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0篇“ 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相关文章
福建省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美沙酮位置治疗治疗时间及脱失影响因素。方法在福建省五个地市6家MMT门诊开展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生存分析研究脱失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2019年10月31日,510例受治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28.78±2.04)个月,脱失率45.88%,对门诊服务一般/不满意者脱失风险高于满意者(P=0.001,95.0%CI=1.36~3.59),最近一次尿检结果阳性者脱失风险高于阴性者(P<0.001,95.0%CI=1.31~5.51),独居者脱失的风险高于非独居者的(P=0.007,95.0%CI=1.15~2.45)。结论福建省MMT的脱失率较高,应提高美沙酮治疗门诊的服务质量,治疗期间加强吗啡尿检,关注尿检阳性者,还应加强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协调,减少受治者独居的情况,降低脱失率。
张明雅吴韶彬陈亮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
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94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观察组运用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进行个体化干预,对照组则运用常规美沙酮治疗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6个月三个时间点对两组受试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受试者在接受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干预6个月后在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方面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并且无论是BDI评分和BA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受试者中“有抑郁”的人数占比和“有焦虑”的人数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受试者的生活质量评分(183.77±8.90)显著高于对照组(174.76±11.14)(P <0.01)。结论 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在改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被推广应用。
黄巧芳黄杏笑林俊艺段炼庞振泰伍少娟邹彩媚徐世超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心理状况
北京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在治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研究
2024年
目的使用快速程序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人群提供乙肝疫苗接种服务,评价其依从性与免疫原性,探讨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可能性.方法在北京市7家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招募184例18~70岁在治人群,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快速免疫程序组(0-1-2月)和标准免疫程序组(0-1-6月),比较两种免疫程序乙肝苗接种的依从性和免疫原性.结果受试者共184人(快速程序组91人,标准程序组93人).快速程序组全程接种率98.90%,标准程序组全程接种率9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全程免疫1个月后,快速程序组HBsAb阳转率为72.09%,标准程序组HBsAb阳转率75.64%,尚不能认为快速免疫程序组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转率非劣于标准免疫程序组;快速程序组HBsAb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rntration,GMC)(162.62 mIU/mL)与标准免疫程序组(201.08 m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P=0.321);两组HBsAb水平在无应答、低应答、中等应答和高应答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0,P=0.671);免前HBcAb阳性者HBsAb阳性转率高于阴性者(χ^(2)=4.413,P=0.036).结论以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为平台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提供乙肝疫苗接种服务依从性较好,使用快速程序接种免疫效果非劣于标准程序组.
李倩张茜岚张嘉翔刘瑶瑶丁海峰马建新
关键词:乙肝疫苗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接种程序
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心电图QT间期及QT离散度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的心电图QT间期及QT离散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点的146名受治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查阅病历、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和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等,比较三年间受治者心电图的QT间期及QT离散度。结果146例中有4例(2.74%)出现QTc间期延长,与小剂量组比较,中、大剂量组的QTc间期均明显延长(P<0.01),与中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的QTc间期明显延长(P<0.01);小剂量组的QTcd逐年增加(P<0.05)。结论在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需注意对受治者进行心电图监测。
卢冬艳胡慧华刘良帅黄巧芳谢锐君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QT间期QT离散度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的生命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升MMT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从2019年5月—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MMT门诊治疗的197例患者,通过自制调查问卷、阿片类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OP)、海洛因渴求问卷(HCQ)、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量表(QOL-DA)进行调查。先后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生命质量及其4个领域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MT中断次数和OP、HCQ、BAI、BDI、PSQI总分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及其4个领域的重要因素。MMT是否中断是躯体功能的影响因素,美沙酮治疗剂量可能影响生命质量及其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进一步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MMT中断次数(在戒毒症状及毒副作用2个领域)、OP(在4个领域)、HCQ(在心理、社会功能、戒毒症状及毒副作用3个领域)、BAI(在躯体、心理功能、戒毒症状及毒副作用3个领域)、PSQI总分(在躯体和社会功能2个领域)是MMT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抑郁情绪(BDI总分)是MMT患者生命质量中社会功能和戒毒症状及毒副作用领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MT中断次数、阿片类稽延性戒断症状、渴求、焦虑症状、睡眠质量是MMT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抑郁情绪对MMT患者生命质量中的社会功能和戒毒症状及毒副作用领域有重要影响。
唐蕴曹鹏辉张帅杨梅范妮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生命质量心理影响因素
