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17篇“ 细胞特征“的相关文章
- 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特征基因TNFAIP6的鉴定及验证
- 2025年
- 目的鉴定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特征基因,并验证其对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4个独立的滑膜组织微阵列转录组测序数据集(GSE1919、GSE55235、GSE55457、GSE77298)和1个滑膜细胞单细胞测序数据集(GSE192504),利用差异基因分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特征基因。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TNF alpha induced protein 6,TNFAIP6)在人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系MH7A体外模拟炎症环境下的表达水平。MH7A转染si-TNFAIP6进行基因沉默,采用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TNFAIP6对MH7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联合差异基因分析、WGCNA和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确定了1个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特征基因(TNFAIP6)。RT-qPCR和Western blot显示,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处理比较,10 ng/mL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显著上调MH7A细胞TNFAIP6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CCK-8和Transwell实验显示,在MH7A细胞敲低TNFAIP6的表达后,敲低组(si-TNFAIP6)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相较于对照组(FAM-si-NC)有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TNFAIP6在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促进其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可能是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异常活化的主要贡献者。
- 雷蕾吕玉欣张晶陈陵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 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及关键蛋白
- 2025年
- 目的 研究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寻找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蛋白。方法 选择在体外培养1年和2年的T-MYCN细胞(分别为T-MYCN Y1细胞和T-MYCN Y2细胞),组成后续实验的T-MYCN Y1组和T-MYCN Y2组细胞。WERI-Rb-1细胞系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获得,作为成熟RB对照组(WERI-Rb-1组);未经处理的人正常视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将细胞按照每孔1×10~4个细胞接种于24孔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集图像;在接种后第4、8、12天进行细胞计数。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和视锥细胞标记物L/M opsin的表达;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YCN、CCNB1、CDK1、SYK和RXRγ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各组细胞间蛋白表达谱差异并筛选关键调控基因;采用慢病毒敲低OTX2表达后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结果 生长曲线显示,在体外培养第12天,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数量分别为(59.17±4.01)×10~4个、(85.14±4.54)×10~4个、(100.73±1.99)×10~4个(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Ki67和L/M opsin阳性细胞率均增加(均为P<0.001)。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的MYC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为P<0.001),CCNB1和CDK1 mRNA相对表达量亦均升高(均为P<0.01)。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细胞的SYK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RXRγ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的SYK、RXRγ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富集到蛋白质复合体组装和线粒体等通路;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富集到碳代谢、代谢途径和脂肪酸降解等通路。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OTX2在WERI-Rb-1组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T-MYCN Y2组细胞,T-MYCN Y1组细胞最低。qRT-
- 盖鑫冉徐佳爱车虹昱王祥杨春华齐东来
- 关键词:MYCN
- 一种乳腺癌细胞类群鉴定、以及转移或耐药亚型肿瘤细胞特征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腺癌细胞类群鉴定、以及转移或耐药亚型肿瘤细胞特征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生物信息分析技术领域。对单细胞测序表达矩阵数据进行降维和聚类,获取聚类细胞群;将得到的聚类细胞群与乳腺癌组织细胞特异性标记数据集中的各个...
- 苏莉 邹逸雄 姚敦洁 张婉君 周鑫红 吴瑞哲 王养怡 吴秋晗 周鑫炜
- 基于高光谱相干拉曼散射成像的单细胞特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高光谱相干拉曼散射成像的单细胞特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单细胞特征分析。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样本在不同拉曼位移处进行高光谱相干拉曼散射成像的设备;本发明方法对使用介质A进行细胞富集的样本进行高光谱相...
- 岳蜀华刘建林张涵李谨睿
- 具有基底细胞特征的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具有基底细胞特征的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BC)、腺样囊性癌(ACC)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例ABC、1例ACC及3例BSCC临床病理资料,复阅病理切片,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总结。结果3种肿瘤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ABC为低级别癌,患者临床常无症状,多因宫颈筛查细胞学异常就诊,因HSIL行宫颈锥切或子宫切除后意外发现,常呈宫颈浅表浸润,临床分期多为早期。ACC及BSCC为中、高级别癌,常因绝经后阴道流血就诊,宫颈见到明显肿物,临床分期为中、晚期。3种病变可以共存,观察形态学特征并借助免疫组化染色可帮助鉴别诊断。随访8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转移。结论宫颈ABC、ACC及BSCC少见,均是起源于储备细胞的肿瘤,在临床特征及病理形态方面有相似性,但治疗及预后不同,准确区分三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张雁瑞黄新翼史健杨怡晖刘丽敏胡海燕
