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篇“ 绦虫纲“的相关文章
埃塞俄比亚塔纳湖鲤科鱼类体内亚美尼亚许氏绦虫Khawia armeniaca(Cholodkovsky,1915)Shulman,1958(绦虫:鲤蠢目)的形态鉴定
2021年
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塔纳湖中发现了1种寄生于鲤科鱼类:间魮(Labeobarbus intermedius)和Labeobarbus tsanensis体内的许氏绦虫,经形态学鉴定其为亚美尼亚许氏绦虫Khawia armeniaca(Cholodkovsky,1915)(绦虫:鲤蠢目)。该绦虫鉴别特征为头节呈半球状,边缘光滑,无皱褶;睾丸分布区域从虫体中部至阴茎囊之前;卵巢前卵黄腺分布于虫体中后部至阴茎囊前部区域,少数排列在阴茎囊之后;子宫起始于阴茎囊后方弯曲环绕直至卵巢后部区域,有少许卵黄腺排列在子宫和卵巢的两侧。此外,K.armeniaca卵巢呈滤泡状或蝴蝶状,雌雄生殖孔分离但彼此距离很近,开口于体表并形成同一生殖腔,且雄性生殖孔位于雌性生殖孔前方。卵巢后卵黄腺数目少于100个,分布于虫体末端,卵黄腺距离卵巢后翼较远,部分样品内卵黄腺接近卵巢后翼。
KIBET Caroline Jepkorir赵文婷SARWAR Huda聂品
关键词:形态学形态测量学
中国海洋涡虫绦虫的物种及其危害
扁形动物门的三个都是病害生物.本文总结了涡虫绦虫的物种多样性.中国海已记录30种涡虫,多数营自由生活,也有寄生生活.涡虫是肉食性动物,是牡蛎养殖的敌害生物.记录58种绦虫,成虫寄生于鱼、水鸟和鲸豚的肠道,蚴寄生于...
陈小银杨文川黄宗国
关键词:海洋生物涡虫纲绦虫纲物种多样性
文献传递
梭形纽带属在中国新纪录及矢梭形纽带绦虫再描述(绦虫,鲤蠢目)(英文)
2009年
报道了中国鲤蠢目纽带科绦虫1新纪录属和1新纪录种,即梭形纽带属Atractolytocestus Anthony,1958及该属矢梭形纽带绦虫A.sagittaus(Kulakovskaya et Akhmerov,1965)。梭形纽带绦虫与该科中国已记录的纽带属和许氏属绦虫的区别分别在于其卵巢后有卵黄腺存在;卵黄腺在子宫和卵巢侧面连续大量分布,睾丸向后延伸到子宫两侧,头节球状或圆锥状。细颈许氏绦虫Khawia tenuicollis Li,1964的分类学地位在该报道中被重新讨论。
习丙文王桂堂吴山功聂品
关键词:绦虫
中国内蒙古锡盟草原啮齿类裸头总科绦虫研究(绦虫,圆叶目)
2004年
报道了内蒙古锡盟草原啮齿类绦虫的感染情况 ,其中裸头总科占绦虫感染总数的 17 3% ,发现该总科绦虫6种 ,其中有 2新种 ,中国新纪录 4种 ,7个宿主新纪录。文中对新种内蒙古无摄腺绦虫Aprostatandrya (A .)nei mongguensisYunetLin ,sp .nov .,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 ,并与近似种做了比较 ,另 1新种另文发表 (莲等 ,2 0 0 0 ) ,对文献中描述过于简单的中国新纪录种—杜文马氏带绦虫MathevotaeniatuvensisKadenaziietSulimov ,196 4做了详细的描述和绘图 ,给出每个种宿主、寄生部位、地理分布及研究简史的介绍。
贠莲汤仲祥林宇光洪凌仙杨文川刘根成
关键词:绦虫纲圆叶目啮齿类地理分布
扩张莫尼茨绦虫(绦虫:圆叶目)的原肾管及原肾管概念的评述(英文)
2004年
本研究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扩张莫尼茨绦虫原肾管的细胞学特征 ,莫尼茨绦虫原肾管的焰茎球为一个过滤器结构 ,类似于“挡河坝”样构造 ,此构造由端细胞和近管细胞外突形成的肋条 (或称杆 )相互交错排列而成。肋条之间由细胞外物质构成的“膜”结构连接 ,过滤作用通过该“膜”发生。焰细胞与近管细胞交界处有裂缝或孔与细胞外的结缔组织 (实质组织 )相通 ;原肾管的毛细排泄管细胞质索之间没有隔状联结 ;毛细排泄管及排泄管的管腔内有大量珠状微绒毛突起以增加表面积。从扩张莫尼茨绦虫及其它一些无脊椎动物原肾管的研究结果表明 ,原原肾管概念将焰细胞作为封闭的盲端已不再合适 ,需要进行修订 ,建议修订为 :原肾管是一种焰细胞系统 ,通常由焰细胞、管细胞和肾孔细胞组成 ,焰茎球作为过滤装置与周围的结缔组织 (实质组织 )有或没有裂缝 (孔 )
