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04篇“ 白塞病“的相关文章
白塞病被引量:1
1992年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病变范围广,损害多样,反复发作、治疗困难的疾病。1972年日本厚生省将其定为特定疾患,与其有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对其发病机理、予防治疗及康复锻炼等,进行研究。作者数年前曾有幸访问了伊斯坦布尔,并从此开始了对白塞病的专题研究。
峰下哲王黎曼
关键词:白塞氏病病因
白塞病葡萄膜炎1例
2024年
目的白塞病葡萄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易复发,治疗困难,预后差。本文旨在结合病例及相关文献报道,提供诊疗思路。方法报道1例白塞病葡萄膜炎患者,结合患者情况及文献进行综合讨论。结果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确定诊断及使用激素治疗,该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聂志俊王津袁自由郝少峰
关键词:白塞病葡萄膜炎口腔溃疡
基于《内经》藏象学说论治白塞病
2024年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是一种病因多样,病机复杂的疾病,病变可涉及肝、心、脾、肺、肾五脏。肝失疏泄、心失濡养、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肾阴阳两虚均可导致BD的发生。故以“藏象理论”指导临床论治BD,探究其治疗规律,分别以疏肝清热,行气解郁;养心安神,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清养肺胃;滋补肝肾,补脾助阳为治疗原则,治疗不同证型BD,为临床上治疗复杂的BD提供新思路。
敖彤鑫于静金明秀于鑫洋陈虹宇
关键词:白塞病狐惑病藏象理论
林昌松辨治白塞病经验
2024年
白塞病可归属于中医“狐惑病”范畴。林昌松教授认为,白塞病乃本虚标实之证,肝郁脾虚为白塞病的根本病机,外感邪气为其发病诱因,湿热内蕴为其证候表现。林昌松教授采用《金匮要略》所载的甘草泻心汤,重用甘草,自拟“白塞方”“口炎方”治疗白塞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林昌松教授基于中医经典的原文记载及临床用药经验,提出甘草之用量宜大,常用30~40 g。针对脾胃虚弱证明显的白塞病患者,治以“白塞方”(由炙甘草、党参、鹿衔草、法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等组成)加减,宜用炙甘草;针对湿热炽盛的白塞病患者,拟“口炎方”(组成药物为生甘草、黄芩、黄连、法半夏、干姜、大枣、太子参、薄树芝、淡竹叶、车前子等)治疗,宜用生甘草。同时强调患者平素“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对防止白塞病复发的重要性。
刘连杰郑雪霞吴琪林昌松
关键词:白塞病狐惑病甘草泻心汤甘草
外阴白塞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24年
该文介绍1例外阴白塞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该案患者在诊治之初即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治疗策略,中医四诊合参,用甘草泻心汤行个体化施治,配合口服沙利度胺和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取得较好的疗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控制白塞病症状、预防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程、防止复发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方面的独特优势。
卡力毕努尔·克来木徐玥瑾王爱平赵娟朱丽荣胡君
关键词:白塞病狐惑病甘草泻心汤沙利度胺糖皮质激素
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白塞病(BD)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4年
分析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白塞病(B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诊治皮肤黏膜型白塞病患者62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安慰剂加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甘草泻心汤加味加沙利度胺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缓解时间、发作次数、血沉、C-反应蛋白、西药总有效率、中药总有效率、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时间、缓解时间、发作次数这些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更好,观察组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西药联合中药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的副作用比较, P>0.05。结论 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白塞病(BD)的临床疗效确切。
李丹陈熠赵玉肖王庆盛马世龙
关键词:临床疗效
首发白塞病口腔溃疡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调查现状
2024年