- 关键词:宫颈癌基底细胞腺样囊性癌
- M2巨噬细胞特征基因风险评分能准确预测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中M2巨噬细胞特征基因(MRG)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73例HBV相关肝HC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通过WGCNA识别M2巨噬细胞相关基因模块,利用LASSO鉴定出关键MRG并构建风险评分,并在外部数据集中验证风险评分的预测性能。应用CIBERSORT和R.pRRophetic分析风险评分与免疫细胞浸润、药物敏感性的关系。通过GSVA和GSEA对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差异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R.Seurat验证在HCC中表达MRG的细胞类型,并通过R.Cellchat分析细胞互作强度,找到与HCC进展相关的重要细胞类型。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条件培养基诱导THP-1向M2样极化,RT-qPCR验证MRG在HBV阳性的肝癌细胞系和M2巨噬细胞中表达。结果M2巨噬细胞高浸润状态与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25)。高风险组的总生存期(OS)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训练集P=0.021,测试集P=0.046)。高风险组中M2巨噬细胞显著富集(P=0.03),低风险组中幼稚B细胞显著富集(P=0.049)。药物BI.2536对高风险组更有效(P=0.025),AG.014699(P=0.044)、AKT.inhibitor.VIII(P=0.041)、AZD.0530(P=0.0033)、AZD7762(P=0.0051)和BMS.708163(P=0.015)对低风险组更有效。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增殖相关通路和代谢相关通路在高风险组中富集。单核细胞在高风险组HCC进展的细胞互作中最为活跃。VTN在PLC/PRF/5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001),GCLC、PARVB、TRIM27和GMPR在M2样THP-1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037、P=0.0015、P=0.0071、P=0.0004)。结论MRG风险评分能准确预测HBV相关HCC患者的预后,揭示其肿瘤微环境的差异,为HCC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指导。
- 刘鹏程娄丽娟刘霞王建姜颖
-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模型乙型肝炎病毒
- 一种获取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特征参数的原子力显微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为一种获取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特征参数的原子力显微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使用40ug/ml的油酸溶液诱导人肝细胞细胞72h,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体外模型;之后,取出NAFLD细胞,使用磷酸缓冲盐溶液...
- 宋正勋周沐菡董建军杨帆曲凯歌付金红董莉彤王作斌
- 2013—2022年于都县新发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特征分析
- 2024年
- 探讨2013-2022年于都县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都县2013-2022年新发现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2013-2022年新发现感染者271例,男性—占比(79.34%)高于女性(20.66%);年龄55岁以上占比较高(42.80%);已婚占比较高(68.27%);初中及初中以下占比较高(52.40%);性传播占比较高(41.33%);2021年-2022年首次CD4+T 淋巴细胞中位数计数较其他年份低;经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份、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均不影响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P>0.05)。结论 于都县新发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不受年份、性别和婚姻状况等影响,应通过检测HIV病毒尽早发现和治疗,控制HIV的传播和流行。
- 邱雁李琦谢秀湘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
- 骨质疏松羊模型中胸椎骨膜的结构与细胞特征的变化
- 2024年
- 目的利用骨质疏松绵羊和正常羊模型深入研究胸腰段椎体骨膜在骨质疏松状态下的结构和细胞变化,为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提供潜在的关键治疗靶点和理论基础。方法选用8只健康状态相似的成年雌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骨质疏松组(n=4)和正常组(n=4)。骨质疏松组实施卵巢切除术、低钙饮食和甲强龙注射以诱导小尾寒羊的骨质疏松状态。卵巢切除术后4个月,取出T 12椎体。利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骨小梁体积、厚度和数量,利用HE染色组织学评价骨膜的厚度和细胞数量,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评价成骨和破骨细胞的比例。结果与正常羊相比,骨质疏松羊的骨小梁相对体积(BV/TV)、厚度(Tb.Th)和数量(Tb.N)明显降低[(22.708±0.973)%比(35.409±1.254)%,(8.970±0.473)μm比(10.432±0.392)μm,(0.025±0.000)mm^(-1)比(0.035±0.004)mm^(-1),均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明显增加[Tb.Sp(27.385±0.318)μm比(21.935±2.101)μm,P<0.05]。HE染色呈现典型的开窗小梁结构,骨质疏松羊骨膜的形成层和纤维层更厚,并且形成层的细胞数量更多(均P<0.05)。标准化后,TRAP和ALP染色显示骨质疏松羊的TRAP^(+)破骨细胞明显增多,而形成层和纤维层骨膜的ALP染色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羊的骨膜与正常羊相比在结构和细胞群上存在差异,表现为更活跃的骨吸收,而骨形成活性相当。以骨膜为靶点的治疗有望成为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关键。
- 赵清乾张益铭宫锦浩万文涛李明航杨强孙逊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膜胸椎小尾寒羊破骨细胞
- 基于AI的肿瘤干细胞特征提取及分类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I的肿瘤干细胞特征提取及分类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从医学数据库中自动识别并同步获取肿瘤干细胞的相关数据;特征提取单元,用于根据肿瘤干细胞数据的特性,自动调整特征提取模型的网络结构和参数,通过...
- 许捷许静谭平丁迎春
相关作者
- 陈锦

- 作品数:15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宫颈细胞 细胞图像 特征提取与识别 细胞特征 基于小波变换
- 刘艳红

-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宫颈细胞 细胞特征 SVM分类器 GVF_SNAKE模型 宫颈
- 罗晓曙

- 作品数:448被引量:1,433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混沌控制 混沌 拥塞控制 束晕-混沌 控制研究
- 邹雪

-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 研究主题:膝关节软骨 光谱仪 混合语音 多模式 细胞特征
- 吴边

- 作品数:40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病理切片 网络 图像 宫颈活检 分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