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 篇“ 细胞组织学 “的相关文章
子宫颈细胞 学 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组织 学 诊断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细胞 学 判读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的受试者其组织 病理学 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中国5个地区招募入组7372名18~45岁健康女性,共进行11次随访。其中子宫颈细胞 学 判读为ASC-US的受试者共387例,将其纳入分析,每一例受试者均进行第2代杂交捕获法(HC2)和HPV分型检测。对细胞 学 诊断为ASC-US的受试者的组织 学 结果与HPV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招募入组的7372名妇女中,细胞 学 不满意54例,召回其中49例,另5名受试者未进行重新检测,余7367例细胞 学 结果如下:未见上皮内病变(NILM)6695例(90.88%),ASC-US 387例(5.25%),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H)14例(0.19%),不典型腺上皮细胞 (AGC)9例(0.12%),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04例(2.77%),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7例(0.77%),癌1例(0.01%)。387例诊断为ASC-US的受试者其组织 学 结果如下:阴性/慢性炎症338例(87.34%),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和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1分别为24例(6.20%)和2例(0.52%),CIN212例(3.10%),CIN33例(0.78%),癌1例(0.26%),其他7例(1.81%)。ASC-US患者中CIN2+者占4.13%(16/387)。在后续11次随访中ASC-US患者CIN2+累计发病39例(10.08%,39/387)。与非高级别病变相比,HPV、HPV 16和HPV多重感染在高级别病变中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结论在ASC-US患者的分流管理中,应高度重视HPV高危型阳性人群,尤其HPV 16感染和HPV多重感染者,建议转诊阴道镜检查。 曹智 贾鑫华 张询 吴婷 乔友林关键词:子宫颈癌 组织病理学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构建一种新的细胞组织 学 评估模型探讨典型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中心瘢痕形成 2022年 目的探讨经典型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NH)中央瘢痕的细胞组织 学 机制。方法从手术切除的具有中央瘢痕的FNH标本中分离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采用细胞 免疫荧光法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特定的细胞 骨架标记物,如α-SMA、Collagen l和MMP-2。同时,收集有或无中央瘢痕的28例FNH样本,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 染色和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α-SMA、Collagen l的表达情况。结果FNH标本分离的肝星状细胞 在培养期间具有肌成纤维细胞 样的形态,同时高表达desmin,α-SMA,collagen I and MMP-2。同时,在FNH组织 中可检测到中央瘢痕区域α-SMA,collagen I蛋白的共表达,且与组织 大小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基于细胞 学 -组织 学 水平上探讨FNH组织 中央瘢痕形成的潜在机制,研究结果可为经典型FNH及中央瘢痕的形成提供实验资料。 庄康敏 林志昭 孟琰关键词: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肝星状细胞 细胞骨架蛋白 豹纹鳃棘鲈色素细胞组织 学 及相关酶活分析 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是一种体色变异丰富的珊瑚礁鱼类,体色绚丽鲜艳,变化丰富,极具观赏性,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研究鱼类体色发育与变异的好材料。本文选取了豹纹鳃棘鲈体色差异的黑色和红色个... 邓成关键词:体色 色素细胞 色素 一种用细胞组织 学 技术判定油棕幼嫩花序性别的方法 本发明属植物生物学 领域,涉及一种用细胞组织 学 技术判定油棕幼嫩花序性别的方法,是选取处于雌雄未显性期Ⅲ期的花序,经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与烤片、脱蜡与染色后制作成切片,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并拍照,计算花苞片原... 李哲 杨静 曾宪海 潘登浪 李炜芳 邹积鑫 刘钊 林位夫 周建南 刘洁琼 张春红文献传递 一种用细胞组织 学 技术判定油棕幼嫩花序性别的方法 本发明属植物生物学 领域,涉及一种用细胞组织 学 技术判定油棕幼嫩花序性别的方法,是选取处于雌雄未显性期Ⅲ期的花序,经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与烤片、脱蜡与染色后制作成切片,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并拍照,计算花苞片原... 李哲 杨静 曾宪海 潘登浪 李炜芳 邹积鑫 刘钊 林位夫 周建南 刘洁琼 张春红文献传递 牦牛皮肤中调控毛色基因表达定量和黑色素细胞组织 学 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旨在通过分子水平和组织 学 水平阐明牦牛不同被毛颜色的机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皮肤组织 中决定色素形成通路中的主效基因:鼠灰色基因(Agouti signaling protein gene(ASIP),Agouti)、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和酪氨酸酶基因(Tyrosinasegene,TYR)表达量。