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34 篇“ 紫色土 “的相关文章
紫色土 坡耕地砾石体积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耕地砾石测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紫色土 坡耕地砾石体积测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之间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电动推杆,... 宋昕 万学 万柯均 郑盛华 杨泽鹏 敖玉琴 曲热朗磋 李珊珊 陈红琳 刘定辉 陈尚洪 王昌桃 汪东明重庆城郊紫色土 小流域草地入渗特征 被引量:1 2024年 为揭示植物根系对紫色土 小流域草地渗透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重庆城郊紫色土 小流域4种常见草本植物(窃衣、黄鹌菜、黑麦草和蒲儿根)的根土 复合体为研究对象,以无根土 为对照,采用单株植物根系进行一维入渗实验,探讨植物根系结构特征与根土 复合体渗透性能的关系,并采用入渗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根土 复合体和无根土 入渗均呈现先陡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与无根土 相比,根土 复合体稳定入渗率可提高1.35~2.96倍,且须根系根土 复合体入渗率均高于直根系,其中蒲儿根提高土 壤入渗性能更好;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分形维数与根土 复合体的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根体积密度与土 壤初始入渗率、根重密度与稳定入渗率相关性不显著(P>0.05);Mezencev模型最适合表征4种草本植物根土 复合体和无根土 入渗(R^(2)均为0.99),其后依次是Kostiakov模型、Horton模型和Philip模型;直根系根土 复合体对Kostiakov、Philip和Horton等3种模型的适用性优于须根系根土 复合体。研究结果可从植物根系角度为紫色土 区防治水土 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刘春红 刘春红 肖晰文 韦杰 甘凤玲 唐瑶 薄纯悦关键词:紫色土 小流域 草地 土壤入渗 崩塌堆积物对紫色土 养分含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将崩塌堆积物作为新型土 壤改良材料的应用前景,分析经崩塌堆积物改良后土 壤的养分变化情况,为当地崩塌堆积物利用和紫色土 改良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经崩塌堆积物改良后的紫色土 为研究对象,利用加权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改良后的土 壤进行质量评价分析。[结果]在相同的肥力灌溉水平下,相较于空白对照组(Y_(0)),添加崩塌堆积物能够明显的提升浅层土 壤(0—20 cm)的养分含量。其中该层土 壤全氮平均含量提升了3.26%~10.60%,全磷平均含量提升了10.61%~43.33%,有机质平均含量提升了9.14%~24.12%,碱解氮平均含量提升了5.76%~12.73%,有效磷平均含量提升了24.75%~46.22%,速效钾平均含量提升了16.21%~28.96%,土 壤电导率(EC)提升了11.32%~27.41%,不同处理方案下对土 壤pH值无明显影响;通过AHP-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模型对各处理组的土 壤进行质量初步评价得出,在0—20 cm浅层土 壤范围内,各处理组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为:Y_(2)(岩—土 复配比例:20%)>Y_(3)(岩—土 复配比例:30%)>Y_(4)(岩—土 复配比例:40%)>Y_(1)(岩—土 复配比例:10%)>Y_(0)(岩—土 复配比例:0%)>Y_(5)(岩—土 复配比例:50%);在20—40 cm深层土 壤范围内,各处理组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为:Y_(5)>Y_(4)>Y_(3)>Y_(2)>Y_(1)>Y_(0)。[结论]将崩塌堆积物与土 壤进行适当比例的复配处理,可以对紫色土 养分含量产生一定的改善效果。 何林东 吴勇 田耘 刘灏 李洪涛 王豪关键词:紫色土 土壤改良 土壤养分 紫色土 4种优良桃品种生长对比研究2024年 为探究不同桃树良种在紫色土 的生长差异,以湖南省衡阳市相市乡为试验地点,栽种“金湘玉黄桃”“炎陵黄桃”“猪血桃”和“菁香桃”4个桃品种,设计有机肥、生物菌肥、有机肥+复合肥3种施肥方法,对不同4种优良桃品种在紫色土 地区的存活率和各项生长指标进行了评估,比较了不同桃树品种和施肥方法对桃树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品种桃树的存活率均在85%以上,使用有机肥+复合肥处理组(A_(3)、B_(3)、C_(3)、D_(3))桃树的存活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8%、96%、96%、96%,其中“金湘玉黄桃”的存活率相对较高;使用有机肥+复合肥处理组(A_(3)、B_(3)、C_(3)和D_(3))桃树的树高、地径、冠幅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好,且其桃树的树高和冠幅年均生长量也相对较高。