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79篇“ 砂体特征“的相关文章
- 华庆油田里98区长82段单砂体特征及发育模式
- 华庆油田里98区位于甘肃省华池县境内,其区域面积达到45km2。区域上属陕北斜坡西南段,为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目前华庆油田储层构型的识别与分析较为笼统,现有的成果认识不能很好地指导油田后续开发,因此需要对主力砂体进行精细...
- 郭倩雯
- 关键词:华庆油田沉积微相
- 松辽盆地萨尔图油田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河道砂体特征
- 观察分析地震波高频衰减规律,创立了纳米波动新理论,提出地震波高频衰减主要是弹性视衰减,高频视衰减可以恢复。地震波高频衰减恢复方法创新及其软件算法创新,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理论和处理技术取得颠覆性、革命性突破,大庆萨尔图油...
- 李子顺王玉华李浩司朝年程顺国谷跃民郭学斌宋宝权
- 关键词:河道砂体松辽盆地
- 基于CSAMT测量的川井坳陷构造单元及砂体特征
- 2024年
- 为了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实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核能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铀资源为核能发展的基础,能否通过铀矿找矿工作保障天然铀供应,是关系到核能是否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川井坳陷落实了铀矿产地,成矿条件优越,但物探工作程度薄弱,研究各次级构造单元的分布及砂体特征对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地震勘探在划分构造单元和砂体的分布特征方面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
- 李英宾张伟张占彬
- 关键词:CSAMT砂体
-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杨米涧地区长6致密油储集砂体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1
- 2024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致密油历经十余年摸索,目前已实现规模开发。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杨米涧地区长6段为主要致密油开发层位,但区块油气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不佳。以常规孔渗、高压压汞等岩心化验为基础,结合铸体薄片等镜下观测技术来分析杨米涧地区长6致密油储集砂体特征,并探讨成岩作用对长6致密油储集砂体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杨米涧长6致密油储集砂体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填隙物主要以孔隙式胶结填充孔隙,主要储油空间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造成其呈现特低孔-超低渗特征的成岩作用除强压实+强胶结复合作用之外,交代作用对储层致密化也有一定贡献;溶蚀作用和压溶作用是形成中孔-低渗富油砂带的主要因素。
- 王爱民王朝张瑶瑶艾兵权李艾峰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 中国西部三大盆地古生界典型海相砂体特征、分布及意义
- 2024年
- 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是中国西部三大含油气大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领域广泛,其中海相成因的陆源碎屑岩砂体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之一。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国西部三大盆地古生界典型海相砂体特征、分布进行刻画,并阐述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西部三大盆地主要发育四大类海相砂体:(1)滨岸砂体,通常发育于无障壁海岸附近,主要受波浪和沿岸流等动力作用的影响,砂体碎屑颗粒分选、磨圆好,发育典型的冲洗层理,主要发育于塔里木盆地泥盆系东河塘组和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辛集组;(2)潮汐砂体,形成于有障壁的海岸环境,主要受潮汐作用控制,砂体发育典型的潮汐层理,主要发育于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和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太原组;(3)陆棚砂体,主要发育于浅海陆棚环境,受海流和风暴潮等影响,具有沉积厚度大和储集性能好的特点,主要发育于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和四川盆地志留系石牛栏组;(4)浊积砂体,主要发育半深海-深海环境,由深海浊流沉积形成,通常具有高孔隙度和渗透性,是优良的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却尔却克组。上述四类海相碎屑岩砂体在三大盆地不同层位广泛发育,大面积分布,构成了良好的油气储集层。系统研究三大盆地古生界海相碎屑岩砂体具有重要的构造地质学意义、古地理学意义、古海洋学意义和重大的油气地质意义,对于深化认识海相碎屑砂体的油气地质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田景春王峰郑启明张翔林小兵梁庆韶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古生界地质意义
- 阿其图乌拉地区下白垩统赛汉组结构及其砂体特征研究
- 2024年
- 研究区位于腾格尔坳陷的北西部,区内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发育的古河道砂体中,因此,厘清找矿目的层赛汉组结构,尤其是砂体发育特征,有助于快速推进找矿工作进程,提升铀矿勘查效果。本文以研究区完成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资料为基础,结合岩石电阻率特征及钻孔资料,对下白垩统赛汉组结构及其砂体发育特征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下白垩统赛汉组顶板埋深约150 m,由凸(隆)起向凹陷中心倾伏,都日木凹陷最大厚度约550 m,总体上为“泥—砂—泥”三层结构;其中上层泥岩厚度为80~100 m,中层主要发育辫状河及三角洲相砂体(主要分布于都日木凹陷),横向连续稳定,宽约8~13 km,厚度由北西向南东增厚至220 m,底层泥岩厚度为100~280 m。找矿目的层上述发育特征,为区内铀矿资源评价提供了地质—地球物理信息。
