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9篇“ 研发补贴“的相关文章
政府研发补贴下多主体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研究
2025年
随着政府研发补贴的持续增长,政府研发补贴过程中企业骗补、政企合谋、寻租行为等现象不断出现,阻碍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探索提高政府研发补贴效率的方案,文章在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创新企业、公众的三方博弈模型,探究各主体的演化均衡策略及决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创新企业实质性创新、政府监管、公众监督是最终的演化均衡策略.2)研发成本和创新失败风险是影响创新企业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一旦超过承受阈值就会使创新企业增加对研发成本和创新失败风险的敏感度而放弃研发的意愿.3)政府的监管成本和显性补偿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会给政府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4)公众的监督成本是影响其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公众监督产生的外部压力会倒逼企业实质性创新,也能为政府研发补贴效率的提升贡献力量.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政府对企业有效研发补贴提供思路借鉴.
李玉琼伍丽萍
关键词:政府补贴演化博弈
政府研发补贴、企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溢出效应
2025年
企业科学研究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中国企业科学研究投入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致使企业缺乏原始创新。在此背景下,文章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科学研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显著提高了企业科学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率,有助于缓解企业科学研究面临的市场失灵问题。机制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贴主要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招纳优秀人才、缓解融资约束以及促进产学研合作来驱动企业科学研究。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在中文科学论文方面、大型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拓展性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科学研究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企业科学研究可在提高自身技术创新水平的同时,对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加强企业科学研究能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郑世林郑世林
基于技术不确定性的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研发补贴策略研究
2024年
公共部门在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中利用企业已有的研发能力来进行技术获取,可以提高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水平和效率,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基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不确定性,研究了公共部门对企业的研发绩效补贴策略及研发投入补贴策略。经研究分析发现,两种研发补贴均能降低企业在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可行性阈值,从而拓宽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技术可行性范围,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两种研发补贴策略对技术可行性阈值的降低程度不同。两种研发补贴均能提高企业研发绩效及社会公共效益,且当技术不确定性较低,或者企业研发能力较强时,公共部门在采取研发绩效补贴策略时单位补贴额带来的企业研发绩效及社会公共效益的增量会更高,公共部门更适合采取研发绩效补贴策略;当技术不确定性较高,或者企业研发能力较弱时,公共部门更适合采取研发投入补贴策略。
王露
金融科技与公共研发补贴政策的实施绩效被引量:1
2024年
如何提高单位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撬动作用是公共研发政策治理的难题。本文从金融科技的视角出发,使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金融科技是否可以通过公共治理机制提升公共研发补贴政策的实施绩效。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抑制研发操纵倾向、规范补贴资金的使用等显著促进研发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撬动作用。本文研究证实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放大财政政策实施效果,为金融科技助力研发补贴等公共资源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王红建过江明邢斐
关键词:金融科技研发补贴
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2024年
文章利用2007—2019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补贴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发补贴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投入促进效应更显著,而对小规模企业的创新产出促进效应更显著;相比国有企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融资约束低的企业,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竞争强度高的企业和融资约束高的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促进效应更加显著。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控制后,上述主要结论仍然稳健。因此,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应考虑企业和行业差异,并结合竞争政策和融资政策,从而提高政策有效性。
谭洪益
关键词:研发补贴
研发补贴对集成电路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研究
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新的发展动力。而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是全球竞争的核心领域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鉴于集成电路企业研发活动...
周瑞康
关键词:研发补贴
政府研发补贴与体育企业研发行为——基于体育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以创新为驱动力,为了研究政府产业政策对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企业研发行为为落脚点,基于2009—2019年体育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索了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体育企业研发行为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会激励体育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但是对研发强度和专利授权数量并没有显著性影响。这种研发“强数量、弱质量”的现象,说明企业可能通过低质量的专利来获得政策优惠,不利于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体育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明显;对于不同周期而言,发展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研发质量显著提高,而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更容易发生研发操纵行为。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研发补贴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创新。研究结论反映出了我国体育产业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目标的偏离,提出可以探索实施“双重激励+研发补贴”制度、健全政府研发补贴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措施,来优化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达到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刘圣文张津硕李树旺
关键词:研发补贴
高校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补贴的专利数量和质量效应被引量:1
2024年
高校是中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主力军,政府对高校的财政补贴是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瓶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运用专利文献挖掘法识别关键共性技术专利,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面板数据,从专利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分析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补贴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提升高校关键共性技术专利数量,但对专利质量没有显著影响甚至产生抑制效应。这一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财政补贴产生的专利申请更少,但专利授权更多;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财政补贴形成的专利质量更高。为改善研发补贴的专利质量效应,要优化以市场应用为导向的补贴分配机制、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补贴考核机制。
胡凯谢芬吕碧君
关键词:高校财政补贴
非对称企业研发补贴研究
2024年
本文建立一个空间价格歧视下的四阶段博弈模型,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非对称企业的最优研发补贴政策。在政府不给予任何企业补贴、仅补贴大型企业、仅补贴小型企业三种情况下,从政府和消费者的角度对比不同情况下的社会福利水平、社会研发投入和消费者剩余。
赵嘉烁
关键词:研发补贴社会福利
研发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4年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政府补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未来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以推动产业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政府补贴中,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文排除非研发补贴的干扰,使用2013年—2022年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数据,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和产业链视角,实证分析研发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研发补贴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研发补贴的激励作用表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研发补贴使得企业倾向于选择“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策略,二是研发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和中游企业的激励作用强于下游企业,且下游企业更倾向于策略性创新行为。
赵球张超
关键词:研发补贴新能源汽车融资约束

相关作者

朱平芳
作品数:118被引量:2,99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R&D 研发补贴 企业
李世奇
作品数:14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研发补贴 企业 面板模型 金融科技 金融
邢斐
作品数:35被引量:983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企业集团 研发补贴 技术创新 不确定性 经济政策
尚洪涛
作品数:51被引量:4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上市公司 企业 研发补贴 会计准则 政府补贴
陈修德
作品数:60被引量:720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企业 研发补贴 随机前沿分析 管理层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