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篇“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相关文章
- 煤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模拟实验研究
- 2019年
- 为研究煤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反应)过程中硫化氢气体的形成机制,采用自主设计的高温高压封闭反应装置,在高温真空条件下用两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在含水条件下与硫酸镁进行气体生成热模拟实验。使用Agilent7890B气相色谱对热模拟温度(250℃~600℃)8个温阶的气体产物进行取样分析,探究了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TSR反应能够促进煤中烃类大分子的裂解,尤其是CH4气体的生成;CO2生成曲线由降到升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TSR反应的进程;H2含量呈波动性变化,可能是煤中硫自由基和氢的供给及消耗与硫化氢的成生呈此消彼长关系,是多种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煤中硫含量对TSR反应程度有较大影响;煤加水反应体系中H2S生成量较小,发生了程度较低的TSR反应,硫酸镁的加入使反应体系中H2S生成量增大,硫酸镁促进了TSR反应,加速了烃类大分子分解。
- 邓奇根吴喜发王颖南
- 关键词:硫酸盐硫化氢
- 一种研究稠油热采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硫化氢的实验系统
- 一种研究稠油热采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硫化氢的实验系统,是一种模拟原油与油藏矿物中硫酸盐反应生成硫化氢的实验系统。实验系统由实验反应发生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气体检测分析系统、气体收集系统、反应产物处理系统等组成。实验...
- 林日亿韩超杰王新伟翟翀罗建军宋多培田鑫
- 文献传递
- 四川盆地彭水地区五峰组黑色页岩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矿物学研究
- 对四川盆地彭水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剖面黑色页岩中的硬石膏、黄铁矿、方解石脉进行了矿物学分析,结果显示,脉体中硬石膏为溶蚀残余,黄铁矿平行于脉体两边对称分布,从中心至边缘,晶体大小和完整性不断变化,方解石为次生自形晶,这些特征...
- 罗厚勇刘文汇王万春腾格尔范明韩元红
- 关键词:硬石膏黄铁矿五峰组
- 文献传递
- 煤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成生H2S气体的规律模拟研究
- 近年来,煤矿井下煤层硫化氢(H2S)气体异常富集引起的异常涌出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煤矿H2S气体的成因类型众多,从已有的研究证据和我国煤矿H2S气体矿井的分布看,硫酸盐生物还原作用(B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
- 张剑辉
- 关键词:硫化氢气体异常涌出矿井安全
- 四川盆地彭水地区五峰组黑色页岩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矿物学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对四川盆地彭水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剖面黑色页岩中的硬石膏、黄铁矿、方解石脉进行了矿物学分析,结果显示,脉体中硬石膏为溶蚀残余,黄铁矿平行于脉体两边对称分布,从中心至边缘,晶体大小和完整性不断变化,方解石为次生自形晶,这些特征都表明该矿物组合是黑色页岩中发生过TSR的特色矿物组合。溶蚀硬石膏能提供反应所需的硫酸根离子,黑色页岩中有机质及其演化产物提供了还原剂,TSR形成的硫化氢与铁形成的黄铁矿沿脉体分布,方解石主要为成矿流体沉淀所致。这一特征拓宽了高演化阶段成烃流体TSR发生的范畴,证明了TSR在地质条件下的广泛发育,有利于对海相层系油气形成的认识。
- 罗厚勇刘文汇王万春腾格尔范明韩元红
- 关键词:硬石膏黄铁矿五峰组
- 原油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中有机硫化物的形成和分布
- 2014年
- 本文利用高压釜反应装置,在高温高压含水条件下对吐哈原油与硫酸盐热化学反应体系(ThermochemicalSulfateReduction,简称TSR)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利用微库仑仪和气相色谱仪对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分析,用库仑仪对油相的总含硫量进行测定,傅里叶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 MS)对反应后的油相产物的总硫变化和油相硫化物的组成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H2S的含量逐渐增加。随着TSR反应程度的加深,油相产物中,具有较强热稳定性的噻吩类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增加。FT-ICR MS鉴定出油相化合物中含硫化合物类型主要有S1、N1S1、O1S1、O2S1,其中S1类化合物占绝对优势,分析发现TSR反应使原油的油相产物存在噻吩类物质向苯并噻吩类转化的趋势。
- 刘阳岳长涛李术元宋鹤仇登可
- 关键词:有机硫化物
- 油气藏有机硫化物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的分布与形成
- 2014年
- 文章利用高压釜反应装置,在高温高压含水条件下对胜利原油与硫酸镁热化学还原反应体系(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简称TSR)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利用傅里叶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 MS)对反应后的油相产物的总硫变化和油相硫化物的组成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硫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FT-ICR MS鉴定出油相化合物中含硫化合物类型主要有S1、S2、N1S1、O1S1、O2S1,其中S1类化合物占绝对优势。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油相产物中有机硫化物的演变过程是由噻吩系列逐渐到苯并噻吩系列再到二苯并噻吩系列的过程,在沉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油气藏中噻吩系列和苯并噻吩系列的相对含量可以作为成熟度的指标。
- 刘阳岳长涛李术元宋鹤仇登可
- 关键词:MS有机硫化物
-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是普遍发生于碳酸盐岩层系中的地质现象,不仅能够引起油气藏中H2S的富集,其产生的各种酸性气体还对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明显的溶蚀改造作用。总结了TSR反应发生的温度范围、动力学机制、反应过程中的热释放、参与反应的各个组分及其产物,并以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为例探讨了TSR反应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揭示了白云石化作用和深埋藏溶蚀作用早期对飞仙关组储层改造作用以及TSR在埋藏后期对储层储集性能进一步改善的作用。
- 李立标何艳芳周彬周亚丽
- 关键词:硫酸盐储层
- 麻江奥陶系古油藏中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来自分子标志物的证据被引量:7
- 2013年
- 贵州麻江大型古油藏主要储集层为志留系翁项群砂岩和奥陶系红花园组碳酸盐岩,并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1n)泥岩为主力烃源层。麻江地区古生界碳酸盐岩固体沥青等效镜质组反射率达1.08%~1.82%,具有较高的二苯并噻吩类含量和甲基二苯并噻吩/甲基菲比值(MDBT/MPH=0.71~1.38),推测古油藏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其中以坡脚寨红花园组TSR最为强烈,不仅金刚烷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极为丰富,而且碳同位素明显较重(δ13C=-28.4‰)。初步的分析表明,高丰度的二苯并噻吩类可能是联苯类化合物与TSR过程中形成的还原态硫作用的结果。
- 王广利李宁熙高波李贤庆师生宝王铁冠
- 关键词:固体沥青金刚烷全二维气相色谱
-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基元步骤与反应机理初探被引量:11
- 2008年
- 利用高压釜对Fe2(SO4)3、Al2(SO4)3、MgSO4、CaSO4、Na2SO4及K2SO4等六种硫酸盐与正庚烷发生反应的可能性进行了热模拟实验。研究发现,400℃时Fe2(SO4)3、Al2(SO4)3和MgSO4都能与正庚烷发生强烈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主要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硫化物、硫化氢、炭以及硫醚、硫醇、噻吩等有机硫化物;而相同条件下CaSO4、Na2SO4及K2SO4参与TSR的程度则很低。根据六种硫酸盐与正庚烷反应后气油固三相产物的分析结果,探讨了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基元步骤与反应机理。
- 丁康乐李术元岳长涛钟宁宁
- 关键词:硫酸盐正庚烷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