- 谢明宏
- 关键词:CSAMT地电结构砂体
- 准噶尔盆地南缘楼庄子地区头屯河组下段砂体特征与铀成矿关系探讨被引量:3
- 2023年
- 楼庄子地区是准噶尔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化的集中带之一,头屯河是其主要找矿目的层。文章以楼庄子地区头屯河组下段含矿砂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其厚度、含砂率和碎屑物含量、w(U)、w(Th)、w(C有)和w(S)值等数据,分析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与铀矿体关系。结果认为:头屯河组下段含矿砂体属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分支河道较发育,砂体分布稳定、连续且厚大,具备完整的“泥-砂-泥”结构,渗透性好,有利于成矿流体的迁移,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流体运移通道和赋矿空间;矿体主要赋存于孔隙度高、渗透性好、富有机质的粗砂岩、砂砾岩中,砂体中泥岩夹层为0~2层时,成矿概率较大。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砂体垂向岩性序列组合样式和平面展布形态共同决定了铀矿化类型及富集部位,砂体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处有利于铀成矿,并且矿石品位与砂岩中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 黄松贾为卫闫晶晶
- 关键词:砂体展布铀成矿
- 吉林油田黑70区块高台子油层单砂体特征与剩余油分析
- 吉林大情字井油田的开发现在进入中后期阶段。油气赋存的单砂体垂向叠置、侧向接触等关系复杂,空间接触样式多变,导致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明确,区块现有研究认识已不能满足油田未来的精细开发需求。本论文以大情字井油田黑70区块青一段为...
- 田婉婷
- 关键词:油田开发剩余油分布
- 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姚下段红色砂体特征、成因及找矿意义被引量:6
- 2023年
- 松辽盆地主力产铀层位——姚下段红色砂体的成因是制约砂岩型铀矿找矿思路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开展盆地西南部姚下段红色砂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及时空特征的系统研究,明确了松辽盆地西南部姚下段的红色砂体宏微观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姚下段沉积期古气候、伴生红色泥岩、古河道、古水深等多因素耦合分析,认为姚下段红色砂体呈面状展布、砂体厚度中心严格受古河道控制、岩石孔隙间发育强烈赤铁矿化等一系列宏微观特征是姚下段沉积期受极热气候事件影响的炎热干旱古气候背景中的震荡变热旋回的陆上河流相沉积的地质记录,提出松辽盆地西南部姚下段红色砂体主体以极热古气候控制下的原生河流相沉积成因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盆地西南部钱家店断陷、龙湾筒断陷等深部富铀建造之上红杂色建造中原色红色砂岩断裂附近的灰色砂岩透镜体,姚下段红色砂岩中夹的薄层灰色泥岩附近的灰色砂岩集中区,均是有利的渗出成矿目标地质体。该研究明确了盆地西南部主力产铀层位红杂色建造的原生性,指出姚下段具备渗出成矿的先决条件,进而为区内利用渗出找矿新思路开展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 邢作昌李子颖王海涛贾立城宁君田明明刘武生吴大坤林效宾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
- 延145~延128井区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单砂体特征研究
- 2022年
- 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系统研究延145~延128井区山西组浅水三角洲相储层的长期、中期、短期基准面旋回。研究认为山西组可划分为2个长期、6个中期和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4种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砂体叠置类型,A/S比值变化对单砂体叠置模式的影响。通过分析保德楼扒沟和柳林成家庄野外地质剖面实测数据,结合研究区密井网资料,认为通过河道砂体垂向厚度的变化、河道等高程对比方法、单砂体期数的变化以及测井曲线形态的变化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单砂体的横向边界。结合单砂体的描述成果,认为孤立型单砂体可以作为后续的井网加密、剩余气进一步挖潜的对象。
- 潘福友
-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山西组三角洲沉积单砂体剩余气
相关作者
- 田景春

- 作品数:455被引量:4,636H指数:38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储层特征 塔里木盆地 层序地层 延长组
- 李子颖

- 作品数:398被引量:1,623H指数:27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铀矿 砂岩型铀矿 铀成矿 铀矿床 铀
- 张磊

- 作品数:19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 研究主题:砂岩型铀矿 伊犁盆地 铀成矿 西山窑组 伊犁盆地南缘
- 王明太

- 作品数:40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直罗组 鄂尔多斯盆地 铀成矿 砂岩型铀矿 铀
- 马汉峰

- 作品数:36被引量:33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砂岩型铀矿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