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35篇“ 神经节苷脂“的相关文章
- 神经节苷脂GM3的血管保护作用
- 2024年
- 神经节苷脂是一类富含唾液酸的糖化鞘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德国化学家克伦克(E.Klenk)首次在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和泰萨二氏病(TaySachs disease,TSD)的患者大脑中分离出这种糖脂,由于其在神经节细胞中含量丰富,所以将这类糖脂命名为神经节苷脂[1].
- 祝敏哲付毅付毅
-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尼曼匹克病神经节细胞糖脂唾液酸
- 高效测定神经节苷脂GM1及其杂质的药物分析方法
- 本发明名称为高效测定神经节苷脂GM1及其杂质的药物分析方法,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缓冲盐溶液与有机相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能够有效分离、测定神经节苷脂GM1有关物质及含...
- 李慧姜小平宋玉平魏长峰李晓磊管凯林翟建华邹丽红吕园园马明辉梁鑫淼郭志谋丰加涛
- 儿童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与神经节苷脂抗体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患儿的临床特点与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anglioside antibodies,AGAs)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并依据分析结果,评估神经节苷脂抗体与疾病分型、临床特征的关系,为临床合理治疗、估计疾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诊该疾病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病情及肌电图检查结果,划分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sensory axonal neuropathy,AMSAN)3个亚型。检测患儿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统计抗体总体阳性检出率、各亚型重症GBS患儿抗体的构成比,比较各亚型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疾病治疗效果等。结果AIDP组、AMAN组及AMSAN组研究对象的AGAs整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性别、年龄差异。AMAN组中GM1-IgG、GQ1b-IgG和GD1a-IgG的阳性检出值均高于AIDP组(P<0.05);AIDP组抗体阳性者,肢体无力、延髓症状(呼吸受累)、肢体麻木、腱反射消失的发生率,入院时下肢肌力减退程度均大于抗体阴性组;脑脊液蛋白升高更明显,肌力改善所需时间更长、出院时下肢肌力更低(P<0.05)。抗体阳性组ΔHughes评分为(1.04±0.80)分,抗体阴性组为(1.69±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AN组AGAs阳性研究对象,第Ⅶ对颅神经受累发生率相对更高,对比AGAs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AN组中GM1-IgG、GQ1b-IgG和GD1a-IgG的抗体阳性检出率更高,AIDP患儿的AGAs阳性者相对病情更重,预后更差,AMAN患儿第Ⅶ对颅神经受累风险程度更高。
- 胡晶李保敏
- 关键词:弛缓性麻痹神经节苷脂预后
-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复方甘露醇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复方甘露醇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复方甘露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予以神经节苷脂钠。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神经修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救治有效率、神经修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复方甘露醇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神经功能修复与重建,优化预后结局,且安全性高。
- 孙刚
-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钠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救治效果
- 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临床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TB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TBI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脑苷肌肽组(51例)和联合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脑苷肌肽组给予脑苷肌肽治疗,联合组联合应用脑苷肌肽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估指标、神经损伤及营养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GCS评分、MMSE评分高于脑苷肌肽组,NIHSS评分低于脑苷肌肽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脑苷肌肽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脑苷肌肽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量(CBF)高于治疗前,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CBF高于脑苷肌肽组,RI、Vm低于脑苷肌肽组(均P<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预后良好占比高于脑苷肌肽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治疗TBI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降低神经损伤和应激水平,提高神经营养状态,改善预后。
- 李俊梅米丹丽李建英刘燕
-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
- 神经节苷脂GM1在制备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药物中的用途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神经节苷脂GM1在制备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GM1对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够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再次发病,或降低脑卒中再次发病的几率和频率,且安全性良好。
- 徐峰马芳
