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46 篇“ 缺血缺氧性脑病 “的相关文章
动态脑电图联合CT在缺血 缺氧性 脑病 患儿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VEEG)联合CT对缺血 缺氧性 脑病 (HIE)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疑似HIE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CT检查方法,试验组采用VEEG联合CT检查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检查与HIE临床分度诊断符合率、Apgar评分、检查颅内出血率情况以及出生后1、3、6个月的听力、视力以及智力情况。结果试验组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诊断总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5 min,试验组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检查各方面的颅内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3、6个月,两组患儿听阈、视力及智力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EG联合CT检查能够较早发现HIE患儿脑功能异常,给予HIE患儿早期干预,动态调整优化诊疗方案,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 刘卫华 邬丽娜 于秀旺 叶加润 程锦丽 杨青萍关键词:动态脑电图 CT检查 缺血缺氧性脑病 致残率 抚触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在缺血 缺氧性 脑病 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抚触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在缺血 缺氧性 脑病 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出生的60例缺血 缺氧性 脑病 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抚触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智力发育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神经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各项评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生长发育情况中各项指标均较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 抚触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不仅能够提高缺血 缺氧性 脑病 患儿智力发育情况,还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帮助患儿更好地生长发育,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 王春晓 步涵 李萍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 抚触疗法 袋鼠式护理 生长发育情况 缺血 缺氧性 脑病 新生儿磁共振检查特点及与脑损伤的相关性 分析2025年 目的探究缺血 缺氧性 脑病 (h y p ox i 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及与脑损伤的相关性 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损伤分为研究组(发生脑损伤,n=50)和对照组(未发生脑损伤,n=70)。收集所有患儿MRI检查结果,分析与HIE临床分度一致性 。筛选HIE患儿脑损伤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分析MRI脑血流参数预测HIE患儿发生脑损伤的价值。结果以HIE临床分度为“金标准”,MRI分度与临床分度总符合率为91.67%,轻度符合率为93.18%,中度符合率为89.36%,重度符合率为93.10%,且两者一致性 较高(Kappa=0.792)。MRI分度、宫内窘迫、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是HIE患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而出生体重、出生5 min阿普加(Apgar)评分、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peak velocity,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d)是其保护因素(P<0.05)。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和净获益值均较高。Vs、Vd、RI联合预测HIE患儿脑损伤的价值远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价值。结论MRI分度与临床分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可有效评估HIE患儿病情。MRI分度、宫内窘迫、RI是HIE患儿发生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出生体重、出生5 min Apgar评分、Vs、Vd是其保护因素(P<0.05)。 孟远翠 范金超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磁共振检查 脑损伤 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ceRNA调控网络构建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并构建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竞争性 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的调控网络,筛选预测缺血 缺氧性 脑病 诊治的潜在靶点。方法 通过TCGA和GEO数据库获取HIE的非编码RNA高通量测序数据,并进行差异基因分析。根据ceRNA理论构建出circRNA(circular RNA)-miRNA-mRNA网络,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和基因本体理论(Gene Ontology,GO)分享,探索和功能注释具有ceRNA潜在功能的circRNA。结果 对GSE121178数据集进行筛选,获得差异circRNAs165个,其中上调59个,下调106个;对GSE181127数据集进行筛选,获得差异miRNAs 63个,其中上调60个,下调3个。用miRecords、miRTarBase、TarBase数据库对获得差异miRNAs进行靶点mRNA预测,并对3个数据库预测结果取交集,共获得11个靶点mRNA(PIK3R1、BACE3、VEGFA、PPP2R2A、LATS2、WDR82、VEZT、TUBA1A、THBS1、SLC7A6、CDK6)。经阈值筛选,筛选了10个共表达circRNAs、4个共表达miRNAs和11个共表达mRNAs,构建circRNA-miRNA-mRNA网络。KEGG富集分析显示:HIE涉及的20个交集蛋白在信号通路中,较为靠前的10条信号通路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酪氨酸激酶抑制作用、细胞衰老和细胞周期等靶点。说明这些信号通路或与HIE的发生有关。动物实验表明: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空白组(P<0.001)。