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0篇“ 癌前状态“的相关文章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状态病变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居全球肿瘤死因第三位,总生存率低,治疗预后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胃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上一半人口感染H.pylori。H.pylori感染也是胃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发生的重要原因,PLGC与胃发生密切相关,在病变早期阶段,延缓或逆转PLGC则成为治疗和预防胃的关键。本文综述了PLGC的进展过程中根除H.pylori的重要性及有效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周举坤张晓彤孙振灿王军郑亚王玉平姬瑞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癌前病变化学预防
胃黏膜状态病变的内镜下随访策略被引量:2
2023年
状态病变是症的危险因素,对检出此异常的高危人群进行规律、高质量的内镜随访将对胃筛查和预防大有裨益。而不规律的随访或失访,将导致患者错过早期干预的时机,有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结局。本文对各个国家地区针对状态病变的随访策略进行汇总,并作一综述。
董泽华许祐铭吴志丰吴练练李佳于红刚
关键词:胃肿瘤癌前状态癌前病变消化内镜随访
慢性萎缩性胃炎状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023年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的不断发展,症愈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胃作为我国发病率第三大恶性肿瘤不容小视。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成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统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状态,在此阶段进行干预和治疗,可以极大程度降低胃的发生率。本文将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状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临床学者提供参考。
李锦涛张闽光
关键词:中医西医
比较2种血清学方法在胃状态中的筛查价值
2023年
目的比较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17(简称新“ABC法”)与新型胃筛查评分系统(简称新型评分法)在胃状态中的筛查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因胃部不适收治入院的患者932例,所有患者均做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检测,并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根据血清学方法,将新“ABC法”和新型评分法均分为高危、中危、低危3组。结果2种血清学方法高、中危组胃检出率均高于低危组(P<0.05);新型评分法高、中危组状态检出率均高于低危组(P<0.05)。新“ABC法”和新型评分法诊断胃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7%、71.28%和89.19%、62.57%;新“ABC法”和新型评分法诊断状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8.79%、71.36%和44.81%、70.44%。结论2种血清学方法均适用于胃筛查,其中新型评分法在筛查胃状态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
潘荣强曹宪伟俞旭
关键词:胃肿瘤癌前状态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
Hp在胃状态中的致炎作用及中药调控研究进展
2023年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自身的毒力因子及相关炎症可诱导胃黏膜萎缩、化生甚至变。从正常黏膜到变黏膜的发展过程中,及时清除Hp可延缓甚至逆转恶化的发生。Hp入侵宿主细胞可引发炎症反应,且Hp较难清除,导致炎症状态贯穿疾病全程。中医药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影响疾病进展,在调控Hp相关炎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炎症反应、黏膜萎缩以及化生等具有较好疗效。因此,深入研究Hp在胃状态中的致炎作用及中医药调控机制,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张岚弛谢晶日
关键词:炎症反应
中国结直肠病变和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被引量:61
2022年
随着饮食结构持续改变和人口老龄化, 结直肠不仅已成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且发病率仍不断攀升, 疾病负担沉重,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尽早发现和处理结直肠病变与状态, 特别是结直肠腺瘤, 有助于降低结直肠发病率和死亡率, 实现预防关口移和重心下移。鉴于此,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 并联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多个学会, 组织我国消化、内镜、肿瘤和健康管理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本共识, 内容涵盖结直肠病变与状态的定义、预防、筛查与诊断、治疗与随访等多个部分, 以期为我国结直肠病变和状态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健康管理与体检专业委员会李兆申令狐恩强王贵齐柏愚赵胜兵王树玲潘鹏夏天杨帆贺子轩王同昌
关键词:癌前状态癌前病变结直肠癌
《中国结直肠病变和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解读被引量:10
2022年
本文对《中国结直肠病变和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的出台背景以及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 如结直肠病变和状态的概念界定、结直肠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分层筛查策略、新技术的应用和筛查依从性等进行解读。
王智杰柏愚
关键词:癌前状态癌前病变结直肠癌
川西北地区胃流行病学及胃镜活检检出胃状态病变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川西北地区(绵阳、德阳、广元)近5年胃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胃状态及病变胃镜检出情况,了解区域内胃患病趋势及胃镜下胃状态病变诊断水平。方法:第一部分:收集川西北地区10家医院(四川绵阳四0四...