李海云Gerard P.BRENNANDavid W.HALTON
关键词:扁形动物绦虫绦虫纲圆叶目扩张莫尼茨绦虫
我国叶槽绦虫一新记录属(绦虫:四叶目)
2003年
报道检获于厦门海域赤魟(Dasyatis akajei)肠道中的四叶目叶槽科蔷薇属叶枕蔷薇线虫Rhodobothriumpulvinatum Linton 1889,经鉴定比较,为我国鱼类绦虫属的新记录。本次共剖检赤魟46尾,阳性2尾,感染率为4.3%,感染强度为5~7条/尾,并对所获虫体进行了描述。
王彦海杨文川刘升发李立伟
关键词:绦虫纲四叶目
扩张莫尼茨绦虫(绦虫:圆叶目)卵黄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英文)
2003年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扩张莫尼茨绦虫 (Monieziaexpansa)卵黄细胞发育的全过程。扩张莫尼茨绦虫卵黄细胞发育的规律为 :(1)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2 )质、核比不断增加而核体积几乎不发生改变 ,核表面从规则变为不规则 ,再由不规则变为规则 ,核内出现染色质浓缩成小块再分散的发育变化过程 ;(3)线粒体逐渐增多 ,发育不断完善 ;(4)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出现由少到多 ,发育不断完善 ,再由多到少不断退化的变化 ;(5 )由高尔基复合体组装的电子致密的小卵黄囊不断融合 ,至卵黄细胞成熟时仅有一卵黄囊 。
李海云Gerard P.BRENNANDavid W.HALTON
关键词:绦虫纲圆叶目扩张莫尼茨绦虫细胞发育超微结构
我国绦虫各目特征及分目检索表被引量:1
2003年
中国绦虫研究经历 80多年的时间 ,但除鱼类绦虫检索以外 ,至今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中使用的都是国外学者所编的外文检索表。作者尝试编制了我国绦虫的较详细的分目检察表。
程功煌林宇光
关键词:绦虫纲
中国绦虫三新种记述(绦虫:原头目,圆叶目)被引量:1
2002年
报道绦虫 3新种 ,即原头科的中华蛇带绦虫Ophiotaeniasinensissp .nov .、戴维科的林氏瑞列绦虫Raillietina (Paroniella)linisp .nov .和囊宫科的苦恶鸟异带绦虫Anomotaeniaamaurornisussp .nov .。
程功煌林宇光
关键词:绦虫纲圆叶目
突吻纽带绦虫记述及幼虫发育研究(绦虫:纽带绦虫目)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就寄生于福建省龙海市郊池塘淡水鱼类胡子鲶 (Clariasfuscus)肠道内的突吻纽带绦虫 (Lytocestusadhaerens)的成虫形态进行详细的显微镜观察、测量和描述 ;从虫卵发育到六钩蚴期的形成过程进行观察研究 .虫卵在 2 6~ 30℃的淡水温度中发育 6d后六钩蚴形成 ,成熟的六钩蚴体表未见纤毛 ,六钩蚴在卵内发育成熟
杨文川王彦海刘升发
关键词:绦虫纲幼虫发育

相关作者

杨文川
作品数:51被引量:125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绦虫 海水养殖鱼类 绦虫纲 寄生虫病 海水养殖
程功煌
作品数:24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研究主题:绦虫 美洲大蠊 绦虫纲 扫描电镜 扫描电镜观察
汤仲祥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绦虫纲 圆叶目 绦虫 侧孔 新种记述
贠莲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绦虫纲 圆叶目 绦虫 侧孔 鹅鸭
林宇光
作品数:54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绦虫 生活史 圆叶目 绦虫纲 流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