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63篇“ 组织蛋白酶类“的相关文章
组织蛋白酶抑制剂
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和其药物组合物,更特别是用作组织蛋白酶抑制剂的二环氨基甲酸酯,并提供使用此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的方法,其中,X是O或S;R<Sup>1</Sup>是OR<Sup>2</Sup>、卤素、(CR<S...
R·埃波R·鲁索
文献传递
组织蛋白酶与骨坏死:FinnGen和IEU OpenGWAS数据库欧洲样本分析的借鉴意义
2025年
背景:骨坏死是一种导致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的骨科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风险因素。组织蛋白酶作为一在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的,其活性与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骨基质的重塑密切相关。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描述性分析,缺乏对因果关系的直接证据。目的:通过分析FinnGen数据库中的大规模欧洲人群样本数据,明确组织蛋白酶与骨坏死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FinnGen数据库获取骨坏死相关数据,包括R9(共359 399样本量:1 385例病例和358 014例对照)和R10版本(共392 580样本量:1 543例病例和391 037例对照)。随后从以往研究(3 301例)中获得了与9种组织蛋白酶(组织蛋白酶B,E,F,G,H,O,S,L2和Z)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态法和加权模态法进行正向单变量、反向单变量和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首先,使用R9的骨坏死数据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此外,采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截距、MR-PRESSO全局检验和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检查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随后,对R10数据集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将2个数据集合并以探索联合效应。结果与结论: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的组织蛋白酶B与骨坏死的发生风险降低显著相关(逆方差加权:OR=0.865,95%CI:0.762-0.982,P=0.025),未发现9种组织蛋白酶与骨坏死之间存在反向因果关系(P>0.05)。通过Meta分析验证了这些关联。以9种组织蛋白酶作为协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蛋白酶B水平与骨坏死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因果关系(逆方差加权:OR=0.871,95%CI:0.761-0.997,P=0.045),与校正前的结果一致,基于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的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相对稳定。文章结果提示高水平的组织蛋白酶B与骨坏死风险降低存在因果关系,并可能作为骨�
柴金莲孙铁锋李威张博淳李广政邵学坤王平梁学振
关键词:骨坏死组织蛋白酶类多变量因果关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血清组织蛋白酶S/胱抑素C比值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组织蛋白酶S/胱抑素C(CatS/CysC)比值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2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斑块是否稳定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n=50)和不稳定斑块组(n=72);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n=53)、中度狭窄组(n=46)和重度狭窄亚组(n=23)。同时期122名在我院行体检无ACI病史和颈部血管无狭窄等情况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CatS、CysC和CatS/CysC比值。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CatS、CysC和CatS/CysC比值的差异,分析血清CatS、CysC和CatS/CysC比值与斑块性质、血管狭窄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atS和CatS/CysC比值水平分别为:(66±21)pg/ml、(80±7)和(49±10)pg/ml、(46±3),而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76±0.10)mg/L和(1.15±0.60)mg/L,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血清CatS、CatS/CysC比值和NIHSS评分水平分别为(59±18)pg/ml、65±10、(9±4)分和(74±16)pg/ml、108±4、(26±3)分,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91±0.27)mg/L和(0.70±0.13)mg/L,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亚组、中度狭窄亚组和重度狭窄亚组血清CatS、CatS/CysC比值和NIHSS评分水平分别为(55±10)pg/ml、62.7±2.6、(8.8±2.1)分,(68±11)pg/ml、88.8±2.9、(16.3±4.3)分和(80±9)pg/ml、117.7±1.5、(23.8±3.9)分,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91±0.27)mg/L、(0.70±0.13)mg/L和(0.67±0.11)mg/L,多组间比较和组间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tS对ACI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5%和85.95%,最佳截断值为65.15 pg/ml;血清CysC对ACI诊断的AUC为0.75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5%和82.50%,最佳截断值为0.65 mg/L;血清CatS/CysC比值对ACI诊断的AUC为0.84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55%和89.25%,最佳截断值为61.25 mg/L,三者联合检测对ACI诊�
刘小六杨色娟
关键词:脑梗死组织蛋白酶类胱抑素C