模型组miR-31-5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中miR-520g-3p,miR-30a-5p,miR-29a-3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WB显示,模型组中CDK6、THBS1和TUBA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中VEZT和WDR8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 构建了HIE的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找到了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为HIE的诊治提供� 毕思童 侯礼轩 李丽华关键词: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一例溺水后缺血 缺氧性 脑病 儿童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4年 溺水(Drowning),医学上称为淹没或浸没于液体中导致呼吸障碍的事件。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溺水在0至17岁儿童中的意外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而在1至4岁儿童中则是主要的致死因素[1]。在中国,1至14岁儿童的溺水死亡率达到每十万人中有10.28人。 熊丽华 廖海霞 吴葆菁 李栋方 吴壮填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 致死因素 溺水 死亡率 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HIE)采取亚低温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亚低温疗法,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改善时间、神经行为等。结果:(1)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上述指标表现出更低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改善时间:在意识清醒、肌张力、吸吮力症状改善时间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量表(NBNA):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嗜睡、昏迷、肌张力异常等)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采取亚低温疗法治疗效果确切,有益于改善患儿的症状,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范满娜 张恩安 唐军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亚低温疗法 新生儿 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的影像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24年 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引发新生儿脑损伤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HIE的诊断多依赖于Apgar评分进行诊断,但Apgar评分受肌张力影响易出现误诊情况。为了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开始将HIE的诊断方法转向于影像检查诊断。本文主要阐述了现已应用于临床诊断HIE的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以及一些未来可能应用于HIE诊断的新型影像学技术。 李骏骁 刘加峰 陶蔷关键词: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MRI与CT诊断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的临床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MRI与CT在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中的诊断应用。方法回顾性 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62例,中度31例,重度5例。全部患儿在出生后1~10 d均接受MRI及CT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的脑损伤程度及病变检出率。结果MRI对轻度、中度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的诊断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T对重度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对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的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及CT应用于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 脑病 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相对而言,MRI在评价脑部疾病程度及病变情况方面效果突出。 陈水斌 吕槐琴 殷浩 何舜东关键词:MRI CT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缺氧 诱导因子信号通路激活与缺血 缺氧性 脑病 的研究进展2024年 缺血 缺氧性 脑病 (HIE)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具体是指由急性 脑缺氧 造成的脑损伤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通常出现癫痫、脑瘫、行为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缺氧 诱导因子(HIF)是内源性 氧感应系统的组成部分,属于异二聚体转录因子,由O2敏感的α亚基和组成型表达的β亚基组成,通过调节血管生成、红细胞生成和代谢中缺氧 转录过程,参与检测和适应细胞缺氧 状态。基于HIF信号通路的激活,许多研究都集中在选择性 小分子药物的开发,以期治疗HIE。本文就HIF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激活在HIE中的具体机制作一系统综述,并对可能的相关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及中药化合物在HIE中的潜在治疗应用进行介绍,为治疗HIE提供新思路。 陈贝贝 朱振洪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 缺氧缺血性脑病 抑制剂 一种制备缺血 缺氧性 脑病 的大鼠模型的笼具及饲养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备缺血 缺氧性 脑病 的大鼠模型的笼具及饲养装置,属于辅助医疗器械领域。一种制备缺血 缺氧性 脑病 的大鼠模型的笼具及饲养装置;通过将进气管设置在侧壁的底部,排气装置配置在主盖体的上部。通入空气后,气体由下向上流动... 陈玥 孙效容 苏丹 程勇
相关作者
骆健明 作品数:40 被引量:160 H指数:8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缺血缺氧性脑病 针刺 神经干细胞 新生鼠 BRDU 庄明华 作品数:92 被引量:320 H指数:1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大脑皮质 缺血缺氧性脑病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神经干细胞 针刺 刘明发 作品数:62 被引量:232 H指数:9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肿瘤 缺血缺氧性脑病 神经干细胞 针刺 脑膜瘤 白晔 作品数:33 被引量:144 H指数:8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缺血缺氧性脑病 针刺 神经干细胞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新生鼠 马倩 作品数:7 被引量:77 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肝素钠封管液 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 小儿肺炎 脑病 留置针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