结果表明:MC1R表达量在黑色毛色高于白色毛色;MITF表达量在黑色毛色与白色毛色中差异明显;ASIP表达量在白色毛色和黑色毛色中差异不显著;TYR表达量在天祝纯白被毛中表达量是大通纯黑被毛的2.87倍,这与有色被毛高表达的结果相反,TYR的表达量对牦牛黑色素的合成影响有待深入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用HE和甲苯胺蓝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牦牛毛囊是由毛鞘、毛乳头和毛球外面周围的结缔组织 形成的。在天祝白牦牛的表皮和毛囊周围发现分布着大量的黑色素细胞 ,同时发现有少量的黑色素颗粒存在。大通牦牛的毛囊和表皮黑色素细胞 中均发现有黑色素的存在。黑色被毛毛囊中与毛发相连毛乳头附近的黑色素含量比毛囊周围其他部位含量高。大通牦牛的毛囊群比天祝牦牛毛囊群密集,毛囊的直径比天祝长,毛发较粗。大通牦牛毛囊周围黑色素细胞 比天祝白牦牛密集,细胞 核大,而且更为明显。 高泽成 梁春年 吴晓云 李明娜 张志飞 阎萍关键词:牦牛 石蜡切片 黑色素 水貂被毛黑色素含量及皮肤成熟黑色素细胞组织 学 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旨在分析水貂被毛黑色素含量差异及观察皮肤成熟黑色素细胞 的分布特征,为水貂毛色形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乌贼黑为标准品,利用酶标仪测定并比较金州黑水貂、银蓝水貂和吉林白水貂被毛总黑色素(Total melanin,TM)、真黑色素(Eumelanin,EM)及褐黑色素(Pheomelanin,PM)含量;通过甲苯胺蓝、多巴及多巴联合甲苯胺蓝分别对不同毛色水貂皮肤组织 进行染色。结果表明,金州黑水貂毛皮成熟期被毛TM和PM含量分别是换毛期的1.17和1.20倍(P<0.01),EM含量显著高于换毛期(P<0.05);银蓝水貂换毛期与毛皮成熟期被毛3种黑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吉林白水貂毛皮成熟期被毛TM和PM含量分别是换毛期的1.27和1.22倍(P<0.05)。组织 学 染色显示,金州黑和银蓝水貂皮肤中均存在成熟黑色素细胞 ,主要分布于金州黑水貂的表皮和毛囊顶端,毛囊外根鞘和毛纤维髓质层有少量多巴阳性着色带;银蓝水貂皮肤的表皮和毛囊顶端多巴阳性着色带较少,毛囊外根鞘阳性着色较浅;吉林白水貂皮肤组织 未见明显多巴阳性着色区域。综上表明,PM含量可能与水貂灰色和白色被毛表型相关,毛囊顶端的成熟黑色素细胞 可能是水貂被毛色素沉积的主要细胞 。 宋兴超 徐超 刘琳玲 刘宗岳 杨童奥 丛波 岳志刚 杨福合关键词:水貂 被毛 黑色素含量 白及种子萌发及原球茎发育过程的细胞组织 学 观察 被引量:10 2016年 为探讨白及种子发育成苗的机制,对组织 培养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和原球茎发育过程进行了形态学 和石蜡切片细胞组织 学 观察。结果表明:白及种子吸水膨胀后,出现极性,远离胚柄端分化出绿色芽点,芽点发育成子叶,同时种胚突破种皮形成原球茎,另一端则出现成群的白色绒毛状假根。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 的发育遵循原套-原体学 说,内部分化出多束维管束后,白及由原球茎过渡到根状茎阶段。其中根原基的发育始于根状茎维管束,为内起源。当根状茎逐渐膨大,内部基本分生组织 分化为成熟薄壁组织 后,假鳞茎开始形成。白及种子的发育共经过种胚、原球茎、根状茎和假鳞茎4个阶段。 聂宁 朱艳 田梅 华静雯 王龙 秦民坚关键词:白及 原球茎 细胞组织学 大剂量维生素D_3补充对糖尿病大鼠胰岛及肌肉细胞组织 学 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D_3补充对糖尿病(DM)大鼠Lee's指数及胰岛、肌肉细胞组织 学 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喂养结合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DM模型,不同浓度的维生素D_3灌胃6w,HE染色观察胰岛和肌肉形态。结果:125倍和200倍维生素D_3组大鼠Lee's指数比DM组明显升高。各维生素D干预组胰岛和骨骼肌组织 学 形态明显改善。结论:适量维生素D_3补充能增加DM大鼠Lee's指数,恢复异常的胰岛和肌肉形态。 窦晓娟 汪求真 郝海波 郭玉妹 蔺瑞函 马爱国关键词:糖尿病 维生素D3 胰岛细胞 MR弥散加权成像参数与宫颈癌肿瘤细胞组织 学 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MR弥散加权成像参数与宫颈癌肿瘤细胞组织 学 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纳入60例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均行MR弥散加权成像(DWI)临床检查,分析评价系数ADC值与分化程度及肿瘤细胞 间质比例、病理类型等肿瘤细胞组织 学 特点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患者ADC值与肿瘤细胞 间质比例、分化程度呈现一定负相关性,而与病理类型呈现一定正相关性(P<0.05);宫颈鳞癌组患者的ADC值较宫颈腺癌组显著要低,高分化组患者ADC值较低分化组患者显著要低(均P<0.05);肿瘤细胞 间质比例≧70%组患者的ADC值显著低于肿瘤细胞 间质比例<7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1)。结论宫颈癌肿瘤细胞组织 学 特点与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关系密切,可成为临床评估宫颈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基础依据。 陈艳霞 李和平关键词: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相关作者
潘登浪 作品数:70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研究主题:油棕 再生植株 组培苗 培养基 珠芽魔芋 严学成 作品数:12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细胞组织学 组织学观察 离体培养 银杏 邹积鑫 作品数:104 被引量:91 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研究主题:油棕 橡胶树 果穗 茎干 芽接 曾宪海 作品数:181 被引量:317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研究主题:油棕 橡胶树 再生植株 间作 种子催芽 刘洁琼 作品数:7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研究主题:橡胶树 特异性启动子 乳管 细胞组织学 油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