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13篇“ 监禁“的相关文章
- 终身监禁制度研究
- 本书以我国刑法对终身监禁的立法规定为起点,以限制死刑的适用为目标,采用国际视野,系统分析论证了终身监禁制度的本体论和价值论、终身监禁制度的立法论和司法论及终身监禁制度的改良路径和方案。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
- 楼伯坤作
- 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
- 2024年
- 伴随终身监禁的设立和适用,法学理论界存在扩张终身监禁适用范围的观点。在我国废止死刑进程中,应否寻求死刑替代措施、终身自由刑能否作为死刑替代措施一直以来存在着分歧。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在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方面的功能存在缺陷,与刑法立法科学化存在一定的抵牾。限制终身监禁适用范围具有立法上的必要性和现实中的合理性,在当前的刑事立法中,应将终身监禁限制在贪污受贿犯罪范畴之内,不宜扩张适用。
- 单奕铭
- 关键词:终身监禁死刑
- 终身监禁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 2024年
- 在严格限制死刑适用并大力打击贪污受贿犯罪的背景下,《刑法修正案(九)》引入了终身监禁措施,用以专门针对重大贪污受贿行为。因终身监禁在惩罚严重犯罪方面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从多种途径探讨并解决终身监禁适用中的问题,以期在未来扩大适用范围后发挥最大价值。终身监禁存在不适用减刑制度、不承认重大立功制度的作用、适用范围较为局限等问题。因此,首先,应当明确规定在终身监禁中若使用重大立功制度达到减刑的具体前提;其次,对于终身监禁制度适用于单一罪名,到按照普遍的罪行轻重进行适用。此外,在考虑是否适用终身监禁时,应综合评估犯罪人的认罪态度、人身危险性以及再犯的可能性等因素。
- 沈雪倩
- 关键词:终身监禁死刑刑罚
- 监禁生态的生成逻辑、失范表征和修复路径
- 2024年
- 监禁生态是指罪犯因服刑而失去人身自由,依据国家法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保障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诸多生态因子共同作用下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监狱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就是要引导罪犯重塑体现国家意志、契合社会主流价值观、遵循合法社会秩序的生态。监禁生态由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生产环境、日常交往环境构成,其生态建构过程充满变数并会呈现一定的悖论。监禁生态的修复应在修复生态链、用好环境资源、推进法治生态优化、构建监禁生态理论体系上发力,以建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监狱。
- 刘方冰
- 关键词:生成逻辑
- 论预防性监禁制度的实践法理与中国借鉴
- 2024年
- 传统以刑罚为主的刑事制裁体系在应对高风险犯罪时,预防犯罪之功能发挥并不尽如人意。此外,由于累犯制度预防效果受限于“事后惩罚”的本质特征,难以达至“药到病除”的预防犯罪效果。基于上述制度缺憾,预防性监禁制度为预防特定犯罪分子或群体再次危害社会安全,通过实施具有监禁性质的措施预防再犯罪,从而为刑法在预防犯罪层面提供新的路径选择。在具体制度落实层面,预防性监禁制度与刑事制裁存在范式的分野和功能的互补。为提升预防效果,我国可构建“惩罚与预防—刑罚与保安处分—累犯与预防性监禁制度”的综合性防治模式,并在实施预防性监禁措施时,确保安全价值与自由价值的平衡,避免预防性监禁参与社会治理的“过度监禁”,实现刑事制裁体系的自洽发展。
- 简小文
- 关键词:保安处分
- 论基本权利的本质内涵保障--以终身监禁为例
- 2024年
- 基本权利的本质内涵使得基本权利具有了一个国家权力不能触及的核心,一旦触及本质内涵即意味着公民丧失了行使该项基本权利的可能性。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不能导致公民彻底失去基本权利。基本权利的本质内涵不同于比例原则,它是受到绝对保护而无法在个案中进行权衡的。基本权利的本质内涵保障和比例原则都是国家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正当化条件,但两者在逻辑上有先后之别,本质内涵保障是解决能否限制的问题,而比例原则是解决如何限制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终身监禁的比较可以得出,德国和欧洲人权法院对终身监禁的合宪性采取了本质内涵保障审查,而美国采取比例原则审查的后果就是,只能判断个别类型的犯罪判处终身监禁是否合宪,但无法从根本上对终身监禁本身的合宪性进行反思,从而导致终身监禁的泛滥。我国的终身监禁不得假释、减刑,从目前来看适用特赦的情形也很少,对人身自由的本质内涵保障不利,有必要通过相关的合宪性改进来为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保留未来行使人身自由的可能性,从而符合《宪法》第28条规定的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并重的刑罚目的。
