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8篇“ 翻译对比“的相关文章
人机翻译对比 透视翻译新蓝图
2025年
机器翻译系统虽发展迅速,但由于缺少对文学文本的深入赏析与思考,其对于文学的翻译产出精准度有待考究。以著名翻译家蒂里特(Tyrwhitt)的翻译四准则“造词逐句译出文、性格风格译出人、褒贬爱憎译出情、神调语感译出声”为指导,对机器翻译产出与《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进行对比,发现机器翻译缺少对文学文本的深入处理,只能做到字面上的理解忠实。今后机器翻译系统开发可以对文学文本深入处理加大关注,以提高机器文学译文质量。
马云鹏王宇弘
关键词:翻译对比机器翻译系统《京华烟云》造词文学文本著名翻译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动物农场》语句翻译对比分析——以傅惟慈、荣如德译本为例
2025年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利用三维转换法对《动物农场》傅惟慈译本和荣如德译本的语句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两位译者在翻译《动物农场》时做出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总结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旨在为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翻译贡献绵薄之力。
董玉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动物农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孤寂深渊》内地、台湾地区译本翻译对比研究
2025年
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且是一种对文本进行改写的行为。本文以拉德克利夫·霍尔的女同性恋题材著作《孤寂深渊》为例,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出发,通过对比分析内地和台湾地区两个译本,探讨了两位女性主义译者张玲和严韵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改写手段的异同。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均采用了加序、劫持等策略,凸显了译者强烈的性别意识和女性主义思想,以此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和平等权,提高对女同性恋群体的理解与包容。然而,由于译者对原文的主观理解以及目标受众接受度等方面的差异,译者对文本的改写程度也存在差异。相比而言,严韵在女性意识影响下对原文的改写程度相对显著,更直接地呈现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但两位译者都一定程度引导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彰显了女性译者的主体性。
丁旭辉鲁紫嫣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女性意识劫持
中英语言中“了”字翻译对比研究
2025年
本文采用了潘文国教授提出的由汉到英,在一定范围内的穷尽分析法,选用了5位作者7本现代小说的9个片段作为原始材料,摘出其中所有含有“了”字的句子,观察它们在英译时的情况,并与英语的时体作比较。以此来验证潘文国教授通过对散文中的“了”字的英译进行穷尽性研究,得出的“了”不是“时标志”或“完成体标志”的结论,是否在小说中也成立。This article adopts Professor Pan Wenguo’s exhaustive analysis method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within a certain scope. It selects 9 fragments from 7 modern novels written by 5 authors as the original materials. This paper extracts all the sentences containing the word “le” (了), observes their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and compares them with the tense and aspect in English. This is to verify whether the conclusion of Professor Pan Wenguo, who conducted an exhaustive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le” in prose, that “le” is not a “tense marker” or a “perfective aspect marker”, is also valid in novels.
乔至立
关键词:时体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故都的秋》人机翻译对比
2024年
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力推动了机器翻译的进步。ChatGPT的诞生更是以其颠覆传统的翻译方法和强大的学习能力备受瞩目。为探究ChatGPT翻译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其与人工翻译的差异,本文以郁达夫所著《故都的秋》为源文本,在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对比分析张培基译本和特定指令下ChatGPT生成的译本。分析表明,ChatGPT能基本实现语言通顺、语法准确、语义忠实,但翻译散文等文学性较强的文本时,尚不能准确联系语境,传达语言背后的情感因素、文化内涵和文本意蕴。因此,机器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译者。同时,人工译者要充分了解自身和机器翻译的特点,接受机器的诞生和发展,并积极寻求改变,努力在智能时代与机器共存,共迎未来。
王玲袁毅敏
关键词:机器翻译人工翻译生态翻译学翻译对比
机器翻译与生成式AI汉朝翻译对比研究——以Papago翻译器与ChatGPT为例
2024年
自AlphaGo于2016年问世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对我们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产生了深远且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2022年11月,OpenAI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ChatGPT,更是将这一影响推向了新的高度。本研究选取了中国人民网发布的20篇代表性文章,聚焦于蕴含丰富文化元素的40个句子作为研究的基础语料。采用两种先进的翻译工具Papago翻译器与ChatGPT的最新迭代版本GPT-4,对这批原始文本进行了汉朝语言的翻译实验。通过这一过程,试图在比较并分析两种AI翻译系统在处理蕴含深厚文化内涵语句时的表现差异。为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进一步组织人工评估环节,对由两种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了细致的比较与评析,以期对未来探索翻译工具的高效应用策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金艳玲
关键词:机器翻译
衔接理论视角下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本文从衔接理论视角下探究了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的衔接手段差异。研究表明,机器翻译使用的衔接手段较为单一,人工翻译相较于机器翻译使用了更多的衔接手段。通过对人工翻译在衔接手段方面的总结归纳,有利于对机器译文进行译后编辑以及计算机学习并提升在衔接层面的翻译能力。
徐佳宁
关键词:篇章衔接衔接手段人工翻译机器翻译
《西游记》两个英译本中人名称谓的文化翻译对比
2024年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人名称谓在英译过程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翻译的视角出发,对比《西游记》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夫妇译本和霍克斯译本,其中人名称谓的翻译策略及文化内涵的传递各有特色。两个译本在人名称谓翻译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译者对文化差异的认知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对英译的实践具有借鉴价值。
李静
关键词:《西游记》英译本文化翻译
中俄动物文化翻译对比分析
2024年
本文通过对比中俄两国动物文化的异同,发现两国在动物文化翻译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中国译者更注重保留原文的含义和形式,而俄罗斯译者更注重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和形象。此外,两国译者在处理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动物时,所采用的策略也有所不同。为了促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和互相了解,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文化适应性,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佟昕
关键词:动物文化翻译策略文化交流文化适应性
翻译美学视角下De Profundis比喻句翻译对比研究
2024年
奥斯卡·王尔德,作为英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自深深处》是王尔德的最后一笔散文作品,也是最具批判现实力量的作品,这本书中王尔德用华丽的语言,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来记录他对美,艺术和人生的观点,反映了王尔德在入狱后对艺术,生命的感悟及对情人心态变化的历程。文章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以书中的明喻及暗喻句为基本研究预料,使用毛荣贵的翻译美学理论,对De Profundis的朱纯深及叶蔚芳两本中文译本从形美,音美,词美,句美几个方面做了对比分析,把翻译理念和美学思想融合,探讨了审美原则在翻译文本中的不同表达,同时经过比较发现从翻译美学观点出发,朱纯深的《自深深处》是二种版本中比较符合翻译美学的一版。本研究可对De Profundis以及类似作品的翻译实践给予指导,有助于提升汉语翻译作品的美感。
祖米拉·艾尔肯

相关作者

孙晶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山西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翻译对比 参与度 央行利率 《红楼梦》 翻译
罗茜
作品数:40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文化 英译本 中医药 模因论 大学英语
徐丽
作品数:98被引量:422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子宫腺肌病 宫内节育器 宫宁颗粒 中医综合 IUD
范琼琼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信阳农林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翻译策略 负迁移 汉英翻译 英语专业学生
刘美岩
作品数:18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公示语 纯语言 本雅明 翻译 功能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