结果显示:在衡阳紫色土 地区金湘玉及菁香桃的保存率高且生长状况好,采用有机肥+复合肥的施肥方式较其他施肥方法更具优势。研究可为不同品种桃树紫色土 的科学造林提供参考。 阳文浩 周仁飞 曾月霞 许慧群关键词:紫色土 一种石灰性紫色土 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灰性紫色土 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 壤改良剂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油菜秸秆15—35份、杏鲍菇秸秆10—30份、海鲜菇菌渣10—30份、腐殖酸10—25份、活化黏土 矿物12—15份、牛粪5—1... 兰婷 刘双 沈鸿杰 程涔 赵迪 高雪松地形部位与利用方式对紫色土 性状的影响 2024年 为了解杭州市紫色土 肥力质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为科学利用与改良土 壤提供依据,在杭州市西部山区选择8组代表性紫色土 丘陵坡地,按地形部位(坡底、坡麓、中坡、上坡、坡顶)和利用方式(林地和旱地)采集了表层土 壤样品,比较分析了土 壤肥力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由坡顶经上坡、中坡至坡麓、坡底,有效土 层厚度逐渐增加,土 体构型由A-C或A-R型逐渐向A-B-C型演化,土 壤结构由单粒状-小块状结构向块状结构转变;土 壤砾石和砂粒含量、pH和全钙含量逐渐下降,而土 壤粘粒、有机碳、全钾、全磷、有效养分含量和CEC逐渐增加。研究区紫色土 中的有机碳以矿物结合态为主,其次为颗粒有机碳,游离态有机碳数量较少;从坡顶至坡麓、坡底,游离态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逐渐增加,而颗粒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逐渐下降。不同地形部位土 壤含水量由坡顶经上坡、中坡至坡麓、坡底逐渐增加,不同坡位之间表层土 壤含水量差值旱季大于雨季。林地开垦为旱地后,土 壤酸度、全磷、有效磷含量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明显增加,但颗粒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及土 壤含水量有所下降。与林地比较,坡顶、上坡、中坡部位的旱地土 壤具有较低的砾石和砂粒含量;坡麓和坡底的旱地土 壤具有较高的砾石和砂粒含量;土 壤粘粒含量与持水能力均是旱地土 壤低于林地土 壤。研究认为,紫色土 的开发利用应考虑不同坡位土 壤性状的差异性。 廖益民 郑铭洁 章明奎关键词:紫色土 有机碳组分 理化性状 地形 不同农作措施下紫色土 坡耕地氮磷流失特征 被引量:1 2024年 为揭示不同农作措施下径流氮磷流失变化特征,基于2020年12场次的自然降雨产流事件,分析了顺坡无施肥(对照,CK)、顺坡混合施用有机肥和化肥(T1)、顺坡单施化肥(T2)、顺坡单施化肥增量(T3)、横坡单施化肥(T4)5种处理下径流量及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质量浓度与流失量、氮磷比(TN/T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各处理径流TN,TP最高质量浓度均发生在施肥后的前6次降雨,其中的4次降雨事件造成了超50%的总氮、总磷流失.②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化肥配施的径流TN,TP流失量没有显著差异,且径流TN,TP质量浓度与施肥后天数都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③和顺坡耕作相比,横坡垄作可以显著削减76.85%的径流量、75.12%的径流总氮流失量和87.97%的径流总磷流失量.④CK处理的TN/TP显著高于T2和T3(p<0.05),但与T1,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处理下全年超50%的TN/TP≥50,表现为磷限制. 李清藐 李天阳 何丙辉 张海香关键词:氮磷流失 坡耕地 紫色土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紫色土 粒度测试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厘清不同前处理方法对土 壤颗粒组成(PSD)测定结果的影响,对土 壤水分运移、养分迁移、土 壤侵蚀和泥沙搬运过程研究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典型紫色土 人工林地剖面土 壤(0—110 cm)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泡、振荡的物理方式,H_(2)O_(2),HCl处理的化学方式等9种前处理方式,然后用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进行颗粒分析。[结果](1)各物理前处理中值粒径较干测(对照)平均减小33.79μm,其中浸泡、振荡2 h、振荡10 h中值粒径依次减小,但其对黏粒的释放作用较弱,不同振荡时间之间黏粒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化学处理中值粒径较对照平均减小32.72μm,其中H_(2)O_(2)处理总体比HCl处理分散作用更强,该处理下黏粒含量为所有处理中最大,平均>4%。