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1篇“ 繁殖特性“的相关文章
养殖曼氏无针乌贼雄性个体繁殖特性的研究
2024年
对在舟山市西轩养殖场采集的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的生物学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养殖曼氏无针乌贼雄性个体的繁殖模式。用生物统计和模型拟合等方法对雄性个体的有效繁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曼氏无针乌贼雄性个体的胴背长、体质量分布范围分别为32~102 mm、5.3~128.7 g;精巢成熟系数、精荚复合体指数分布范围分别为1.87%~3.64%、1.09%~4.00%,且二者均在Ⅲ-Ⅵ随性腺发育逐步增大;个体精荚囊长度为25~55 mm,精荚囊质量为0.30~1.54 g,两者成线性关系,均在性腺成熟度Ⅵ期时达到最大;有效繁殖力为125~3824条,胴背长相对有效繁殖力为1.71~56.24条·mm^(-1),均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逐渐增加并在Ⅵ期时达到最大。精荚长度为1.74~12.87 mm,精荚质量为0.0001~0.0026 g,两者符合线性函数关系。
王孟佳徐开达胡桂森朱凯
关键词:养殖曼氏无针乌贼
热浪胁迫对松墨天牛繁殖特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南方松林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探究热浪(heat wave)事件对松墨天牛繁殖特性的影响,可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其种群动态和松材线虫病流行规律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松墨天牛16日龄成虫进行模拟热浪处理(40℃持续72 h),随后将其置于室温(25℃)交配产卵,每周为1个观测周期,统计成虫的单雌日均产卵量、卵长、卵历期和孵化率等生殖参数及子代幼虫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热浪处理组单雌日均产卵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热浪处理组卵长在第1个观测周期内比对照组短0.09 mm,第2个观测周期以后反超并一直长于对照组。热浪处理组卵历期在第1个观测周期内比对照组长1.16 d,第2个观测周期内即与对照组相同,并在此后短于对照组。热浪处理组卵孵化率由91.83%下降至63.04%,直至第4个观测周期才恢复至与对照组水平。从子代幼虫体重来看,无论初孵幼虫体重如何变化,饲养28 d后热浪处理组与对照组子代幼虫体重均会达到同一水平。【结论】实验室内模拟单次热浪事件短期会对松墨天牛的生殖参数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热浪胁迫解除松墨天牛成虫的繁殖能力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通常在7 d后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甚至得到一定的促进,对热浪胁迫表现出“毒物兴奋”响应。推测在气候变暖条件下,松墨天牛仍能在原分布区保持较高的种群密度。
谭玉珊李慧杨华磊赵培渊李长燕许丹雯仪郝德君
关键词:松墨天牛气候变暖繁殖力
连环湖霍烧黑泡大银鱼繁殖特性及资源管理研究
大银鱼繁殖力强、产量高,在湖泊渔业中有着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文研究了连环湖霍烧黑泡大银鱼的年龄与生长、幼鱼微耳石日轮、性腺发育、个体繁殖力与各项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根据性腺发育期观察结合幼鱼微耳石日轮推算出繁殖期,...
