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9篇“ 细胞毒效应“的相关文章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对人乳腺管癌细胞和大鼠心肌细胞毒效应的研究
2024年
目的 开展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icyclohexyl phthalate, DCHP)细胞毒性的研究,为科学评估DCHP的人群健康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 基于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利用人乳腺管癌细胞T47D和大鼠心肌细胞H9c2,开展DCHP对这2种细胞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核变化的检测。结果 DCHP明显提升T47D细胞细胞活性(24和48 h F值分别为68.038和17.875,P<0.05),增加细胞核的面积,未导致较高的细胞凋亡率;DCHP明显降低H9c2的细胞活性(24和48 h F值分别为96.194和16.857,P<0.05),减少了细胞核面积,同时也导致了较高的细胞凋亡率。结论 DCHP具有较明确的雌激素活性,同时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需进一步关注。
钟磊胡晓宇曹冬冬傅佳刘浏张妍叶研施嘉琛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细胞毒性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粘合剂中BaP和PFOS的神经细胞毒效应研究
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FCMs)粘合剂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引入一些有害添加剂。迁移实验也表明,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
贺晓蓉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神经细胞毒性RT-QPCRC6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人体细胞毒效应的构效关系研究
2023年
为建立高效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细胞生物性构效关系预测模型,研究了20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在不同生物条件下对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和角质层细胞(HaCaT)的效应构效关系,并首次将元素周期描述符(定量描述符)与试验条件参数(定性描述符)相结合,共同表征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结构特征。在采用支持向量机-特征递归消除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筛选的最优描述符作为输入参数的基础上,分别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2种高效的建模方法,建立纳米材料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for Nanoparticals,Nano-SAR)预测模型。2个算法训练集的准确率(ACC)均大于0.9,内部验证准确率均大于0.7,测试集外部验证的准确率也均大于0.8,模型验证结果表明2个算法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对比2个算法研究结果表明,RF算法优于SVM算法,且优于文献报道的已有算法。模型机理解释结果表明,水合粒径和电负性是影响两种细胞毒性的主要因素。
曹洪印袁蓓蕾潘勇潘勇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纳米金属氧化物生物毒性构效关系
两种典型农药联合暴露对人肝细胞毒效应研究
研究背景:我国拥有着广阔的农业种植地,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使用农药大大增加了农产品产量,带来经济效益,但长期或大量使用农药会使其残留在食物和环境中,通过饮食、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多种器官组织损伤,农药使用带来的危...
潘志辉
关键词:毒死蜱苯醚甲环唑L-02细胞内质网应激
有机磷阻燃剂对BEAS--2B细胞毒效应及代谢影响
目的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建材、纺织品、家具等各种工业生产中。OPFRs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均被检出,如空气、灰...
郝蕴
关键词:有机磷阻燃剂BEAS-2B细胞液相色谱-质谱
CuInS2/ZnS量子点对人卵颗粒细胞毒效应与机制研究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超排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并以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为阳性药物检测其对人卵颗粒细胞毒效应,建立人卵颗粒细胞毒性检测体系。随后,采用此体系,检测CuInS2/ZnS量子...
刘晓宁
关键词:毒性检测线粒体凋亡
基于胚胎干细胞技术的七氟醚对人神经前体细胞毒效应的体内、体外研究
美国每年约有150万新生儿和婴幼儿接受全身麻醉,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也使得婴幼儿对麻醉手术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大量报道指出,全身麻醉会影响啮齿类动物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育并诱导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美国FDA在2016年...
赵又谊
关键词:七氟醚胚胎干细胞神经毒性
镉暴露对斑马鱼早期生殖细胞毒效应的分子机制
生殖细胞的发生是生物体发育和遗传的基础。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生殖细胞称为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研究表明PGCs的形成是生殖细胞发生的关键步骤,在物种延续和进化中基因组...
刘惠芳
关键词:水生生物镉暴露生殖毒性
文献传递
四溴双酚A对人体正常肝细胞毒效应及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溴系阻燃剂,在含TBBPA用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介质,造成持久性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为探明TBBPA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效应及作用机制,选取人体正常肝细胞L02作为模型,通过分析暴露后细胞形态、存活率、胞内活性氧(ROS)含量、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等变化。结果表明,TBBPA暴露导致L0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彗星实验拖尾现象明显增强;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L02细胞胞内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GSH)比值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40μmol·L^(-1)暴露条件下胞内ROS含量升高3.1倍;20μmol·L^(-1)和40μmol·L^(-1)暴露条件下,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3.2倍和4.8倍。推测TBBPA暴露对L02细胞效应作用机制为,暴露引起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升高,ROS升高再引起DNA损伤程度增强,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率增加。上述研究结果将为评估TBBPA的效应和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王晓丽张运超夏沪彬陈超刘勇弟
关键词:TBBPAL02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组蛋白在脓症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毒效应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讨组蛋白在脓症相关细胞因子释放中的作用,研究组蛋白细胞毒效应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用不同浓度组蛋白H4(Histone H4,hH4)刺激人单核细胞(THP-1)并与加入IgG及TLR-4抗体干预组对比,测定不同时间点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0的浓度;在含组蛋白的培养基中加入抗Toll样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TLR-4)抗体后孵育THP-1及人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MEC),通过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及流式细胞检测评估细胞损伤凋亡程度。结果 ①低浓度组蛋白处理组IL-1β水平与对照组采用student’s t检验方法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IL-10及TNF-α水平不同程度升高,中、高浓度蛋白处理组前述各细胞因子浓度均升高,抗TLR-4抗体干预组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及IgG干预组下降,P<0.01,差异显著。②经含高浓度组蛋白的混合培养基孵育24h后,THP-1及HMEC组清液中LDH含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比较,均较标准培养基组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计数显示凋亡细胞比例上升。加入IgG组上清液LDH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加入TLR-4抗体组上清液LDH水平与凋亡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③对于THP-1细胞,与仅含组蛋白的对照组比较,加入TLR-4抗体的实验组凋亡细胞比例与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凋亡细胞比例的变化率(-63.77%)较细胞因子变化率(36.14%至45.18%)高。结论 ①组蛋白H4在离体环境下可刺激THP-1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②组蛋白H4对THP-1和HMEC均表现出细胞毒效应;③上述两种效应均可被TLR-4抗体拮抗,TLR-4可能为胞外组蛋白参与脓症发病的途径之一;TLR-4抗体可能主要通过拮抗组蛋白的细胞毒效应发挥抗炎作用。
赵宏霞梁奕洋刘瑜余洁明刘海英
关键词:组蛋白脓毒症细胞因子细胞毒效应

相关作者

李卓娅
作品数:148被引量:313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跨膜型TNF-Α TNF-Α 跨膜型 肿瘤坏死因子 TM-TNF-Α
张建华
作品数:114被引量:3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NK细胞 细胞毒效应 白细胞介素6 NK细胞系 纯化
王郡甫
作品数:113被引量:245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纯化 NK细胞 细胞毒效应 MICA 大肠杆菌
龚非力
作品数:240被引量:813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HLA 跨膜型 NK细胞 HMGB1 分泌型TNF-Α
姜小丹
作品数:29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跨膜型 跨膜型TNF-Α 细胞毒效应 TNF-Α TM-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