(2)各物理前处理方式下,不同土 层间颗粒含量总体无显著差异。对不同H_(2)O_(2)用量的敏感性中土 层(30—70 cm)>下土 层(70—110 cm)>上土 层(0—30 cm),其中20—90 cm土 层在足量H_(2)O_(2)处理下砂粒含量比10 ml H_(2)O_(2)处理平均增多9.5%,粉粒含量平均减少9.7%;对不同HCl处理的敏感性上,中土 层>下土 层,其中0—90 cm土 层在10 ml HCl+洗酸处理下砂粒含量比10 ml HCl处理平均增多6.2%,粉粒含量平均减少5.4%,黏粒含量则无明显土 层分异。(3)足量H_(2)O_(2)处理下砂粒和粉粒含量与剖面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r>0.8),而HCl处理下剖面碳酸钙含量则与各级颗粒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物理和化学前处理方法之间PSD差异显著,且化学处理中试剂用量不同对PSD有显著影响,研究可为不同研究目的下紫色土 颗粒组成分析提供参考。 吕佼容 徐小军 李红 鲍玉海 贺秀斌关键词:紫色土 前处理方法 土壤剖面 吸管法和激光法测定紫色土 机械组成对比研究 2024年 吸管法是测定土 壤机械组成的经典方法,激光法是测定土 壤机械组成的简便方法.为探究两者在紫色土 机械组成测定上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测定145个紫色土 样品的机械组成,并建立线性方程、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actor Regression,SVR)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相较于吸管法,激光法所测紫色土 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均偏高,所测砂粒含量则偏低;(2)随着土 壤砾石含量的增加,两种方法所测的相同粒级含量差值逐渐增大,且差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砂粒、粉粒、黏粒;(3)相比于pH>7.5的紫色土 ,两种方法所测的相同粒级含量差值明显大于pH≤7.5的紫色土 ,且差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砂粒、粉粒、黏粒.总体来看,紫色土 的砾石含量是影响两种方法所测机械组成关联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砾石含量≤5%的紫色土 ,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很好的关联性,可采用激光法替代吸管法,但测定结果需要校正,建议选用拟合效果较好的RFR或SVR模型进行校正. 王风香 蒙薪赟 慈恩 刘彬 高佳佳 唐江关键词:紫色土 机械组成 基于辅助变量的紫色土 耕地土 壤有机质空间预测 2024年 研究收集了川中丘陵区域紫色土 耕地共135个土 壤样本,基于GEE(GoogleEarthEngine)云平台调用高分辨率Sentinel-2A数据、SRTMGL1v3.0高程数据、Soil Grids土 壤属性数据,并创新性地加入了纹理特征作为辅助变量,分别通过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随机森林(RF)构建两种预测模型反演研究区土 壤有机质。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紫色土 耕地土 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养分级别为二~六级;GBDT算法构建的模型相比于RF算法预测精度更高,R2、r、RMSE分别为0.687、0.829、5.668 g/kg和0.514、0.717、6.765 g/kg;加入纹理特征的模型R2分别增加了6.80%和1.70%,为土 壤有机质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雅璇 于慧 罗勇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紫色土 GEE
相关作者
朱波 作品数:355 被引量:3,837 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紫色土 川中丘陵区 紫色土坡耕地 壤中流 小流域 谢德体 作品数:690 被引量:9,166 H指数:4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紫色土 紫色水稻土 土地利用 土壤 何丙辉 作品数:374 被引量:3,597 H指数:3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紫色土 三峡库区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土壤养分 魏朝富 作品数:491 被引量:7,441 H指数:4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紫色土 紫色水稻土 三峡库区 土地利用 土壤 杨宁 作品数:81 被引量:678 H指数:24 供职机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紫色土 丘陵坡地 植被恢复 不同恢复阶段 不同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