通过对首发白塞病口腔溃疡患者疾病的不确定感进行调查,旨在让临床医护人员及家属应积极对首发白塞病口腔溃疡的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以降低患者的不确定感。方法 于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3月10日,选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我院的首发白塞病口腔溃疡住院223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运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频率法分析首发白塞病口腔溃疡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来展示疾病不确定感量总体分布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法分析首发白塞病口腔溃疡患者不同特征的人口学资料,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9.19±15.3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复杂性为(42.96±4.53)分,不明确性得分为(39.22±7.15)分。以UII得分为因变量,一般资料调查表中的7个条目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显示,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对首发白塞病口腔溃疡患者UII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首发白塞病口腔溃疡患者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受经济因素,教育程度、居住地区的影响。要重点针对家庭收入不高、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村地区的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提高首发白塞病口腔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其疾病不确定因素做出贡献。
田淼晶杨文艳李琳
关键词:首发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干预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肠白塞病伴反复肠瘘一例
2024年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口腔、外阴溃疡30年,反复肠瘘26年,加重1月”于2023年6月16日入院。30年前患者出现反复口腔、外阴溃疡,未予重视;26年前患者因右下腹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阑尾炎,行阑尾炎切除术后第二天出现回盲部穿孔行回肠结肠吻合术。
蔡方岚潘小丽田梅
关键词:肠白塞病肠瘘英夫利昔单抗生物制剂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白塞病合并脊柱受累1例
2024年
白塞病可累及关节,通常为非对称性、间歇性外周单关节炎,最常累及膝、踝关节,可见髋关节、骶髂关节受累,但极少累及脊柱。本文报道1例白塞病出现脊柱受累的男性患者,以复发性口腔及外阴溃疡起病,但此病史被患者及医生忽略,后反复因腰痛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先后被诊断为腰椎终板炎、脊柱结核,经NSAIDs、抗结核等治疗无效,后发现溃疡病史被诊断为白塞病;HLA-B27阴性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强直性脊柱炎,再经椎旁组织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病理活检等检查排除感染及肿瘤,诊断为白塞病并脊柱受累,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阿达木单抗治疗,症状、急性时相反应物及影像学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证实诊断。
邹瑶李丽华任翔肖伟
关键词:白塞病脊柱病变
儿童肠白塞病与克罗恩病MR小肠造影影像特征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肠白塞病(BD)及克罗恩病(CD)的MR小肠造影(MRE)影像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肠BD及CD患儿的临床及MRE影像学资料,其中肠BD患儿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5~12(8.4±2.6)岁;CD患儿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7~15(10.2±2.7)岁。观察MRE图像,评估内容包括病变肠管范围,肠壁增厚形式(均匀增厚、偏心增厚)、脂肪抑制T2WI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病变肠壁强化方式(均匀强化、分层强化)、肠腔狭窄,肠腔扩张、肠系膜梳状征、肠系膜脂肪纤维化、肠周淋巴结肿大、肠外并发症(包括肛瘘、盆腔积液)。组间MRE征象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患儿均完成MRE检查,肠道充盈良好,无不良反应。肠BD患儿与CD患儿间病变肠管范围、肠壁增厚形式、DWI信号、肠腔扩张、肠周淋巴结肿大、肛瘘、盆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抑制T2WI信号、病变肠壁强化方式、肠腔狭窄、肠系膜梳妆征、肠系膜脂肪纤维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E安全、有效,肠BD及CD患儿MRE征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吴朔春孙雪峰钟雪梅仪晓立陶然杨梅
关键词:儿童小肠造影白塞病CROHN病

相关作者

管剑龙
作品数:155被引量:533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研究主题:白塞病 骨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白塞综合征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郑文洁
作品数:135被引量:44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塞病 贝赫切特综合征 抗内皮细胞抗体 文献复习
张卓莉
作品数:383被引量:2,375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痛风 结缔组织病
邹峻
作品数:29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研究主题:白塞病 肠溃疡 白塞综合征 肠白塞病 误诊分析
蔡剑飞
作品数:13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研究主题:白塞病 肠溃疡 副肿瘤天疱疮 中医基础理论 脾虚痰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