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94篇“ 组团“的相关文章
组团式城市快速路网布局思路
2024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组团式空间结构布局的城市而言,组团间交通联系集中于有限的通道资源内,极易造成组团间道路交通供需失衡。而快速路作为城市干线道路的重要组成,承担城市中长距离联系交通,是支撑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中也提出“推动城市道路网结构优化,形成级配合理、接入顺畅的路网系统”。由此,开展组团式空间结构布局城市的快速路网体系研究对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田伦聂华波骆中林
关键词:城市快速路路网规划城市空间结构
组团买房养老到组团投资指数基金养老
2024年
现在网上喜欢拼单拼团,比个人分散购买,质量更有保证,价格更优惠。其实我们可以组团买房养老,按照这个思路,也可以组团投资指数基金养老。其实个人买指数基金,本身就是组团购买整个市场规模最大而且质量最好的少数上市企业,以巴菲特的观点来看,对于绝大多数投资人来说,指数基金是长期投资最佳方式,而养老投资是期限长达三十年左右的长期投资,所以养老投资首选通过指数基金组团买好企业,次选个人单独投资买房子。
刘建位
关键词:组团买房指数基金
组团建设经济副中心:向开放和共赢前进
2024年
据四川省统计学会前期相关调研显示,组团发展意愿不强烈,是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中凸显的现象。近日,本刊记者联系采访四地政府相关人员和专家学者发现,组团发展意愿不强烈现象确实存在,但并不是不能改变,若能找到突破口,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协作空间,两大组团之间,必将如这嘉陵江上正在建设的成达万高铁一般,终会迎来联通畅达之时,更为顺利地携手迈向广阔前景。
乔燕艳
关键词:共赢组团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原则的重新审视与组团式发展初探
2024年
过去20年,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已构建效果显著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但模式僵化、资源不均等系列问题也日渐凸显,故基于体系背景与实际需求的新模式探索迫在眉睫。研究首先追根溯源,重新解读了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背景及原则,整理出动态性、整体性、应用性的核心保护理念。其次,基于科技创新与现代化治理背景,提出与之契合的组团式发展模式,探索宏观的组团理念在中微观层面的实践应用。最后,以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进行视域空间、路网结构、功能要素三方面的对比论证。研究表明,组团式发展能够协调空间分布矛盾,实现空间引流与文化互补,具有平衡城市资源的潜力。
何孟霖严建伟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原则重新审视
中小型组团城市快速公交发展策略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
2024年
快速公交BRT作为具有快速、大运量特点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城市空间结构的城市依据城市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形成了具有城市鲜明特征的高效快速公交BRT系统。不同于大型城市,中小型组团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受到政策性、经济性等条件限制,快速公交BRT系统形成城市公共交通主干骨架。以连云港市快速公交BRT系统为例,分析了中小型组团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特征,提出中小型组团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发展建议。
潘晨龙尚德申
关键词:快速公交组团城市城市空间结构
组团城市通勤流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2024年
组团城市贵阳为例,基于通勤流数据,分析了区域内不同尺度下的通勤流网络特征,评估了通勤流网络与公交设施网络的耦合协调关系,并采用改进重力模型探究了不同尺度下通勤流的影响因素,旨在为组团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和职住空间布局等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通勤流网络层级结构明显,整体上呈现以老城区、观山湖组团为核心并逐步向外延伸的空间联系格局;(2)通勤流网络与公交设施网络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多数地区处于不协调状态,公共交通设施有待完善;(3)出发地的人口数和到达地的职住比会对通勤流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空间距离是抑制通勤流动的重要因素.在交通小区尺度,通勤流动高值通常发生在用地功能不均衡的两个地区之间.
何明卫赵庆文李健波
关键词:组团城市网络特征影响因素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山地组团城市职住分布与通勤流空间特性研究
2024年
为明晰山地组团城市的职住空间分布和通勤流空间分布特性,选取贵阳市为案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采用空间错位指数、职住偏离度、职住分离率3个指标分析城市职住空间关系;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城市通勤流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1)贵阳市的人口和岗位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且存在部分空间上的重合。(2)贵阳市各县域的职住同区比例较高,职住空间发展相对协调,职住偏离程度并不高,职住基本平衡。(3)贵阳市的通勤流空间整体上呈现出“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通勤结构呈现出以贵阳老城为中心的主要通勤圈和以观山湖区为核心的副通勤圈的空间格局。
钟宇李健波成国积赵庆文何莉
关键词:组团城市
多城市组团合作聚散的向心-离心动力机理研究——以江苏澄张靖组团为例
2024年
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相邻城市组团发展,优势互补,可以实现更大发展竞争力。但是,很多规划的多城市组团合作未能如愿,如江苏澄张靖组团。多城市组团合作为什么会聚合或离散,受哪些动力影响,又如何发挥作用?首先,本文构建多城市组团合作聚散的向心-离心动力分析框架,提出合作动力包括了使组团更加聚合、紧密的的合作向心力和使组团趋向离散的合作离心力,这两种力量体现于资源关系、交易成本和共识性3个要素方面之中,在组团演化中相互作用、转化,形成动态的合作聚散力量,使组团呈现不同发展态势。其次,将分析框架用于解释澄张靖组团不同发展时期的聚合到离散的内在机理,可以发现在组团合作的起始阶段、促进阶段和停滞阶段,要素与动力相互作用。前期资源要素互补性强,使合作向心力有所提高;随后交易成本下降、共识性增强,推动组团发展迈向高潮;后期资源关系趋于紧张,交易成本大幅上升、共识性减弱,合作离心力逐渐增强并占据主导,使得组团合作面临停滞。研究拓展了对多城市组团合作关系的内在动力认知,为城市群地区的各类组团与毗邻城市合作提供借鉴参考。
魏铭陈雯吴頔李禕
蚕桑赋能乡村组团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省桐乡市“蚕花胜境河山路”乡村群为例
2024年
在浙江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背景下,省内多市推动本地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因此,在分析“组团发展”概念的基础上,聚焦于江浙地区蚕桑发展的悠久历史,论证蚕桑作为乡村组团式发展支点的可行性,进一步探索蚕桑赋能乡村组团发展的机制,提出产业联合、文化联动、生态联接、特质联通等四大重点任务,并以桐乡市“蚕花胜境河山路”作为蚕桑赋能乡村组团发展的具体实践方式进行重点分析。
康宇茜宋珊珊
组团式”服务科技兴蚕
2024年
组团式”科技服务下乡,是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蚕桑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历史源远流长。随着“东桑西移”,广西成为全国蚕茧主要出产地,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钟声贤
关键词:科技兴蚕出产地蚕桑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东桑西移

相关作者

丁强
作品数:106被引量:445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组团 Γ-干扰素 乳腺癌 基因治疗 大肠癌
陈彦
作品数:115被引量:509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组团 自救互救 急救 门诊 急性心肌梗死
杨军民
作品数:21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
研究主题:裘皮 皮革 皮草 裘皮服装 皮革业
周晓宇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研究主题:教育援藏 组团 基础教育 西藏教育 课程改革
姜书凯
作品数:289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
研究主题:农药工业协会 农药行业 农药 化工 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