2004-2021年全国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进展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分析全国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工作进展,为推进MMT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下载2004-2021年MMT相关数据,对各项工作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21年,MMT门诊数量持续增长,从8家增加至801家,覆盖省份数从5个增加至30个,在治人数先上升后下降,2012年在治人数到达峰值(20.8万)后呈逐年下降。2015-2021年,在治人员的HIV、HCV、梅毒检测率始终维持在80%~90%,在2020年三项检测率均有下降。2006-2021年,MMT门诊在治人员HIV阳转比例从0.95%下降至0.07%。2008-2014年,MMT门诊在治人员日均服药剂量从52 mg上升至61 mg,此后随之开始下降。2008-2021年,MMT门诊在治人员尿吗啡检测阳性率从27.2%下降至9.6%。结论 社区MMT有效控制了艾滋病在治疗人群中的流行,目前存在在治人数持续下降等诸多问题与挑战,在新形势下应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确保全国MMT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付鸿臣徐杰周楚罗巍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病毒
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人员培训需求情况调查
2023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 ne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工作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为制定培训计划和完善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所有MMT门诊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MMT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29人,其中女性占54.5%,MMT从业时间<1年者占10.7%;96.5%的人员有参加培训意愿,50.8%的人员未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培训。女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从业年限<1年、无参加培训意愿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的比例较低(P<0.05)。在MMT培训内容方面,对工作要求与指标管理的需求最高,占89.4%;其次为临床知识,占85.5%。在培训师资方面,首选戒毒管理、疾病预防控制、药物依赖防治研究等机构师资的人员占91.5%。在培训方式方面,对现场举办培训班并录制视频作为二级培训材料的认可度最高,为100.0%。结论广东省MMT工作人员普遍有培训意愿,但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的比例较低、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应结合MMT相关知识薄弱点和培训需求优化培训计划和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覆盖面。
黎健荣王丽荣王挺宋铁罗玉兰杨放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
新冠肺炎疫情下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管理策略
2023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传播性。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大多为感染HIV、HCV及梅毒的高危群体,免疫力低下,存在较高的新冠感染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沙酮门诊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组织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疫情防控方案,避免发生医患纠纷及感染事件,保证受治者就诊需求和医患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疫情期间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工作稳健有效运行。本文可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在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提供参考。
李光花沈凌高霖琳李佳吴文龙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疫情防控门诊管理
福建省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情况及影响因素
2023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福建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脱失情况,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降低脱失率、开展针对性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资料来源为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对象为2006―2022年在福建省进行MMT的患者,使用SPSS 21.0进行数据库整理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MMT患者7790名,脱失人数7278名,脱失率为93.43%。入组年龄为≥60岁组(OR=0.223,95%CI:0.077~0.644)、治疗时间大于6个月(OR=0.205,95%CI:0.135~0.312)、日平均治疗剂量大于60 mL(OR=0.674,95%CI:0.545~0.832)的患者脱失风险更低;少数民族(OR=1.799,95%CI:1.015~3.188)、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门诊(OR=1.459,95%CI:1.068~1.993)的患者脱失风险更高。结论福建省MMT门诊脱失率较高,应加强对低龄、新入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心理指导工作,加强MMT服务可及性,合理制定维持治疗剂量,以降低脱失率,提高MMT治疗效果。
林毅翔吴韶彬谢剑锋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影响因素
杭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杭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脱失的影响因素,为提高MMT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杭州市8个行政区各抽取1家MMT门诊,以2020年12月—2021年6月登记在册的≥18岁治疗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治疗前6个月违法犯罪情况和家庭社会关系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MT患者脱失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MMT患者315例,年龄为(45.33±7.63)岁。男性245例,占77.78%;女性70例,占22.22%。脱失207例,脱失率为65.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0.080,95%CI:0.018~0.350)、在职(OR=0.415,95%CI:0.236~0.727)、无吸毒相关传染病(OR=0.411,95%CI:0.231~0.731)、平均服药剂量≥60 m L/次(OR=0.431,95%CI:0.236~0.787)和不与吸毒朋友交往(OR=0.328,95%CI:0.185~0.582)的MMT患者脱失的可能性较低,与家人关系差(OR=2.905,95%CI:1.127~7.488)的MMT患者脱失的可能性较高。结论2020年12月—2021年6月杭州市MMT患者脱失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工作状态、吸毒相关传染病、服药剂量、与家人关系和是否与吸毒朋友交往。
杨冰声曹承建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吴尊友
作品数:310被引量:5,109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美沙酮维持治疗 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
朱军红
作品数:59被引量:254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主题:美沙酮维持治疗 海洛因依赖 海洛因依赖患者 门诊患者 海洛因依赖者
曹晓斌
作品数:54被引量:39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美沙酮维持治疗 艾滋病 影响因素 HIV 美沙酮
庞琳
作品数:137被引量:1,752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研究主题:美沙酮维持治疗 艾滋病 丙型肝炎 艾滋病病毒 影响因素
钟宝亮
作品数:98被引量:678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美沙酮维持治疗 海洛因依赖 检出率 抑郁 海洛因依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