唐榛
关键词:胃癌癌前状态癌前病变
OLGA胃炎评价标准在胃黏膜状态病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2022年
目的:分析组织学胃炎评价系统(OLGA)胃炎评价标准在胃病变随访过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至7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682例,其中男352例,女330例,年龄(48.2±12.3)岁。采用组织学OLGA胃炎评价标准进行分组(Stage-0~Ⅳ),非萎缩性胃炎412例,萎缩性胃炎270例。比较5年随访过程中不同OLGA组间萎缩进展率/逆转率,上皮内瘤变检出率以及胃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共有437例患者完成内镜随访,其中Stage-0组207例,Stage-Ⅰ组158例,Stage-Ⅱ组47例,Stage-Ⅲ组18例,Stage-Ⅳ组7例。共有24例发生萎缩进展,78例发生萎缩逆转,共检出5例上皮内瘤变及2例胃。伴随OLGA分组等级的升高萎缩进展率逐步升高(χ^(2)=19.14,P<0.001);OLGA高危组萎缩逆转率明显低于低危组(χ^(2)=4.96,P=0.026);OLGA高危组上皮内瘤变检出率以及胃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低危组,(χ^(2)=29.63、11.60,均P<0.05)。结论:组织学OLGA胃炎评价标准有助于实现胃状态病变的风险分层评估。对OLGA高危组人群制定个体化的内镜/组织学随访方案存在其实际意义。
王霄腾韩丰王超吕宾
关键词:胃肿瘤癌前状态胃炎萎缩性
血浆mSEPT9检测与胃功能三项检查在胃及胃状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并比较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mSEPT9)检测与胃功能三项检查在胃及胃状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胃功能三项检查及血浆mSEPT9检测的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血浆mSEPT9检测与胃功能三项检查,并以其胃镜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血浆mSEPT9检测与胃功能三项检查在胃及胃状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这些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分别有45例、27例。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2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功能三项指标﹝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相比,P>0.05。在行胃功能三项检查的患者中有75例患者自愿接受胃镜检查,其中经胃镜检查被诊断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肠化、胃、胃溃疡的患者分别有45例、7例、12例、1例、1例;在行mSEPT9检测的患者中有38例患者自愿接受胃镜检查,其中经胃镜检查被诊断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胃黏膜肠化的患者分别有5例、3例、1例、2例,但mSEPT9阳性患者中经胃镜检查检出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例胃息肉患者。与mSEPT9检测相比,胃功能三项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肠化的检出率均更高,P<0.05。与mSEPT9检测相比,胃功能三项检查对胃的检出率略低,组间比较,P>0.05。mSEPT9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仅为6%,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及胃黏膜肠化的检出率偏低。结论:与mSEPT9检测相比,胃功能三项检查在胃状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更高,二者在胃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相当。临床上可将mSEPT9检测与胃功能三项检查同时应用于胃及胃状态的筛查中,以提高二者的检出率。
柴宝霞
关键词:胃癌癌前状态

相关作者

刘为纹
作品数:424被引量:1,767H指数:2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胃粘膜 肝肿瘤 胃癌组织
房殿春
作品数:905被引量:4,098H指数:2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幽门螺杆菌 BARRETT食管 端粒酶
王立东
作品数:528被引量:1,952H指数:2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贲门癌 食管癌高发区 食管
张旭晨
作品数:30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研究主题:前期病变 胃肿瘤 消痞灵冲剂 癌前状态 大鼠胃粘膜
杜艳茹
作品数:122被引量:843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化浊解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