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篇“ 种群扩张“的相关文章
- 不同地区长角血蜱的单倍型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种群扩张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浏阳、信阳两地区长角血蜱的单倍型多样性(Hd)、遗传分化及种群扩张状况,为后续长角血蜱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采集于两地区的30只长角血蜱为样品,对其线粒体cox 1、nad 5基因进行PCR扩增及测序,运用Clustal X、Dnasp 5.0和Network 4.6软件对两地区长角血蜱的单倍型多样性进行分析;运用Dnasp 5.0和Arlequin version 3.0软件探究两地区长角血蜱的遗传分化及种群扩张状况。【结果】长角血蜱cox 1基因序列(776 bp)中共存在4个碱基突变位点,含5个单倍型(A1~A5,Hd=0.3609),其基因分化系数(Gst)、遗传分化系数(Fst)、基因流(Nm)分别为―0.0154、―0.019和―26.82;长角血蜱nad 5基因序列(519 bp)中共存在33个碱基突变位点,含17个单倍型(B1~B17,Hd=0.9402),Gst、Fst、Nm分别为0.0316、0.0503和9.44;长角血蜱cox 1+nad 5基因序列(1295 bp)中共存在37个碱基突变位点,含20个单倍型(C1~C20,Hd=0.9563),Gst、Fst、Nm分别为0.0184、0.0451和10.59。表明两地区的长角血蜱之间尚未出现遗传分化。cox 1、nad 5及cox 1+nad 5基因的种群扩张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于浏阳、信阳两地区的长角血蜱均经历了多次种群扩张事件。【结论】来自于浏阳、信阳两地区的长角血蜱之间虽存在低水平的遗传变异和单倍型多样性,但它们之间却存在较高频率的基因交流,无明显的遗传分化,且浏阳、信阳两地区的长角血蜱经历了多次种群扩张事件。
- 李中波程天印
- 关键词:长角血蜱遗传分化基因流种群扩张
- 中国白鹤越冬适宜生境模拟及种群扩张驱动因素被引量:3
- 2023年
- 为更全面了解白鹤生境偏好、潜在越冬区分布及种群扩散的驱动因子,本研究选取2015—2022年白鹤越冬期的70条地理分布数据及11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中国白鹤的适宜生境格局,分析其适宜生境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白鹤越冬分布的主导因子为距滩地距离、海拔、2月平均降水量、距水源距离、12月最低温和土地利用类型,累计贡献率达94.6%。我国白鹤越冬地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华北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其中,高、中、低适宜区面积分别为17685、60787和60747 km^(2)。目前,我国白鹤高适宜越冬区已建立保护区40处,但12处高适宜湿地如安徽七里湖、湖北梁子湖和江西陈家湖等仍处于保护空缺状态。自2015年,白鹤越冬地呈现向东北及东南扩张的趋势,结合近年白鹤大规模生境转移及此后各地频繁的越冬新纪录,本研究认为自然生境食物资源短缺是驱使白鹤越冬分布区扩张的主要因素。为更有效地保护白鹤种群,应采取措施加强自然生境恢复和农田生境的管理。
- 邵明勤王剑颖丁红秀
- 关键词:白鹤影响因素环境变量
-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根际微环境对其种群扩张的影响研究
- 植物根际微环境反映了植物与土壤、土壤微生物以及邻体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作为中国西北高寒草地主要的有毒杂草之一,其种群扩张引起的草场退化难以...
- 程济南
- 关键词:瑞香狼毒种群扩张
- 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沙丘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扩张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本研究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边缘关键天然固沙植物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对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不同生境的沙拐枣种群扩张特征进行调查,旨在更全面地认识其种群扩张特征和对干旱高温环境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沙丘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扩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在流动沙丘,丘间低地和过渡带以有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为辅;迎风坡和背风坡以无性繁殖为主;而随着流动沙丘固定,种群以有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数量和所占比重显著下降,并导致种群数量下降。(2)不同生境中沙拐枣种群密度与年龄均呈显著负相关,种群以幼龄苗为主,种群最大年龄出现在丘间低地,为36龄。(3)流动沙丘不同生境根状茎主要为2年生,多年生根状茎长度较短;而固定沙丘不同生境根状茎年龄结构较为均衡。
- 刘宇娇王国华
- 关键词: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生境河西走廊沙拐枣繁殖特征
- 利用种群扩张与稀疏化策略改进NSGA-Ⅱ-DE算法被引量:2
- 2019年
- NSGA-Ⅱ-DE算法是在NSGA-Ⅱ算法的基础上利用DE算法的收敛速度快、鲁棒性高的特性得到的改进算法,该算法提高了原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也降低了原算法对参数的依赖性.然而,原算法的解群分布性却没有得到提高.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种群扩张与稀疏化策略的改进型NSGA-Ⅱ-DE算法.该算法利用种群扩张增加候选解的数量,再利用稀疏化策略从候选解中选出使得整体分布尽可能均匀的最优解.种群扩张通过在进化最后的若干代保留每代中的第一非支配面上的个体来实现.在迭代结束后,对种群进行非支配排序,去除第一非支配面以外的个体,以提高解群质量.进行稀疏化处理,即对扩张后的全部个体按目标向量的某一维度排序,再筛选出相邻间距最接近期望距离的个体,以达到改善解群分布性的目的.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改善原算法的解群分布性上表现优异,但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较原算法有所增加.
- 蒋永华许妙忠成刚
- 关键词:种群扩张稀疏化种群规模分布性
- 巴音布鲁克草原甘肃马先蒿种群扩张的生态因子研究