- 6例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变异型吉兰巴雷谱系病患儿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的变异型吉兰巴雷谱系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2022年8月—2023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变异型吉兰巴雷谱系病患儿6例,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脑脊液生化检查、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IL-1β、-5、-6、-8、-17)、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神经电生理和头颅MRI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等。结果6例患儿中Miller-Fisher综合征3例,Bickerstaff’s脑干脑炎2例,面瘫合并瞳孔散大1例。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4例,眼球活动障碍2例,合并眼睑下垂2例,球麻痹2例,肢体无力和腱反射减弱2例,感觉过敏1例,痛性眼麻痹1例,面瘫合并瞳孔散大1例。2例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例,EB病毒抗体阳性1例,单纯疱疹病毒Ⅰ抗体阳性2例,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3例,风疹病毒抗体阳性3例;5例IL-1β、-5、-6、-8、-17不同程度升高;单一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3例,2种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2例,6种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1例。5例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其中3例面神经传导波幅低平、潜伏时间延长;1例上肢运动神经传导波幅低平,传导速度减慢;1例下肢H波消失。6例患儿头颅MRI检查均未见特异性改变。6例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有效,随访1年,GBS残疾量表评分≤2分,预后均良好,其中2例分别于病程第1、2个月后复发,再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合并癫痫1例,联合应用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镁缓释片)规律口服3年余,目前癫痫无临床发作。结论变异型吉兰巴雷谱系病呈多样性、重叠性特点;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种类越多,其临床症状越严重;部分病例有复发,总体预后良好。
- 李婷婷刘艳萍高丽禹霖范宏业张钱林任纯明
- 关键词:变异型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神经电生理检查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不良反应42例文献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2004—2021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数据库对收录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纳入文献30篇,涉及患者42例;男性患者数量为女性的2.23倍,中老年患者居多,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结论 应完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且临床医师仔细阅读,加强该药的临床应用监测,促进其合理应用。
- 张小明陈强
-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 神经节苷脂对初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脑组织AIF表达的调节作用
- 2024年
- 目的研究脑源性高糖苷类物质神经节苷脂(GM1)对初生大鼠在高胆红素血症时脑组织海马CA1区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20只7日龄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M1组。通过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100μg/g构建高胆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NaCl;GM1组在高胆模型建立后立即给予腹腔注射1次GM1(10μg/g),随后在未处死前每天按相同方法及剂量腹腔注射1次GM1。分别于造模后6,24,48,72,96 h观察大鼠行为,随后各组每个时间点各取8只处死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测定不同时间点脑组织海马CA1区AIF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对照组在各时间节点未见明显AIF表达和凋亡细胞;模型组脑组织海马区在6 h出现AIF表达和凋亡细胞,并随时间延长AIF表达和凋亡细胞逐渐增多,于96 h达高峰。与模型组比较,GM1组各时间点AIF表达和细胞凋亡均明显减少(P<0.05),而且GM1组各时间点AIF表达和细胞凋亡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GM1)在初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时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海马CA1区AIF表达及细胞凋亡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 白丹阴怀清杜慧阴崇娟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神经节苷脂类细胞凋亡凋亡诱导因子
- 抗神经节苷脂GD3抗体阳性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一例
- 2024年
- 患者男性,70岁,主诉四肢麻木、无力3月余,加重2天,于2022年4月3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远端麻木、无力,上肢可持物,下肢可行走,行走呈踩棉花感,当地医院行头部CT显示双侧陈旧性腔隙性梗死,脑白质疏松(图1);心脏超声显示左心房增大,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双下肢血管超声显示双下肢静脉血流缓慢瘀滞;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显示双侧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损害,双侧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损害,考虑“周围神经病”,予以甲钴胺0.50 mg/次(3次/d)口服营养神经治疗后未见好转。
- 胡宇静张莹代大伟姜宏佺
-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类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相关作者
- 崔肇春

- 作品数:75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 研究主题:神经节苷脂 GM 鞘糖脂 白血病 子宫内膜
- 陆雪芬

- 作品数:109被引量:49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癫痫 中山古镇 心脑血管病 神经节苷脂GM1 缺氧缺血性脑病
- 丛培旭

- 作品数:37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海参 神经节苷脂 棘皮动物 脑苷脂 脂质
- 黄如彬

- 作品数:21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神经节苷脂 猪脑 缺氧小鼠 化学成分 小鼠
- 梅镇彤

- 作品数:54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神经节苷脂 记忆 长时程增强 猕猴 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