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44篇“ 粮食主产区“的相关文章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状况及机制创新
2024年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主产区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可以概括为三类,粮食产业发展支持、产粮大县补贴支持和财政和公共服务支持。从补偿情况看,主产区享受的支持资金总规模更大,但单位粮食产量或单位耕地面积享受的支持强度普遍低于非主产区;同时,两类地区在财政和公共服务支持政策方面的差距持续缩小,但在粮食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方面的差距则不断扩大。现行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下,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都实现了提升,粮食产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均大于非主产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快于非主产区,但绝对差距仍呈扩大之势。现行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着补偿资金规模有限、激励效果不佳、补偿方式单一的问题,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一是进一步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二是补齐非粮食主产区责任分担机制,三是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主产区粮食产业,四是整合面向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
胡凌啸刘余华中昱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2024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采用回归模型,运用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检验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耕地面积、农作物种类、肥料使用量等对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河南省应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从农业现代化、法治建设、监管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内的农业发展进行优化,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唐瑶袁辰辉
关键词:农业发展实证分析
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进展
2024年
基于多维度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尤其是动态评价,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围绕粮食主产区的耕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开展研究,构建了初步指标体系,应用了多种评价模型,精准地模拟了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提出了不同地域和生态系统类型的耕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发展决策支持系统、改进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
马亮亮
关键词:生态安全耕地粮食主产区
健全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新思路被引量:2
2024年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政府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主产区利益补偿问题。当前,我国粮食产业面临产销区粮食供需矛盾加剧、经济发展差距加大、种粮收益不稳、主产区资源和环境压力激增等诸多压力与挑战,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创新补偿思路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因此,在进一步拓展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利益补偿的新思路,要以公平、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富裕为导向,形成多维度补偿机制。在纵向上,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利益补偿机制,提高补偿资金使用效能,在横向上,制定各区域责任分担机制,积极探索新型产销区协作关系,建立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此外,还要综合考虑主产区发展的显性和隐性损失,通过做好用地文章、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粮食生态补偿机制等途径弥补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粮食生产的资源消耗。
孙中叶杨传宇李治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人类来说一直是最基础的生存资料,粮食安全更是排在国家安全的第一位。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的安全是主导力量。农业保险在避免农业风险集中、减轻农民财产...
吕萱娇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农民收入中介效应
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2024年
耕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两个维度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将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投入、产出、非期望产出。将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指标体系。使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0-2021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在空间上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在2010-2021年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从全局的视角来看,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具有一定空间自相关性,存在邻近溢出效应。本文以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时间空间演变特征为基础,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杜怡锐王辉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体系韧性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2024年
建设有韧性的粮食体系对全面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粮食体系韧性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0-2020年,粮食主产区各省的粮食体系韧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各省的平均压力值逐渐降低,平均状态值先增加后降低,平均响应值逐渐增加;压力准则层障碍度最高,成为影响粮食主产区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数、人均耕地面积是提升粮食主产区粮食体系韧性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因此,为提升粮食体系韧性,应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粮食体系的应急机制、协调机制和长效机制。
张梅郝迎滨张涵野
关键词:粮食安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粮食主产区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文章基于碳源与碳汇双重视角,利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1993—2020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收敛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效率“高高”集聚范围正逐渐超过“低低”集聚范围。(2)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自西向东呈“U”型增长,自南向北持续上升,空间上形成以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四川盆地为重心的分布格局,区域效率差异表现出“快速缩小—相对稳定—不断扩大—缓慢缩小”的演变趋势。(3)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主要受农作物种植结构、农村人力资本、财政支农水平、农业受灾率等10类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
冀玄玄姜军松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碳源
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2024年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成绩显著,但不少地区也出现了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等问题。就粮食主产区来说,其涉及面广,种植面积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有助于改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该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农业面源污染的国内研究现状,并对其内涵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其次选取了1991—202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药、化肥、农用塑料薄膜污染的现状;最后论述了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林茜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动态演进农业面源污染
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对涉农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2024年
本文基于浙大卡特一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CCAD)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在企业微观层面研究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对涉农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提升了其范围内涉农企业的营业净利润率。机理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涉农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要素投入结构优化,获取成本优势,而且能够通过鼓励涉农企业参与多种形式的产业融合,拓宽收入渠道。进一步分析显示,相对于非粮食企业,粮食企业受粮食主产区政策积极作用的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探索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增长的作用机制和优化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苏子凡周力

相关作者

罗海平
作品数:117被引量:40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经济特区 粮食主产区 粮食安全 主产区 中国粮食主产区
蒋和平
作品数:396被引量:4,114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现代化 粮食安全 粮食主产区
宋戈
作品数:241被引量:2,689H指数:27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耕地 东北粮食主产区 黑土区 土地集约利用
赵凯
作品数:192被引量:1,401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户 宅基地退出 粮食主产区 耕地保护 耕地
翁贞林
作品数:223被引量:1,736H指数:20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农户 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 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