外周血组织蛋白酶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及尿激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组织蛋白酶(Cat)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及尿激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12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72例(狭窄组),未发生动静脉瘘狭窄48例(未狭窄组)。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采用尿激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估动静脉内瘘狭窄程度。采用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Cat K和S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Cat K和S水平对MHD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HD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外周血Cat K和S水平明显高于未狭窄组[(404.34±12.43)μg/L比(344.22±12.09)μg/L和(124.55±13.43)μg/L比(84.60±12.4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9和16.68,P<0.01)。DSA检查结果显示,动静脉内瘘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23例,重度狭窄16例。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患者外周血Cat K和S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狭窄患者[(399.83±11.79)和(476.27±12.24)μg/L比(372.61±12.88)μg/L、(125.77±12.75)和(151.69±11.86)μg/L比(110.54±12.07)μg/L],重度狭窄患者明显高于中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显示,显效40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有效和无效患者外周血Cat K和S水平明显高于显效患者[(404.78±10.96)和(491.30±10.26)μg/L比(384.52±10.36)μg/L、(121.85±10.99)和(232.65±10.61)μg/L比(101.78±10.61)μg/L],无效患者明显高于有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at K联合Cat S预测MHD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Cat K和S的单独检测(0.699比0.635和0.611),准确率和特异度也明显升高(80.83%比48.33%和60.00%、89.58%比76.25%和81.33%),外周血Cat K�
刘淑婷冯季杨亚琴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类血栓溶解疗法尿激酶阿加曲班
组织蛋白酶与自噬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肌细胞自噬失调与心肌肥厚进展有关,然而自噬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4]。自噬过程由多种蛋白质控制,它由自噬体的形成启动,自噬体是一种双膜囊泡,与晚期内体和溶体融合,促进蛋白的降解。在溶蛋白中,组织蛋白酶(cathepsins,Cts)是激活自噬所需最丰富的蛋白酶[5]。自噬-溶体途径负责在应激条件下改变长寿命、大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的降解(巨自噬),同时也伴随着溶体隔离和其他特异性胞质蛋白降解(微自噬和伴侣介导的自噬)。
郭莹莹徐蔓唐其柱
关键词: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类自噬心室重构
组织蛋白酶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CT表型的关系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BALF中组织蛋白酶S在评估肺功能及CT表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46例,按GOLD分级分为Ⅰ级12例、Ⅱ级6例、Ⅲ级14例以及Ⅳ级14例。同期以胸痛伴慢性咳嗽或声音嘶哑为自觉症状在我院自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及BALF检查,经各项检查证实为健康者29名,作为对照组。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BALF中组织蛋白酶S和γ-干扰素的水平。高分辨率CT测量低衰减区域(LAA)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LAA%)、2倍气道壁厚度与气道直径比(2T/D)、管壁面积占总横截面积比(WA)。结果对照组、GOLD Ⅰ、Ⅱ、Ⅲ、Ⅳ级患者BALF中组织蛋白酶水平分别为(0.5±0.3)、(2.3±0.9)、(3.1±1.2)、(4.3±1.5)和(5.5±1.7)μg/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39,P=0.000);各组组织蛋白酶S水平为GOLD Ⅳ组>GOLD Ⅲ组>GOLD Ⅱ组>GOLD Ⅰ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LAA 3级>LAA 2级>LAA 1级>LAA 0级(均P<0.01);组织蛋白酶S与FEV1/FVC、FEV1占预计值%、DLCO占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与RV/TLC%、LAA%、2T/D、WA和γ-干扰素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S水平反映慢阻肺气流受限程度及肺气肿表型,并可能通过γ-干扰素参与到慢阻肺肺气肿和气流受限的发病机制中。
吴凯悦朱珍王艳殷少军李耕谊孔志斌柳毅李虹宋爽刘华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高分辨率CT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 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表达与该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本院老年病科收治确诊的120例冠心病(CHD)患者为研究组,并根据是否合并心力衰竭(HF)分为CHD+HF组和无合并HF的CHD组,纳入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血浆中Cat S、TSP-1浓度,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被试者的心功能指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at S、TSP-1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的FS、EF、ESV和CK-MB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EDV、Cat S、TSP-1和NT-proBNP、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CHD+HF组各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Cat S、TSP-1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HD组(P <0. 05),且Ⅳ级患者血浆Cat S、TSP-1水平明显高于Ⅱ级和Ⅲ级(P <0. 05),Ⅲ级明显高于Ⅱ级(P <0. 05);相关性分析表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at S与TSP-1水平呈正相关(P <0. 01),血浆Cat S和TSP-1水平与FS、EF、ESV、CK-MB均呈负相关(P <0. 05),与EDV、NT-proBNP、肌钙蛋白I(c Tn I)呈正相关(P <0. 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V、Cat S和TSP-1、NT-proBNP、c Tn I、CK-MB是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OR=3. 048,3. 354,3. 014,2. 153,3. 231,2. 344,P均<0. 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at S和TSP-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可能参与调控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推测二者可为临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预测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颖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组织蛋白酶类凝血酶敏感蛋白1