- 王锴
- 关键词:基本权利比例原则终身监禁
- 论“犯罪监禁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及社会工作干预
- 2024年
- 在现今社会各方面生活水平都不断改善的同时,违法犯罪行为也随之层出不穷,违法犯罪行为并不仅仅是罪犯本人的事情,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家庭也在一同承担其成员过错的后果。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家风、家教的育人作用,而犯罪监禁家庭因为父职母职的缺位,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如何尽量减少监禁家庭的负面影响,越来越考验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 王璐
- 关键词:青少年发展
- “阁楼上的疯女人”:卡罗尔·安·达菲诗歌中的“监禁”与“逃脱”
- 2024年
- 英国当代桂冠女诗人卡罗尔·安·达菲在其诗歌中创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疯女人”形象,呼应了19世纪女性作家作品中普遍存在的“监禁”与“逃脱”主题。身体意象成为贯穿达菲早、中、后三个时期诗歌的“疯女人”形象的演变线索。从沉默的身体、反抗的身体到享乐和创造的身体,身体形象的变化展演了达菲诗歌中“疯女人”从被监禁到逃脱,再到超越的心路历程,既体现了达菲对19世纪女性作家创作主体的焦虑的呼应,也反映了诗人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变奏。
- 张孟玲南健翀
- 关键词:疯女人身体女性主义
- 终身监禁制度的实践风险、理念偏差与本土反思——从美国经验的考察展开
- 2024年
- 国内流行的死刑替代论和生刑过轻论都有推动终身监禁刑走向扩张的潜能,其理论出发点和论据均有待商榷。国内学界对终身监禁制度域外经验的了解相对匮乏且滞后,尤其缺少对美国教训的充分认识,因此未能作出深刻的理论自省。在死刑废除运动高涨、改造刑理念式微、刑罚民粹主义流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终身监禁刑从兴起走向泛滥并呈现出诸多令人担忧的特征。美国的终身监禁制度是个失败的样本,其教训警示人们终身监禁制度蕴含巨大的实践风险。我国立法者和司法者必须对终身监禁刑采取审慎态度,不宜盲目扩张终身监禁刑的适用范围,否则有滑向重刑主义和刑罚民粹主义的风险。
- 马乐
- 关键词:终身监禁无期徒刑
- 中国预防性监禁制度的完善路径——基于对域外预防性监禁制度的比较与反思
- 2024年
- 预防性监禁措施的产生是现实发展和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需要。目前,不少国家都建立了预防性监禁制度,但在制度设计环节、适用环节、监禁环节、适用程序和社会危险性评估机制等方面各有优劣。探索中国预防性监禁制度的完善路径,需要对域外预防性监禁制度进行比较与反思。通过深入研究域外预防性监禁制度的主要特征、存在的不足和可供借鉴的有益做法,为在适用原则、制度设计、危险评估、量刑内容等多方面合力推动完善中国预防性监禁制度提供参考。
- 简小文
- 关键词:量刑
相关作者
- 吴宗宪

- 作品数:104被引量:89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社区矫正 监狱学 犯罪人 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法
- 赵秉志

- 作品数:596被引量:6,086H指数:4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典 死刑 刑事法治 中国刑法
- 杨凤宁

- 作品数:31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刑罚 社区矫正 宪法学 刑事司法 教学改革
- 王利荣

- 作品数:103被引量:450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社区矫正 刑罚 犯罪预防 量刑 刑法
- 翟中东

- 作品数:112被引量:5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研究主题:社区矫正 刑罚 监狱学 罪犯 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