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75篇“ 耐药机制“的相关文章
卵巢癌多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癌症之一,死亡率高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榜首,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紫杉醇类(PTX)联合铂类是治疗卵巢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但化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卵巢癌多耐药(MDR)的产生。引起卵巢癌多耐药机制众多,主要与胞内物外排、酶介导的肿瘤细胞解毒功能增强、细胞凋亡与自噬、DNA损伤修复、细胞外信号传导通路、表观遗传学、肿瘤微环境、肿瘤干细胞等有关。因此明确卵巢癌MDR的产生机制对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以及提高患者对化疗物的敏感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卵巢癌的多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周圆
关键词:卵巢癌多药耐药机制逆转耐药
鼻咽癌顺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鼻咽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顺铂为代表物的化学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手段。多发的肿瘤化疗耐药现象为鼻咽癌的治疗带来极大困扰。鼻咽癌顺铂耐药机制可以概括为6个方向:增加细胞内物浓度、减少顺铂的失活物质、增加DNA损伤和抑制损伤修复、促进细胞凋亡、调节肿瘤微环境、抑制胞内自噬。对鼻咽癌细胞在顺铂的耐药性中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为逆转鼻咽癌顺铂耐药以及寻找天然、安全、有效的化学物治疗增敏剂的研究提供方向。
黄钧伟邓晗薇杨美丽宾骥朱镇华
关键词:鼻咽癌顺铂耐药机制逆转耐药抗氧化应激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与治疗
2024年
随着近几年抗菌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明显增加,且在多地出现过爆发。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归类为迫切需要开发抗菌物的“最优先病原体”。随着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发现其耐药机制主要有五类,分别是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主动外排泵的过度表达、外膜通透性改变、氨基糖苷类物修饰酶、物作用靶位改变。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泛滥的时代,其耐药机制的明确为开展和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及物提供了方向。本文主要从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治疗物、治疗方式以及新型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李思琦(综述)曹银光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
2024年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多重耐药性病原体,其感染在临床上构成了重大挑战。本文归纳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的固有性耐药、获得性耐药和适应性耐药机制,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之所以能够抵御多数抗生素攻击,主要是依赖其高水平的固有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涉及多种物外排泵系统、低渗透性的外膜以及天然存在的抗生素降解酶等。获得性耐药性则是通过基因突变、接合转移以及水平基因转移等途径实现。适应性耐药性则与生物膜的形成和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紧密相关。文章通过分析这些不同耐药性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目前的治疗方法,指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是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因素所致。鉴于此,未来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策略可能需要结合传统治疗方法与新治疗方法相结合的联合治疗手段,研究为开发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宇王林秦上尚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
癫痫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耐药性影响了大约1/3的癫痫患者,但其患病率因癫痫综合征、病因和其他因素(如年龄、癫痫发作、是否存在与神经功能缺陷有关)而有所不同。目前临床推出了多种第二代及第三代抗癫痫发作物,经正规治疗后仍有20%~30%患者表现出对抗癫痫物的耐药。延迟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增加认知障碍、合并症和过早死亡的风险。现就癫痫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以期对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新思路。
于林田邱波
关键词:耐药性癫痫流行病学分子机制
奶牛源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研究
2024年
本研究分析一株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 Q1的耐药机制,为防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提供数据基础。试验采用菌株分离鉴定、敏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对其耐药机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Q1对大环内酯类物(MA)、林可酰胺类物(LA)、酰胺醇类物(AMs)、四环素类物(TCs)、磺胺类物(SAs)均具有耐药性;对青霉素类物(PCs)、氨基糖苷类物(AGs)具有中介耐药性,且携带有ermB、ermC、msrA、mphC、lnuA、fexA、tetK、AAC(6')-IeAPH(2')-Ia、CarB-6 9种耐药基因。说明,分离所得奶牛源S.aureus Q1具有多重耐药性,推测其耐药机制为外排泵、抗生素靶点改变及抗生素失活机制共同作用,可为S.aureus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提供防治依据。
李琪瑶王奔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耐药机制全基因组分析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ICU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身体状态较差,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加上各种环境因素,导致ICU患者治疗期间易引起院内感染,...
宋金航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
第三代EGFR-TKI耐药机制及联合用治疗的策略
2024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如细胞的增殖、分裂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中,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取得了显著疗效。然而,伴随着EGFR T790M等突变的出现,患者会对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治疗产生耐药性。为此,开发的以奥希替尼(Osimertinib)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TKI,在治疗携带EGFR T790M突变患者的耐药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部分接受第三代EGFR-TKI治疗的患者仍会产生获得性耐药。目前,已知的耐药机制主要分为EGFR依赖型(EGFR自身激酶结构域突变)和EGFR非依赖型(异常旁路信号的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组织学表型转变)两类。本文对EGFR及第三代EGFR-TKI物结构、主要的耐药机制耐药后的治疗策略进行了全面综述与总结,并对未来克服EGFR-TKI耐药性的可能方向进行了分析。
周建宇秦晓红米立志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联合用药
细菌耐药机制指导下对多重耐药菌检出的影响作用
2024年
论证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基于抗生素类物制剂临床合理运用进程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7月,将168例感染疾病患者分两组,各84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抗生素物处置,研究组执行细菌耐药机制指导抗生素物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测算数据值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指向感染疾病患者群体推进细菌耐药机制指导抗生素物处置,效能显著,值得推广。
王俊
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菌物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物,是目前抗菌谱最广、杀菌活性最强的抗生素,然而随着此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CRO)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导致临床选择抗菌物越来越艰难,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碳青霉烯酶的产生、通道蛋白的缺失、外排泵的过度表达、物结合位点的改变、生物膜的形成等5个方面介绍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以及对抗菌物的选择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和治疗CRO提供科学依据。
刘洁赵建平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机制治疗药物联合用药

相关作者

俞云松
作品数:574被引量:14,952H指数:6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 耐药性监测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
周铁丽
作品数:517被引量:2,105H指数:2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耐药性 耐药性分析 抗菌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吕晓菊
作品数:459被引量:3,860H指数:2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 抗菌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 大肠埃希菌 急性细菌性感染
王睿
作品数:1,105被引量:5,548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后效应 加替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徐英春
作品数:612被引量:13,628H指数:6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耐药性