血清cathepsin S与老年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不同型老年冠心病患者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的表达水平,评估cathepsin S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2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2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40例。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即刻采集静脉血,同时AMI组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者桡/股动脉鞘抽取动脉血,行冠状动脉血栓抽吸者冠状动脉内采血,行冠状动脉造影者进行SYNTAX评分。所有标本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athepsin S水平,并比较各组间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athepsin S、MMP-9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AMI组最高,其次为UAP组,SAP组最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06.830、197.035、310.442,均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thepsin S与MMP-9、hs-CRP均呈正相关(r=0.816、0.827,均P=0.000),SYNTAX评分与cathepsin S、MMP9、hs-CRP均呈正相关(r=0.581、0.511、0.557,均P=0.000)。其中24例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的AMI患者冠状动脉内cathepsin S、MMP-9、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的水平(t=217.288、3.177、681.479,均P=0.000);且cathepsin S在外周动脉血中水平与冠状动脉内抽吸血中水平、hs-CRP在外周动脉血中水平与冠状动脉内抽吸血中水平均呈正相关(r=0.962、0.494,P=0.000、0.014),而MMP-9在外周动脉血中水平与冠状动脉内抽吸血中水平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88,P=0.380)。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athepsin 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吴淼钟江华林德洪吴梦林邢波
关键词:冠心病组织蛋白酶类
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中krüppel样因子5和组织蛋白酶Z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8年
目的观察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 5,KLF5)和组织蛋白酶Z(cathepsin Z,Cts Z)在CaPO4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择雄性C57BL/6小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CaPO4诱导腹主动脉瘤模型并测量腹主动脉直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血管弹力纤维染色分析弹性纤维断裂程度;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从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主动脉组织中KLF5和Cts Z相对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小鼠术后膨胀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573±0.790 vs 1.129±0.168,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血管弹性纤维断裂更为严重,且KLF5和Cts Z mRNA和蛋白在腹主动脉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CaPO4诱导损伤的小鼠腹主动脉组织中KLF5和Cts Z表达升高,并促进血管病理性重构。
曲晓梦杨鑫陈琪毕喜乐李清钊孙健马冬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类聚合酶链反应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组织蛋白酶S在肠易激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8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肠道炎症、免疫功能改变、脑-肠轴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组织蛋白酶S(CTSS)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溶体内的一蛋白水解,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研究证实CTSS可能参与IBS发生。本文就CTSS在IBS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爽爽陈超英吕宾张璐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类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抗原

相关作者

陆春
作品数:406被引量:1,23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解脲脲原体 生物膜 护理 皮肤性病学 生物群
赖维
作品数:513被引量:2,34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皮肤 解脲脲原体 光老化 成纤维细胞 化妆品
郑跃
作品数:97被引量:26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成纤维细胞 皮肤成纤维细胞 光老化 皮肤 痤疮
许庆芳
作品数:67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皮肤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 光老化 误诊 细胞衰老
刘晨
作品数:15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皮肤成纤维细胞 光老化 成纤维细胞 紫外线 组织蛋白酶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