- 巴音布鲁克草原作为开都河源头、新疆南疆水源涵养地以及很多濒危珍稀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在生态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自2000年起,本地种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 ansuensis Maxim.)在此区域大量...
- 柳妍妍
- 关键词:生态因子土壤养分种群扩张
- 黄帚橐吾种群扩张对土壤理化特性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8年
-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是高寒草甸退化的指示物种,其种群扩张已严重影响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经济服务功能,但目前仍不明确土壤微生物是否参与了黄帚橐吾的种群扩张。该研究依托兰州大学高寒草甸试验站,选择了4个不同密度的黄帚橐吾斑块,分析了黄帚橐吾种群扩张对该草甸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黄帚橐吾种群扩张虽然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但降低了土壤速效氮浓度。各斑块间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碳源利用种类、均一度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但高密度斑块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结构与对照斑块有显著差异。表明黄帚橐吾分布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改变所引起的土壤氮素限制是黄帚橐吾种群数量急剧增加的机制之一。
- 石国玺石国玺王文颖成岗姚步青姚步青周华坤
- 关键词:青藏高原黄帚橐吾种群扩张土壤微生物群落
- 浮叶植物菱种群扩张的生态效应
- 2017年
- 阐述了湖泊富营养化加剧造成水生植物演替的进程中,浅水区域沼泽化导致浮叶植物繁茂生长和扩张的机理。探讨了浮叶植物菱种群快速扩张所带来的生态效应,为富营养化湖泊菱种群扩张管理和沉水植物的恢复提供参考。
- 李锐田昆
- 甜菜夜蛾地理种群基因流与种群扩张历史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利用mt DNA COI基因序列对采自我国7个地理种群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遗传多样性与种群扩张历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比对206条序列(序列长度为547 bp),共发现8个变异位点,定义5个单倍型,其中包括3个共享单倍型和2个独有单倍型;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Hd=0.320,π=0.000 70,Kxy=0.383)。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FST=0.398)、基因流水平较低(Nm=0.378)。AMOVA分析表明,甜菜夜蛾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种群间变异水平较低。中性检验(Tajima’s D=-1.576,P<0.05;Fu and Li′s F=-3.834,P<0.05)与错配分布分析表明,我国北方甜菜夜蛾种群曾经历种群近期扩张。
- 王兴亚周俐宏
- 关键词:EXIGUACOI基因
- 气候变化和种子萌发特性对轮叶马先蒿种群扩张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s verticillata)是一种根部半寄生性杂草,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迅速蔓延,严重危害了当地畜牧业的利用和发展。通过分析巴音布鲁克草原近30年的气候变化并结合轮叶马先蒿种子的萌发特性和传播特点,探讨气候因素对近些年来轮叶马先蒿种群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迅速扩张的影响。结果显示:1)1980—2010年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轮叶马先蒿生长季内的日平均温,最高温,最低温均表现出增高趋势,且气候倾向率在0.3℃(10 a)左右;此外马先蒿生长季内的有效积温和年积温也有显著的增长,增幅分别为48.755℃(10 a)和61.469℃(10 a);生长季内的平均降雨量和年均降水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多,每10年的增幅在20 mm以上;说明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气候朝着"暖湿化"的方向发展。2)轮叶马先蒿种子具有循环休眠的现象,属条件休眠状态。而这个状态主要受温度条件的变化所影响,萌发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提高。室温储藏和赤霉素处理下轮叶马先蒿种子在3/16℃和5/20℃这2个变温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可达50%以上;而湿冷层积处理中种子的萌发率虽然也表现为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但5/20℃时的最大萌发率仅为(44.44±2.94)%。3)巴音布鲁克草原气候的"暖湿化"变化有利于轮叶马先蒿种子的萌发和扩散,这可能是导致轮叶马先蒿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 隋晓琳李爱荣管开云
- 关键词:马先蒿气候变化种群扩张萌发率
相关作者
- 刘骏

- 作品数:58被引量:224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常绿阔叶林 毛竹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细根 养分
- 康健

- 作品数:29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消化酶活力 糖萜素 MTDNA 种群遗传结构 种群扩张
- 刘金娥

- 作品数:62被引量:46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互花米草 海滨湿地 外来种 潮间带 盐沼植被
- 张晓红

- 作品数:37被引量:34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根瘤 养分积累 苜蓿 RAPD 遮阴
- 王国祥

- 作品数:401被引量:4,486H指数:3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沉积物 菹草 太湖 磷 沉水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