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18篇“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相关文章
清代统一民族国家的铸就
2025年
清代统一民族国家肇基于既往,正是在前代发展的基础上才有了清代的大一统。中国文明起源,满天星斗,但元一体,各类型史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很早就形成了个文明中心。随后中国历史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发展道路:中原道路、南方道路、草原道路……越来越的人认识到,中原精耕细作的农耕社会并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唯一道路,与之并列的不同发展道路与中原道路之间也并非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它们都是适应不同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的最优选择。
林枫
关键词:中国文明起源农耕社会中国历史发展人文条件统一多民族国家史前文化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明清时期: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复习课为例
2025年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对授课内容进行统筹与设计。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理论为先,构建活动单元高效课堂,打通大单元教学设计与课时计划之间的隔阂。结合中考第一轮复习需求,整合单元知识,分布任务点,提出本节课核心话题,集中解决核心问题,满足学生中考复习需求。同时,以成效为导向,通过一线教学实践等形式,为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上提供思路。
刘春燕
关键词: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
继承·内化·光大:清代统一民族国家的铸就
2024年
延续抑或断裂,一直是中国历史的重大关注,唐宋变革论、明中叶转型说,均关涉其中,当然,争议最大的是明清之际。传统中国,在空间上,差异显著,胡焕庸线规定的不仅是自然环境,更有与之俱存的政治、经济、文化各形态;在时间上,发展跌宕起伏,中历波折,甚或几近崩裂,但不绝如缕。这些不同和跌宕经历了时间的长河,最终朝着一致的方向发展,铸就了统一民族共同体。清代正是这一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林枫
关键词:民族共同体明中叶统一多民族国家明清之际
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国家语境下的“中国”认同被引量:1
2024年
统一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王朝疆域版图之内各族居民在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下,相互认同而实现的空前民族统一,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各族对以秦汉王朝为代表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下的全方位认同。这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民族内涵及其关系格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机,这种直接以统一帝国疆域划定的规模空前的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出现,对于后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田广林周宇杰
关键词: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法律史学创新发展的道路选择--以统一民族国家本土法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视角被引量:1
2024年
当代中国之法学研究要立足于传承发扬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共识,尤其要建构适合于我国国情、社情、民情、族情的本土法律史学研究体系。一方面,我国的法学学科发展应当高度关注并认真学习、总结、传承、推进人类先进之法治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中国法学理论界应当客观理性、求真务实地尊重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从中国法律史学的发展规律与客观事实中,认知发掘元一体格局、法治文明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几千年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元一体的历史,夯实和巩固了中国大一统战略布局中长期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思想基础。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障我国民族大团结,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与法治中国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方式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事业,以及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的长治久安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杰·隆英强
关键词:中国法律史学统一多民族国家
统一民族国家的边疆地方政权史书写——读方铁《南诏大理国兴衰史》引发的思考
202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史学界有过关于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范围问题的大讨论。针对把历史上的一些边疆民族及政权作为外国的传统汉族中心主义史观,白寿彝、谭其骧、翁独健、方国瑜等学者都发表了相似的观点,强调中国历史是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中国涵盖内地与边疆民族活动范围,不能以中原王朝特别是汉族王朝范围指代历史中国。方国瑜《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学术研究》1963年第9期)指出,“中国历史,既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各族人民的历史,就应该包括他们的全部历史,不能‘变更伸缩’。中国历史是有其整体性的,在整体之内,不管出现几个政权,不管政治如何不统一,并没有破裂了整体,应当以中国整体为历史的范围,不能以历代王朝疆域为历史的范围”。
刘清涛
关键词:南诏大理国方国瑜谭其骧统一多民族国家
清朝统一民族国家的建构:以宫廷南疆匠役、艺人为考察中心
2024年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四方文明竞逐、元文化碰撞融会之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风格。清乾隆时期统一新疆以后,一批批拥有独特技艺的南疆回人,包括金银匠、玉匠、画匠、编织匠、乐舞艺人、求雨祈晴人等陆续由南疆被选送至京城。清朝对包括南疆回人在内的各民族工匠、艺人的招纳和重用,塑造了清代宫廷文化的民族属性,是有清一代物质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缩影。他们做成的器物和参与的各类宫廷活动,也以文化符号的方式,生动展现了清代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孙喆王苏佳
关键词:清朝南疆艺人
试论新疆在中国统一民族国家形成中
2024年
中国统一民族国家是自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并一直发展至今的。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众民族和文化,随着中国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逐步汇聚,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拥有民族元文化的新疆,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较为独特,在中国统一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的过程中始终占有着重要地位。
熊晨曦张纪茹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中华文化
全球化变局下的中国统一民族国家建设
2024年
第一、二波全球化是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第三波全球化,则是当代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进而参与并推动全球经济体系建构的全球化。全球化变局下,奈格里式集资本、技术与网络三位一体的“帝国”观日渐式微。主权民族国家的复兴,尤其是美国的帝国化趋势,加剧了国际社会的紧张。面对全球化变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并赓续现代中国统一民族国家建设的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巩固统一民族国家的社会基础,推进统一民族国家的认同建设。
邹诗鹏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社会
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民族国家治下的“汉书学”
2024年
基于《汉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汉书学”作为一门专门学问在历朝发展中都发挥过相应的作用,而在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体所建立的皇朝中,“汉书学”也在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民族国家进程中发挥过独特作用,这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统治者对汉代大一统皇朝的历史认同、其政权政治活动对《汉书》文本的直接参考以及《汉书》在少数民族贵族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范宇焜曹钦琪
关键词:历史认同文化认同

相关作者

陈建樾
作品数:62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华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 多民族国家 中国共产党 民族问题
王希隆
作品数:136被引量:430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述论 清朝 维吾尔人 清代 清前期
马大正
作品数:86被引量:48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国边疆学 边疆研究 中国边疆 边疆治理 边疆
常安
作品数:80被引量:504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 图书馆权利 人权
汪高鑫
作品数:134被引量:31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史学 史学思想 司马迁 传统史学 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