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62篇“ 社会主体“的相关文章
社会主体参与非急救转运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2025年
非急救转运是解决非急救需求挤占急救转运资源、转运资源不均衡等问题的有效措施。综合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法律责任视角以及医疗法规与政策框架分析当前我国非急救转运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发现社会主体参与非急救转运存在非法经营、医疗过错与医疗事故、合同违约、隐私泄露、交通违法行为以及不当宣传与欺诈等方面法律风险,导致非急救转运服务市场规模发展受限。对此,社会主体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并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保持良好沟通与合作。同时,社会主体还应当注重自身品牌建设,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满意度。
刘伟陈瑞强樊琳
关键词:卫生法社会主体法律风险
基于社会系统方法与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建设
2024年
该文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法和社会主体研究法,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建设在社会系统和社会主体的角度下的重要性和影响。通过社会系统研究,认识到社会主体研究法强调人民群众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中的决定作用,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作为社会主体社会历史发展的贡献。通过研究社会有机体和不同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为公共图书馆工作和公共图书馆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视角,帮助图书馆员和图书馆学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的演变和变化。该文旨在深入探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社会系统和社会主体研究方法,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杨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馆学五定律社会系统社会主体
社会主体视角下中国社区基金会发展及启示研究
2024年
社区基金会最早起源于美国1914年建立的全球第一家社区基金会——克利夫兰社区基金会。作为一种舶来品,2009年中国建立了第一家以“社区基金会”命名的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新型公益性社会组织,社区基金会在此过程中进入了群众的视野。探讨中国社区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指引。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内涵与中国社区基金会原则的交织,并结合古代、近代、现代慈善事业的呈现与解读,以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为案例,具体分析其运营模式、服务内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结合,从而得出这一方法对中国社区基金会产生的必要性及发展的一些启示。Community foundations originat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orld’s first community foundation, the Cleveland Found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14. As an imported concept, China’s first community foundation named “community found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2009 as the Guangdong Qianhe Community Charity Foundation.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social changes, communities, as the “cells” of society,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governance. As a new type of public welfare social organization, community foundations have come into the public eye during this process. Exploring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in China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social subject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Marxist social subject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principles of Chinese community foundations. It also presents and interprets charitable activities in ancien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ontexts. Using the Guangdon
赵双双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对个人慈善捐赠的启示
2024年
为了促进个人慈善捐赠的发展,此研究以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探讨得出对个人慈善捐赠的启示。首先,此研究探讨了个人慈善捐赠的重要性。其次,就个人慈善捐赠不乐观的现状,分析出了个人慈善捐赠存在个人慈善捐赠意识不强,民众信任问题以及慈善组织单一难以吸引捐赠者这三个问题。然后,针对以上问题,此研究提出了三条建议,包括加强人民群众慈善意识,完善慈善法规与评估机制,发展慈善组织与丰富慈善内容。最后,此研究得出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有助于实现人人慈善,推动慈善事业的繁荣和长远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赵红
关键词:个人捐赠慈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分析《流浪地球》成功因素
2024年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以震撼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中国式情感内核在一众电影中脱颖而出,《流浪地球》也被誉为“打开中国科幻电影大门之作”;2023年《流浪地球2》于春节档上映,历经四年筹备、拍摄,这部续作超越了前作,以更加宏大的叙事、更扎实的理论背景,以及更加细致的特效制作等收获了国内外的好评。
邢宇潇
关键词:科幻电影群众史观
社会主体研究法在智慧养老服务领域的运用研究
2024年
社会主体研究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部分,其指导作用可运用于智慧养老服务领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发展智慧养老有助于缓解当前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本文分析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优化建议,以提升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智慧养老服务。
高馨
关键词:养老服务银发经济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的问题及路径探析
2024年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为指导,以新时代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的要求为背景,首先对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进行阐述,同时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建设者也是享受者;其次,运用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指出乡村群众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即主体自觉意识不强、参与文化振兴能力欠缺、存在对乡土文化认同困境;最后,聚焦于问题的解决,表明提升农民参与文化振兴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培养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能力、增进农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是保障乡村文化建设有效路径。
田江丽
关键词:农民
通向社会主体性美学--黄药眠对当今文艺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理解黄药眠美学思想,首先需要把握其革命美学家和革命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其次需要看到他面对朱光潜美学和胡风美学的双重挑战。由此理解前提去看,他在20世纪40至50年代的美学思想中呈现出唯物的和人民的、客观的和主体的、政治的和艺术的、社会的而非个人的等成分,具有社会主体性美学的鲜明特点。当前需要在新的语境下从中引申出新理解。
王一川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社会主体参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行动逻辑——基于上海市J社区的个案被引量:1
2024年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发挥作用。社会主体作为重要主体之一,其参与协同育人的行动逻辑有待被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对上海市J社区的财经素养教育项目社会主体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实践轨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主体具有育人潜力,其行动受到利益关联和利益协调的影响,且其角色具有动态变化性。提出开发社会主体的育人潜力、平衡家校社三方的利益关系、关注社会主体在协同育人中的角色变换等建议。
刘邓可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主体
语言景观与村落社会主体的身份建构:苏州虬泽村的个案被引量:1
2024年
在苏南地区,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乡村人口出现了“出”和“进”的双向流动;伴随着人口流动过程,乡村社会主体身份和社会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了解这种变化是有效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新课题。社会主体身份和社会关系变化既反映在乡村社会的语言景观变化中,也由乡村社会的语言景观所构建。本文以超级村庄虬泽村为个案考察语言景观对村落社会主体的身份建构。在提出建构身份的语言景观资源系统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景观民族志方法对虬泽村七大类语言景观进行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描写,从中看到虬泽村社会不同群体身份具有多重性、变化性、流动性的特征,不同群体在互动中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关系,表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关系变迁及其机制的复杂性。
殷志平
关键词:身份建构

相关作者

黄捷荣
作品数:48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社会主体 体育科学 市场经济活动 现代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运行
祝福恩
作品数:245被引量:269H指数:8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科学发展观 领导干部 从严治党 党代会报告
刘旺洪
作品数:80被引量:799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制现代化 社会管理创新 法律意识 法律效益 社会主体
公丕祥
作品数:220被引量:1,882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治思想 法治现代化 依法治国 法治 法治发展
邬奇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个人化 社会主体 历史根据 社会形态 当代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