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7篇“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相关文章
超声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后不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时机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后不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时机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SA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01—2024-04西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7例行LC的SAC患者,以PTGD后6周为临界值,将PTGD后6周行LC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PTGD后6周以内行LC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LC的相关指标。分别于入院时和LC后检测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统计LC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C时间、中出血量、后腹腔引流时间,以及后24 h的VAS评分、住院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的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后2组患者的功能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C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TGD后6周内行LC比较,对SAC患者在PTGD后6周实施LC,更利于优化围期指标,改善患者的功能和提升LC的安全性。
康政伟
关键词:急性重症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穿刺引流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对比
2025年
目的:对比胆囊穿刺引流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胆囊穿刺引流术后不同时间行LC治疗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胆囊穿刺引流术后8周内行LC治疗,观察组则是后8周后行LC治疗。比较两组LC手指标、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应激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留置引流管、后首次排气和住院时间更短,中出血量和转开腹例数更少(P<0.05)。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质醇(Cor)、促肾上腺质激素(ACTH)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胆囊穿刺引流术后8周行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手指标,稳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应激指标,提高手安全性,降低后并发症发生率。
陈运警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激指标
胆源性SAP病人胆囊穿刺引流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时机选择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后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手时机选择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32例胆源性SAP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PTGD后病人行LC时间不同分为A组(1~2个月)、B组(2~3个月)和C组(>3个月),各44例;并根据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开腹组28例和未中转开腹组104例。比较病人入院时基础资料及围手期相关指标,分析A、B、C组病人LC中及后指标(手时间、中出血量、引流量、中转开腹、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分析病人LC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胆囊壁厚度、AP发作史、PTGD治疗时间)。结果:A、B组病人引流管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B、C组胆囊壁厚度均小于A组(P<0.05)。3组病人LC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病人手时间、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P<0.05),B组病人手时间、住院时间亦均少于C组(P<0.05);B组中转开腹率均小于A、C组(P<0.05)。中转开腹组和未中转开腹组病人在胆囊壁厚度、AP发作史和PTGD治疗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囊壁厚度≥5mm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TGD治疗2~3个月、AP发作史≤1次均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胆源性SAP病人PTGD治疗2~3个月后行LC安全性较好,胆囊壁厚度≥5mm是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PTGD治疗2~3个月及AP发作史≤1次是中转开腹的保护因素。
张太哲徐志鹏郑传明宋琦邵志林李磊邱兆磊王振杰
关键词: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
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A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C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TGBD治疗,对两组围手期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功能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炎性应激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手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后VAS评分较前下降,且研究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后ALP、IBIL、TBIL水平较前下降,且研究组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后TNF-α、IL-6、CRP、WBC水平较前下降,且研究组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后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TGBD应用于AC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围手期指标,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功能指标及炎性应激指标,减少后并发症发生。
刘花艳库朝阳陈太丽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急性胆囊炎
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研究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3例,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通过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可提升其临床疗效,价值高,可推广。
安智博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胆囊穿刺引流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时机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AC)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最佳手时机。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AC患者分为2组,各45例。2组患者均行PTGBD,观察组后5~8周行LC,对照组后1~4周实施LC。比较2组手效果、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时间(64±8)min、中失血量(15±4)ml、腹腔引流时间(2.5±0.6)d、肛门排气时间(20.5±2.2)h、住院时间(5.6±0.8)d,均少于对照组(85±12)min、(27±8)ml、(4.6±0.9)d、(23.6±2.9)h、(7.4±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前生活质量、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患者PTGBD后5~8周行LC更加安全、有效,可缩短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杨鸥洋胡盼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
急性胆囊胆囊穿刺引流术后不同时机行腹腔镜手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究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后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行PTGBD后择期行LC治疗的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TGBD后LC治疗时机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早期组26例和延期组34例。两组均采用PTGBD联合LC治疗,延期组患者于PTGBD后8~12周后行LC治疗,早期组则于1~2周后行LC治疗。比较两组围期指标、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延期组手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早期组,中出血量少于早期组(P<0.05);延期组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早期组(P<0.05);延期组后CD3^(+)、CD4^(+)、CD4^(+)/CD8^(+)水平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早期组,CD8^(+)水平低于早期组(P<0.05);两组PTGBD拔管后24 h与LC后24 h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早期组的30.7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于PTGBD后8~12周内行LC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手效果,手操作时间短,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力,且并发症少,患者后生活质量高。
李明羽张新伟王坤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手术时机
胆囊穿刺引流术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近期疗效
2024年
探究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胆囊穿刺引流术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08-2023.07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予以研究,按照手方式的不同分成参照组(n=46,腹腔镜胆囊切除)和探究组(n=46,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再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整理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治疗指标、并发症情况、血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比较。结果 探究组手治疗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并且探究组中只有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生肠穿孔事件,而参照组发生气胸、肠穿孔事件高达8例(P<0.05)。结论 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胆囊穿刺引流术,再根据其恢复情况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较强,该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预防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中出血量,优化生活质量,降低炎性因子,值得推广。
李洪彬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胆囊穿刺引流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胆囊炎(severe acute cholecystitis,SAC)患者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2例SA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急诊LC治疗,研究组采用急诊PTGD联合LC治疗。比较两组中指标与后恢复情况、炎症因子及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LC手操作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6,P<0.05)。结论PTGD与LC联合治疗SAC能够加快患者的后康复速度,缩短LC手操作时间,减少中失血量,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卜振兴杜攀佟雪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重症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中重度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中重度急性胆囊炎(AC)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中重度AC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LC组(43例,行LC治疗)与联合组(44例,行PTGD联合L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期指标、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LC手用时短于LC组,总住院时间长于LC组,临床疗效优于LC组(均P<0.05);两组患者LC后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LC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LC组(P<0.05)。结论PTGD联合LC治疗中重度AC患者的短期疗效较好,能够改善围手期指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钱藐山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关作者

王振杰
作品数:77被引量:331H指数:11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急性胰腺炎 创伤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乌司他丁
吴硕东
作品数:496被引量:1,94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ODDI括约肌 单孔 单切口
王剑雄
作品数:12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
研究主题:高危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疗效观察 恶性梗阻性黄疸
邱明
作品数:5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经皮经肝胆囊穿刺 引流术后 高危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邱兆磊
作品数:88被引量:414H指数:11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限制性液体复苏 重症急性胰腺炎 休克大鼠 急诊医学 血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