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能较好的预测血管增生风险。
钱国庆蔡昶李丹黄凯张兴涔
关键词:血管瘤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转录激活因子3
术前MRI四点法周和最大层面ADC值预测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前MRI四点法周和最大层面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预测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03例,术前均行MRI检查,以肝内最大病灶为靶病灶,以靶病灶边缘3、6、9、12点方向为中心,分别勾画感兴趣区,测量4个感兴趣区的ADC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四点法周ADC值;以靶病灶最大层面为感兴趣区,测量该感兴趣区的ADC值,作为最大层面ADC值。TACE治疗6、12个月,接受增强CT或MRI检查,根据mRECIST标准评估临床疗效,CR、PR、SD定义为病情稳定,计算疾病缓解率(DC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MRI四点法周和最大层面ADC值对TACE治疗6、12个月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mRECIST标准,TACE治疗6个月,CR 12例、PR 18例、SD 22例、PD 51例,DCR为50.5%(52/103);TACE治疗12个月,CR 7例、PR 10例、SD 15例、PD 71例,DCR为31.1%(32/103)。TACE治疗6、12个月,病情进展者术前MRI四点法周和最大层面ADC值均高于病情稳定者(P均<0.05),而病情进展者与病情稳定者术前血清AFP、胆碱酯酶、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MRI四点法周和最大层面ADC值预测TACE治疗6个月病情进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0.78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94×10^(-3)、1.505×10^(-3) mm^(2)/s,灵敏度分别为82.4%、62.7%,特异度分别为84.6%、88.5%;术前MRI四点法周和最大层面ADC值预测TACE治疗12个月病情进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3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09×10^(-3)、1.505×10^(-3) mm^(2)/s,灵敏度分别为78.9%、49.3%,特异度分别为84.4%、90.6%。结论术前MRI四点法周和最大层面ADC值均可预测TACE治疗HCC患者预后,以术前MRI四点法周ADC值的预测价值相对较高。
杨文戈陶赟李杰周怡婷吴清华成岗
关键词: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检查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相关作者

李建彬
作品数:289被引量:1,222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四维CT 保乳术后 部分乳腺外照射 非小细胞肺癌
王玮
作品数:68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研究主题:四维CT 大体肿瘤体积 放射疗法 部分乳腺外照射 保乳术后
张英杰
作品数:79被引量:293H指数:10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研究主题:四维CT 放射疗法 大体肿瘤体积 非小细胞肺癌 保乳术后
尚东平
作品数:50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大体肿瘤体积 四维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疗法
邵倩
作品数:93被引量:309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四维CT 放射疗法 大体肿瘤体积 保乳术后 部分乳腺外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