陆益惠
关键词:大银鱼性腺发育繁殖力资源评估
环境因素和繁殖特性对真江蓠受精效率的影响
2024年
真江蓠(Gracilaria vermiculophylla)是一种重要的产琼胶海藻,为了解决江蓠生产实践中的孢子育苗问题,加深对其受精过程的研究,本文选择了真江蓠精子数量、共培养时间(雌、雄配子体)、精子放置时间和雄配子体脱水时间作为繁殖特性因素,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作为外界环境因素对真江蓠受精效率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7个因素均对真江蓠受精过程有显著影响,受精过程最适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25μmol·m^(-2)·s^(-1)、光照周期14L/10D。而且精子数量的增加、配子体共培养时间的增加、精子脱离雄配子体时间的减少以及对于雄配子体适当的脱水刺激,均有利于提高受精效率。此外,真江蓠还显示出精子与果胞能够在短时间(约0.5 h)内快速受精的能力。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藻体营养繁殖而产生的苗种退化问题,对江蓠孢子育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赢月杨金鑫齐聪杜启睿徐涤
关键词:受精配子体影响因素繁殖特性
淫羊藿繁殖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024年
淫羊藿作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和价格攀升,掠夺式采挖日益严重,人工繁育体系尚不健全,导致淫羊藿属植物特别是黄酮类含量较高的心叶淫羊藿野生种濒临灭绝。因此,通过引种驯化野生淫羊藿属植物,开展人工种植成为保护野生种质资源、解决原药短缺的必由之路。综述了淫羊藿属植物的生物学特征、药用历史、化学成分、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淫羊藿栽植扩繁提供科学依据。
高瑞琴李国业
关键词:淫羊藿繁殖栽培
北江荛花繁殖特性及传粉生物学研究
2024年
为了揭示北江荛花自然结实率低的原因,本研究对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等方面进行观测,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进行花粉及柱头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北江荛花为两性花,花朵开口小,花萼筒细长,柱头深埋于花萼筒内部,上下两轮雄蕊排列于花萼筒中上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北江荛花花粉与柱头形态正常,不存在发育缺陷。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动态观测表明,北江荛花雌雄同熟,开花后6~24 h为有效授粉期(EPP),此时期内花粉活力较高,柱头可授性较强,可正常授粉。传粉生物学观测发现,风传粉对北江荛花生殖贡献大,因其花萼筒细长,动物传粉存在困难,仅有虱、蓟马等小型昆虫可能是其潜在传粉者。结合花粉胚珠比(P/O)、杂交指数(OCI)值和传粉生物学观测情况推断,北江荛花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研究表明,北江荛花的筒状花结构使其较难进行异花授粉,可能是导致其自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干诗颖陈永辉冯旭东廖小飞孟文俊高培军
关键词: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传粉生物学
入侵植物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对本地传粉网络的影响与繁殖特性
李森
人工繁育条件下的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繁殖特性研究
2024年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人工繁育条件下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繁殖特性,从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采集不同月份的褐菖鲉性腺样本,对不同阶段的性腺表型和组织变化、发育周期、生殖腺指数及绝对繁殖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菖鲉为典型的卵胎生鱼类,精巢为全囊成熟型,可分为6期;卵巢为部分同步型,交尾受精后存在妊娠期,共分为7期。各月份性腺分期及生殖腺指数统计结果显示,褐菖鲉繁殖高峰期为每年12月至翌年4月,其中雄性1龄性成熟,雌性2龄性成熟,生殖腺指数在发育阶段显著上升(P<0.05),在交尾排精和产仔后显著下降。此外,1~4龄褐菖鲉的平均绝对繁殖力分别为7087、(19726±4470)、(35924±4190)、(43203±6204)粒,各年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方程拟合得出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呈二项式相关。首次对人工繁育条件下的褐菖鲉性腺发育过程和繁殖特性进行两周年的持续追踪和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其繁殖特性的了解,提升规模化繁育技术水平。
邹雄阮泽超张燕王跃斌汪倩凤柴学军
关键词:卵巢组织学观察
草原生态系统羊草无性繁殖特性及其芽库环境响应研究综述
2024年
羊草作为中国内蒙古和东北草原常见植物种,因其生境条件广谱、易演替为群落单一优势种而成为重要的草原退化指示物种之一。芽库即植物上的所有芽,其与种子库一起构成植物的繁殖库。与形成种子相比,羊草种群更倾向以出芽的方式保持其种群旺盛的生命力。通过梳理近年研究成果,从羊草的无性繁殖特性,羊草芽库对放牧和割草的响应,羊草芽库对土壤氮素、干旱和气候改变等生态环境的响应进行综述,掌握芽库对植物种群的贡献,以期为探究无性繁殖机制、更好地进行牧场管理和植物保护等方面有所启示。
蒋绍妍
关键词:羊草芽库无性繁殖环境响应草原生态系统
吉林省常见外来入侵杂草种子繁殖特性研究
刘丽鸽

相关作者

周延山
作品数:29被引量:110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高原鼢鼠 祁连山东段 高寒草甸 繁殖特性 种群密度
阎萍
作品数:726被引量:1,24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研究主题:牦牛 大通牦牛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遗传资源
杜利霞
作品数:61被引量:335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赖草 光合特性 生理特性 盐胁迫 燕麦
万方浩
作品数:767被引量:6,265H指数:4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烟粉虱 紫茎泽兰 生物防治 豚草 番茄
谭敦炎
作品数:110被引量:1,077H指数:22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短命植物 郁金香属 生态适应 入侵植物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